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是合同產生法律效力的根本前提

是合同產生法律效力的根本前提

發布時間: 2021-01-22 18:46:28

『壹』 訴訟離婚和協議離婚有什麼區別嗎

1、時間不同。訴訟離婚,一審簡易程序審限3個月,普通程序6個月,如遇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的,二審一律適用普通程序,審限3個月,不論一審二審,如有特殊情況審限還可能被延長;協議離婚則比較簡單,只要雙方有關的材料齊全,最快的幾分鍾即可完成離婚手續。

2、費用不同。有必要請律師的除外,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定,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而協議離婚只需要繳納工本費9元錢。

3、程序不同。訴訟離婚要經過審查、受理、送達、舉證、開庭等程序,協議離婚相對簡捷,避免了訴累。

(1)是合同產生法律效力的根本前提擴展閱讀:

辦理離婚登記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外國人除應當出具上述的結婚證、離婚協議書等證明材料外,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還應當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華僑、外國人還應當出具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國際旅行證件。

在協議離婚中,離婚協議書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對協議離婚來說,「雙方自願」是基本條件,「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是必要條件。

而離婚協議書中它不僅應明確是表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願,同時還應明確雙方離婚後比較重要的問題,如孩子如何撫養,財產如何分割等。離婚協議書寫得好,將為雙方日後的平靜生活創造良好基礎。反之,可能會雖然離婚,但是還有許多遺留問題給雙方帶來麻煩。

『貳』 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一、相關法條:
第十四條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二、法律分析:
本條是關於可靠的電子簽名法律效力的規定。
1、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技術手段被運用於電子簽名領域。這些技術和手段主要包括計算機口令、眼虹膜網辨別技術以及數字簽名技術等。在電子商務交易中以何種技術生成的電子簽名才是安全可靠的,才具有法律效力,這是電子簽名法應當解決的問題。從世界各國的規定來看,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採用技術特定化方案,即只承認數字簽名的法律效力;二是技術中立方案,即在法律上不規定某種技術方案,而將技術方案的選擇留給當事人各方約定;三是折中方案,即一方面規定了安全可靠的電子簽名應當具備的條件,另一方面則沒有限定採用何種技術的電子簽名才具有法律效力。採納這一模式的理由在於: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簽名技術也會不斷地發展。電子簽名技術手段的優劣,應由市場和用戶作出判斷,立法者只需要規定原則性標准;政府直接對具體技術作出選定,風險過大,並可能導致電子商務市場的萎縮。另一方面,目前數字簽名的技術已趨於成熟並且被廣泛運用於電子簽名領域,需要以法律手段加以推行,以利於電子商務市場的成長。
2、本條的規定借鑒了聯合國貿易法委員會《電子商務示範法》以及一些國家電子商務、電子簽名立法的有關規定,並與本法第十三條規定相聯系,確認了可靠的電子簽名具有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叄』 投保人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和保險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之一是( )

投保人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和保險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之一是交付保險費。

保險費是指被保險人參加保險時,根據其投保時所訂的保險費率,向保險人交付的費用。當保險財產遭受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全部或部分損失,或人身保險中人身發生意外時,保險人均要付給保險金。保險費由保險金額、保險費率和保險期限構成。

保險費的數額同保險金額的大小、保險費率的高低和保險期限的長短成正比,即保險金額越大,保險費率越高,保險期限越長,則保險費也就越多。

交納保險費是投保人的義務。如被保險人不按期交納保險費,在自願保險中,則保險合同失效;在強制保險中,就要附加一定數額的滯納金。

「保費」欄用於填報進出口貨物的全部國際運輸的保險費用,包括成交價格中不包含保險費的進口貨物的保險費和成交價格中含有保險費的出口貨物的保險費,即進口成交方式為FOB、CFR或出口成交方式為CIF的,應在本欄填報保險費。

保險費是指被保險人參加保險時,根據其投保時所訂的保險費率,向保險人交付的費用。保險費率是指按保險金額計算保險費的比例。

保險費是指被保險人參加保險時,根據其投保時所訂的保險費率,向保險人交付的費用。當保險財產遭受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全部或部分損失,或人身保險中人身發生意外時,保險人均要付給保險金。保險費由保險金額、保險費率和保險期限構成。

