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機動車所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依據

機動車所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依據

發布時間: 2021-01-22 13:30:16

❶ 什麼情況下車輛所有人與駕駛員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國家交通法規定:

1:酒駕或者醉駕時,車上的人員沒有制止,並允許這種做法的;當發生事故時,一起喝酒的和勸酒的承擔連帶責任;

2:交通事故責任者對事故造成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承擔賠償責任的肇事司機暫無力賠償,由司機所在單位或車輛所有人墊付;

3:肇事車輛承包、租賃期間發生交通事故,車主和承包、承租人共同承擔賠償責任。這是因為承包、租賃經營是經營方式的改變,車輛權屬未改變,車主也是車輛運行受益人。

4:肇事車輛為個體戶、承包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主,僱傭司機從事運輸,車主或僱主應承擔事故賠償責任;

5:肇事車輛司機執行職務過程中,擅自進行與執行職務無關活動而發生交通事故,司機承擔賠償責任,車主承擔連帶責任;

6:委託他人購車,代購人購車後肇事,委託人應承擔賠償責任。委託他人維修、保管車輛期間或在停車場停車期間發生交通事故,維修人、保管人、停車場應承擔賠償責任;

7:肇事車輛為單位所有,司機執行職務,即工作或生產過程中履行駕駛職責行為受所在單位或車輛所有人委派或認可,該單位或車輛所有人承擔事故賠償責任;

8:肇事車輛掛靠單位收取管理費或分享盈利視為共同車主,由車主承擔賠償責任,掛靠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9:肇事車輛司機非執行職務且未經車主同意,擅自用車,司機應承擔賠償責任,車主負責墊付;

10:被盜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被害人財物損失的肇事人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被盜機動車輛所有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11:無償借用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由肇事司機與受益人共同負賠償責任;

12: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不屬同一單位,司機與使用機動車受益單位為被告,由受益單位先行墊付賠償;

13:旅客持票或按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無票旅客乘車,運輸過程中死亡,承運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14:交通事故責任人死亡,其遺產繼承人不放棄繼承,只在所繼承財產額度內承擔責任。遺產繼承人放棄或喪失繼承,因無遺產可供繼承,繼承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15:因緊急避險引起交通事故,引起險情人為被告,因緊急避險措施不當或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損害,緊急避險人作為共同被告,車主或司機所在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16:無償同乘即搭便車,原則上不能免除司機責任,應斟酌具體情形,比照過失相抵原則,減少司機賠償責任;

17:學習駕車發生交通事故負有責任,由教練員承擔部分或全部責任。

18:車輛合法佔有人經車主同意,將車輛交與第三人發生交通事故,合法佔有人和第三人為共同被告,車主承擔連帶責任;

❷ 交通事故公司承擔連帶責任或墊付義務法律依據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

第三十一條 交通事故責任者對內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應當容承擔賠償責任。承擔賠償責任的機動車駕駛員暫時無力賠償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負責墊付。

但是,機動車駕駛員在執行職務中發生交通事故,負有交通事故責任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在賠償損失後,可以向駕駛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費用。

(2)機動車所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依據擴展閱讀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

第三十五條 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按照所負交通事故責任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第三十六條 損害賠償的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和財產直接損失。

前款規定的賠償項目應當按照實際情況確定,並一次性結算費用。

❸ 道路交通事故中,車主和承租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依據

1,第四十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內故後屬於該機容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據此侵權責任法規定的承擔相應的過錯賠償責任。個人理解是可能是按比例承擔,也可能是連帶

❹ 無償或有償借車發生的交通事故車主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只有在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時,才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例如車主明知出借的機動車存在故障或某些隱患,事先沒有向使用人說明情況,故意隱瞞機動車瑕疵真實情況而造成損害的。

2012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指出,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以下4種情況下,應單承擔賠償責任:
1、明知車輛存在缺陷(如車輛超過報廢年限),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
2、明知借車人無駕駛證;
3、明知借車者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還將車出借;
4、其他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❺ 交通事故中車主承擔連帶責任是按照什麼法律依據

《侵權責任法》來第四十九條因自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❻ 什麼情況下車輛所有人與駕駛員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道路交通管理辦法》有說明,車主知道駕駛人無駕照或喝了酒、吸毒等不允許駕車的情況時,還將車交給駕駛人駕駛發生交通事故的,車主和駕駛人應承擔連帶責任。

