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企業社會責任法律現狀

企業社會責任法律現狀

發布時間: 2021-01-22 08:05:30

Ⅰ 如何評價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狀況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企業社會責任」顯然是一個新鮮度很高的詞彙。隨著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和相關實踐的增強,人們對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真實狀況也越來越關心。近日,由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發布的《2008·中國企業家隊伍成長與發展十五年調查綜合報告》,披露了企業家對此問題的評價。
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四大突出表現——

污染環境,不講誠信,損害利益相關者的權益,不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這項調查表明,大多數企業家認為企業很有必要履行經濟、法律、倫理和公益四大社會責任。其中,對經濟責任的認同程度最高,對倫理責任的認同程度次之,對法律責任的認同程度居第三,對公益責任的認同程度相對較低。同時,在企業家看來,當前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的四大表現依次為:一是污染環境;二是不講誠信,主要表現是製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偷稅漏稅、發布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拖欠貸款等;三是損害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如拖欠或壓低員工工資、不顧員工的安全和健康、不正當競爭、損害股東權益等;四是不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調查報告還分類詳細披露了企業家認為不履行社會責任比較嚴重的相關行業:

——「拖欠貨款、貸款、稅款」的現象相對比較嚴重的前三個行業是: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

——「不履約」現象相對比較嚴重的前三個行業是:建築業、塑料製品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污染環境」的現象相對比較嚴重的前三個行業是:造紙及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商標侵權、專利技術侵權」現象相對比較嚴重的前三個行業是:專用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現象相對比較嚴重的前三個行業是: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塑料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

——「拖欠職工工資」現象相對比較嚴重的前三個行業是:建築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要在16個字上下功夫——

誠信經營,保護環境,利益共享,社會公益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的這份報告提出,基於企業的現狀,目前中國企業家要全面履行社會責任,需在「誠信經營,保護環境,利益共享,社會公益」16個字上下功夫。其中,誠信經營和保護環境是對企業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責任約束,是成為合格企業的前提;利益共享是保證企業處理好與各方利益相關者關系,實現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責任要求,是成為優秀企業的前提;社會公益則是對企業回報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責任要求,是成為卓越企業的前提。

對這16個字的內涵,企業家也表達了自己的理解。要在企業經營中真正落實誠信的原則,要求企業家有明確的法治意識和良好的品德修養。大多數企業家認為,對於自己的行為,最有力的外部約束是法律法規,最有力的內部約束是自身修養。同時,有關企業家最容易出現的問題,32.7%的企業經營者選擇「經濟問題」,21%選擇「獨斷專行」,11%選擇「生活腐敗」,10.3%選擇「弄虛作假」。這些都反映出了法治意識和品德修養的重要性。調查還顯示,企業經營者普遍重視法治,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嚴格遵紀守法。

對於環境保護,絕大多數企業經營者同意「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沖突時應當優先保護環境」,贊同「對企業可能造成的污染進行治理和補償」。不過,仍然有一些企業把環境保護投資看作是增加企業的成本,注重短期利益,在環保問題上採取被動應付的態度。

對於利益共享,2006年的調查顯示,企業家對企業承擔各類利益相關者責任的必要性的認同程度中,消費者權益責任的評分最高,其他依次為股東權益責任、員工權益責任、環境責任、客戶(同行)權益責任、國家社會責任和社區權益責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利益共享」的必要性得到高度認同,企業的實際行為與此還有較大的差距。有一些企業仍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損害他人利益。在2007年的調查中,65.7%的企業經營者同意「本行業中存在不少惡性競爭」。

對於社會公益,企業家在2006年的調查中對「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的認同程度最高,其他依次為「救助社會弱勢群體」、「參與社會社區公益活動」和「捐助慈善事業」。

Ⅱ 目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存在哪些問題

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版,企業在追求利益時,權忽略了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第二,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缺少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缺少對生態環境負責的態度。
第三,企業缺乏倫理感,包括人權意識和環保意識。這主要是由於企業負責人倫理道德的低劣造成的。
第四,企業慈善事業發展不到位,這主要是國內企業的捐贈理念和內在驅動力不足。
第五,企業缺少自己的企業文化。

Ⅲ 法律法規怎麼做,企業社會責任法律法規

在法律法規中所規定的企業所應履行義務,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這種責任一般體現在勞動法系、社會法系及行政規章中。