保險費的數額同保險金額的大小、保險費率的高低和保險期限的長短成正比,即保險金額越大,保險費率越高,保險期限越長,則保險費也就越多。

交納保險費是被保險人的義務。如被保險人不按期交納保險費,在自願保險中,則保險合同失效;在強制保險中,就要附加一定數額的滯納金。交納保險費一般有4種方式:一次交納、按年交納、按季交納、按月交納。

『肆』 .既是投保人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又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之一的是什麼

一、保險合同的定義
合同(也稱契約)是平等主體的當事人為了實現一定的目的,以雙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設立、變更和終止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1]第十條規定「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收取保險費是保險人的基本權利,賠償或給付保險金是保險人的基本義務;於此相對應的,交付保險費是投保人的基本義務,請求賠償或給付保險金是被保險人的基本權利。當事人必須嚴格履行保險合同。
二、投保人的義務
1、繳納保險費的義務
保險費是投保人向保險人交納的費用,作為保險人依照合同承擔賠償和給付責任的代價。保險合同成立後,投保人按照約定交付保險費,保險人按約定的期間承擔保險責任。
財產保險的保險費,一般應在合同成立後一次繳清,經雙方特別約定,也可以分期支付,若投保人未按約定交付保險費的,保險人可訴請交付,也可通知被保險人終止合同,人身保險費交,也可分期支付。保險人對人身保險的保險費不得以訴訟方式請求投保人支付。
2、危險增加的通知義務
危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是指在保險合同的有效期內,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的,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應依照合同規定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未履行該通知義務的,保險標的因危險程度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3、出險通知義務
出險通知義務即保險事故發生的通知義務,是指投保人、被投保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險事故發生後,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其意義在於能使保險人迅速調查、取證,採取適當的方法,防止損失擴大,並為賠償和給付保險金作準備。
三、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
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合同生效」與「保險合同成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保險合同成立,是指合同當事人就保險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協議;保險合同生效,指合同條款對當事人雙方已發生法律上的效力,要求當事人雙方恪守合同,全面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的關系有兩種:一是合同一經成立即生效,雙方便開始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二是合同成立後不立即生效,而是等到保險合同生效的附條件成立或附期限到達後才生效。
我國採取的是「零時起保制」。即合同成立後的次日零時,或附條件成立或附期限到達後地次日零時起生效。
四、保險合同生效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因而,保險合同若要有效訂立,當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締約能力,並在保險合同內容不違背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基礎上意思表示真實。
當事人購買了保險合同的,應該繳納合同規定的費用,並且在出現滿足合同生效的條件下,通知保險人。保險合同要能夠在合理條件下生效,合同雙方的當事人應該具有滿足合同要求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行為能力,這是保險合同生效的先決條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既是投保人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又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之一的是什麼

前提條件之一是交付保險費。

『陸』 既是投保人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又是合同生效前提條件之一的是什麼

作為保險合同法律特徵之一的射幸性具體是指保險人並不必然履行賠付義務。

『柒』 .既是投保人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又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之一的是()

作為保險合同法律特徵之一的射幸性具體是指保險人並不必然履行賠付義務。專

保險合屬同法律特徵之一的射幸性的含義是指:保險人並不必然履行賠付義務,射幸合同以不確定性事項為合同標的,為人們所常說的撞大運。與人們平常生活中訂立合同以確定性事件為標的的原則不同。因而常容易激發人們的投機心理,帶來道德風險,所以人們一般認為射幸合同為不正當的。

熱點內容
塗遠國法院 發布:2025-10-06 12:05:39 瀏覽:61
勞動法管理制度 發布:2025-10-06 12:01:58 瀏覽:179
民法典體現了新時代 發布:2025-10-06 12:01:57 瀏覽:244
張春雷法院 發布:2025-10-06 11:57:32 瀏覽:420
勞動法第多少條關於培訓的 發布:2025-10-06 11:55:20 瀏覽:834
工商行政法屬於 發布:2025-10-06 11:53:07 瀏覽:598
小學道德講堂ppt 發布:2025-10-06 11:32:57 瀏覽:219
拍案說法中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10-06 11:30:10 瀏覽:796
司法考作弊 發布:2025-10-06 11:24:00 瀏覽:612
公共法律服務指南內容 發布:2025-10-06 11:10:24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