❼ 機動車所有人需要承擔那些責任

1.駕駛人與所有人為夫妻關系的情況
因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財產一般按照共同財產管理,因此無論所有人登記為哪一方,駕駛人為哪一方,事故責任最終均由家庭承擔。但是,如果夫妻對財產管理、車輛使用等有單獨約定的,只要約定不違背法律規定,應該按照約定辦理。
2. 駕駛人與所有人為為借用車輛關系
一般親戚朋友間借用車輛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是駕駛人在使用借用車輛過程中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按照事故認定書對於駕駛人需要承擔責任的,一般由駕駛人承擔交通事故相應責任。車輛所有人不承擔責任。但是受害人能證明所有人有過錯的,所有人也應承擔相應責任。比如明知道機動車不符合上路行駛條件或者明知道借用人沒有合適的駕駛資格、醉酒等情況。
3. 駕駛人與所有人為租賃車輛關系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計程車等營運車輛的使用人和所有人(出租公司)之間或者一般個人和汽車租賃公司之間。
對於以協議形式明確租賃使用的計程車駕駛人和所有人之間(承包關系也屬於租賃使用的一種,是一種特殊的長期租賃關系),車輛的使用是因為租賃關系發生的。在租賃期間,車輛的營運收益由駕駛人獲得,所有人依據協議獲得相對固定的租金收益。實際上所有人按照租賃協議的約定已經喪失了對車輛的實際支配和控制的權利。根據風險控制和風險利益歸屬一致的原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出現的交通事故應由駕駛人承擔責任,所有人沒有過錯的無需承擔責任。
對於一般的自然人租賃相應車輛租賃公司車輛從事非營運目的使用的,如果出現交通事故,則應由駕駛人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表明屬於機動車車況不適等租賃公司責任的,所有人應承擔相應責任。
4.機動車已經轉讓但未辦理過戶手續的
機動車所有人已經和買方達成協議並且已經交付機動車給買方但尚未辦理過戶手續的情況比較特殊。此時機動車車由買方佔有和支配,實際上所有人已經喪失了對車輛的實際支配和控制。如果發生交通事故,雖然登記車主為賣方,只要賣方能證明已經將車輛交給買方佔有,則無需承擔相關責任,但應及時辦理過戶手續。
5.轉讓車輛為拼裝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的情況
依據國家法律規定,拼裝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應強制報廢,禁止上路行駛。因此此類買賣協議當屬無效。原所有人出賣此類機動車輛給買方,如果出現交通事故,則應由原所有人和買方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6.車輛被盜竊、搶劫或搶奪後發生交通事故的情況
如果車輛被盜竊、搶劫或搶奪後所有人應第一時間報警,以證明車輛已經脫離自己控制,這是以後在交通事故賠償中是否承擔責任的重要依據。如果車輛盜竊、搶劫或搶奪後在駕駛過程中出現交通事故,由相應駕駛人承擔責任,所有人無需擔責。
7.存在掛靠關系的情況
在計程車及其它營運車輛中大量存在著掛靠關系,也就是掛靠車輛登記在某某單位,實際車主為自然人,車輛由車主實際控制,掛靠單位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或者不收取任何費用。根據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當事人可以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
8.機動車未投保交強險的情況
對於機動車未投保交強險的情況,受害人可以向車輛所有人主張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所有人應當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相應無過錯賠償責任。如果受害人損失仍然無法彌補,則有駕駛人繼續承擔剩餘的賠償責任。
9.雇員為僱主(車輛所有人)開車的情況
雇員(駕駛人)在為僱主(車輛所有人)開車過程中出現交通事故,需要承擔相應責任的,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在交通事故中應當由駕駛人承擔的責任應該由僱主(車輛所有人)承擔。雇員(駕駛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僱主(車輛所有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車輛所有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駕駛人)追償。

❽ 什麼情況下車輛所有人與駕駛員承擔連帶責任

在車輛所有人有過錯的情況下,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十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並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四)其他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8)機動車所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依據擴展閱讀:

車輛已經轉讓,未做過戶的,由最後一次受讓人承擔責任,具體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條被多次轉讓但未辦理轉移登記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最後一次轉讓並交付的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❾ 中車主承擔連帶責任是按照什麼法律依據

交通事故中車主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依據
一是車主作為機動車輛所有人,在出租、出借機動車輛時,只要盡了嚴格的審查義務,出租給了具有駕駛證且具有一定駕駛機能的人,其主觀上不存在過錯,就不應作為賠償主體承擔責任。租車人實際控制、運行車輛過程中,由於自身過錯而發生交通事故,侵犯了他人合法權益,租車人是實際侵權人,理應單獨作為民事主體承擔民事責任。
二是當機動車輛存在安全運行瑕疵時,如:機動車主因疏忽大意在出租、出借車輛時未向租車人履行告知義務,而作為租車人也因疏忽大意而未向機動車所有人了解機動車存在的與安全行駛有關的瑕疵時,雙方均存在過錯行為,作為出租、出借機動車輛的所有人應與承租人、借用人作為共同賠償主體,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是機動車輛所有人在出租、出借機動車輛時故意不告知或保證機動車無瑕疵,而該瑕疵而導致發生交通事故,應由機動車所有人作為單獨賠償主體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我國法律體系是以「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原則確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賠償義務人,這里有三個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購買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車輛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該批復明確指出:採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車,出賣方在購買方付清全部車款前保留車輛所有權的,購買方以自己名義與他人訂立貨物運輸合同並使用該車運輸時,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出賣方不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6月25日所做出的批復中就明確規定:「使用盜竊的機動車輛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質損失的,肇事人應當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盜機動車輛的所有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復函》民一他字第32號)規定:「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但是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行為,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應受其規定的調整。」
以上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復的規定對於審理借用、租用機動車輛而發生交通事故確定民事賠償主體提供了很好的法律依據。

熱點內容
刑法常識題 發布:2025-10-06 14:49:42 瀏覽:396
幼兒園安全事故預防與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6 14:27:23 瀏覽:15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指哪些 發布:2025-10-06 14:26:30 瀏覽:3
2拖18立法 發布:2025-10-06 14:19:12 瀏覽:196
順德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10-06 14:11:51 瀏覽:302
偽造法官 發布:2025-10-06 13:57:16 瀏覽:168
員工法律知識專題有哪些 發布:2025-10-06 13:49:00 瀏覽:563
勞動法關於工傷期間工資待遇 發布:2025-10-06 13:39:27 瀏覽:558
內衣廠員工福利管理規章 發布:2025-10-06 13:18:33 瀏覽:3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草案 發布:2025-10-06 13:18:24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