鏈接:《社會責任相關適用法律法規一覽表》

網頁鏈接

Ⅳ 企業為什麼要承擔社會責任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基本單位,理應成為相應的社會責任主體。企業是現代社會分工體系中專門從事生產與服務的經濟主體,承擔著生產、流通、分配等社會再生產的基本職能,必須按照社會需要提供合格的產品和服務。

從社會結構層面來看,企業作為基本經濟單位的社會經濟格局一旦形成,也就形成了相應的技術分工格局和產業鏈,形成了企業之間、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權利和責任關系。每個企業都是社會經濟肌體的一個部分,須各負其責,否則就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4)企業社會責任法律現狀擴展閱讀: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做法

企業的雙重責任

1、企業應該承擔並履行好經濟責任,為極大豐富人民的物質生活,為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說就是盈利,盡可能擴大銷售,降低成本,正確決策,保證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2、企業在遵紀守法方面作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規,包括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法和勞動保護法。完成所有的合同義務,帶頭誠信經營,合法經營,承兌保修允諾。帶動企業的雇員、企業所在的社區等共同遵紀守法,共建法治社會。

3、倫理責任是社會對企業的期望,企業應努力使社會不遭受自己的運營活動、產品及服務的消極影響。加速產業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大力發展綠色企業,增大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為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定盡職盡責。

4、是企業的慈善責任。現階段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要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事業的發展直接關系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決定著社會安定與否,和諧與否。很多地方在發展社會事業上投資不足或無力投資,這就需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本,企業應充分發揮資本優勢,為發展社會事業,為成為一個好的企業公民而對外捐助。支援社區教育、支持健康、人文關懷、文化與藝術、城市建設等項目的發展,幫助社區改善公共環境,自願為社區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社會責任



Ⅳ 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規制

目前國際上對企業社會責任普遍認同的含義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內同時,還要容承擔對員工、社會和環境的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產安全、保證產品質量、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節約資源等。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規范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國家頒布的、有強制力的法律規范;企業自身制定的共同體規則;市場所要求的一般性道德。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規制就是在法律規范的層面研究企業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並將企業應該承擔的最低限度的道德義務具體化為明示的法律規范。

Ⅵ 如何理解我國的企業社會責任現狀:政府和企業關系的

短期內中國企業的責任行為有些「異化」,但從長遠來看,企業應該在經濟效益和社回會效益之間取得平衡。答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本質是短期利益與長期生存之間的平衡。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的行為極快地被公眾廣泛知曉,並作出反饋,此時企業不平衡的狀態很快就會得到糾正

Ⅶ 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現狀與出路有哪些

我國會計學家通常將企業社會責任會計描述為在傳統的會計模式上發展起回來的一門新興的會計分支答學科,探討的是如何滿足可持續發展,為企業管理當局、政府、社會公眾和個人的決策提供特定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企業社會責任會計把社會責任同會計學有機結合,以會計方法全面地反映和核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引起的社會成本和社會效益。企業不可能做到絕對獨立,其經營離不開社會資源與自然資源的支持。通過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真實地反映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和損害,最終目的是提高社會整體效益,實現社會凈效益最大化。從而有利於協調企業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抑制企業行為的短期化,實現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現狀

1.理論研究。2.社會實踐。

Ⅷ 如何看待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現狀與未來發展

短期內中國企業的責任行為有些「異化」,但從長遠來看,企業應該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回間取得答平衡。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本質是短期利益與長期生存之間的平衡。在互聯網時代,企業任何不良的行為極快地被公眾廣泛知曉,並作出反饋,此時企業不平衡的狀態很快就會得到糾正。

熱點內容
刑法常識題 發布:2025-10-06 14:49:42 瀏覽:396
幼兒園安全事故預防與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6 14:27:23 瀏覽:15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指哪些 發布:2025-10-06 14:26:30 瀏覽:3
2拖18立法 發布:2025-10-06 14:19:12 瀏覽:196
順德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10-06 14:11:51 瀏覽:302
偽造法官 發布:2025-10-06 13:57:16 瀏覽:168
員工法律知識專題有哪些 發布:2025-10-06 13:49:00 瀏覽:563
勞動法關於工傷期間工資待遇 發布:2025-10-06 13:39:27 瀏覽:558
內衣廠員工福利管理規章 發布:2025-10-06 13:18:33 瀏覽:3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草案 發布:2025-10-06 13:18:24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