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十五歲有什麼法律責任

十五歲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3 00:10:12

① 和15歲女孩發生關系應承擔什麼樣法律後果

跟15歲的女生發生性關系
如果對方願意的話
不犯法
我國刑法規定的強奸罪版的法定情節是"以暴力,脅迫權或其他手段違背婦女意願與其發生性關系的行為或者明知對方是未滿14周歲的幼女而與其發生性關系的行為,是強奸."
你朋友的行為沒有犯法
所以不用擔心
關於補充:你朋友完全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你就讓他放心吧

② 滿15周歲借了7000塊錢不還,有什麼法律責任

到被告人歸屬地起訴歸還或者起訴監護人。

1、《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年滿18周歲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

2、《民法通則》第12條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3、《民法通則》第61條還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4、《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同時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

(2)十五歲有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

今年2月初,在校中學生付某(15歲)在未經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向學校附近的飯店老闆周某借到現金600元,雙方「約定」3個月以內歸還。之後,付某將所借款項全部用於上網和請同學吃飯。還款期屆滿後,周某多次向付某索要未果。

無奈之下,周某轉向付父索要,付某之父以其兒子借錢時未經父母同意為由而拒付。同年5月底,周某訴到法院,要求判令被告付某償還借款,承擔訴訟費用。法院經審理認為,周某明知被告為未成年人,而礙於情面借錢給他,具有一定的過錯,應負一定的責任;

付某在未經其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向他人借錢,屬無效民事行為。故法院依法作出判決:被告所借原告款600元由原告自行負擔150元;其餘欠款,被告在判決書生效之日起10日內一次性付給原告,被告無力償還期間,由其監護人償還。

參考資料

周口法院網

③ 15歲少年傷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要看具體的傷人情況,按照法律規定,如果是故意傷害造成重傷或者死亡,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另外還有單獨的民事賠償責任。

④ 15歲當媽媽,孩子父親有什麼法律責任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強奸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版他手段強奸婦女權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二)強奸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
(四)二人以上輪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因此,如果女方是自願而不是被強迫的,不構成強奸罪。

⑤ 請問14 15歲的人犯罪,需要承擔多少法律責任

量刑要根據具體情節確定,根據當事人是否構成犯罪,綜合考慮犯罪動機、主觀專惡性、是否累犯、屬有無自首、立功情節,是否具有從輕或者減輕情節,以及當事人的認罪態度等因素確定。建議及時委託辯護人,會見當事人,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幫助,閱讀案卷,調取有利證據,查清案情,減少您的法律風險和經濟損失,以免錯過最佳時機,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⑥ 你知道15歲有什麼要付什麼法律責任嗎

我國刑法基於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少年兒童接受教育的條件,依據我國的地理、氣候條件,根據國家對少年兒童的政策,對法定年齡作了如下規定:
1.不滿14周歲的人,其實施的任何行為都不構成犯罪,因而也不承擔刑
事責任。這是對刑法第17條的規定進行解釋得出的當然結論。刑法理論通常稱此時期為絕對無刑事責任時期或完全無刑事責任時期(事實上可稱為完全無犯罪能力時期)。之所以如此規定,一方面是因為不滿14周歲的人,還處於幼年時期,身心發育不成熟,一般地說,他們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後果與意義,還缺乏明確的認識,又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是基於刑事政策的理由。刑法的這一規定具有嚴格性與絕對性,司法機關必須遵守。即使差一天乃至一小時,也不能突破刑法的規定,不允許以行為人發育早熟、具有辨認控制能力為由,將不滿14周歲的人的行為以犯罪論處。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2],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刑法第17條第2款的明文規定。刑法理論通常稱這一時期為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或許稱為相對有犯罪能力時期更為合適)。刑法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基於以下理由:(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已經具有一定的辨認控制能力,對嚴重犯罪行為已具有辨認控制能力,所以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刑法所列舉的上述犯罪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此外的行為的,不成立犯罪,也不負刑事責任,這一規定既有辨認控制能力程度的根據,也有刑事政策的理由。(2)刑法列舉上述幾種犯罪,除考慮犯罪的嚴重性外,還考慮了犯罪的常發性,即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通常實施的嚴重行為的范圍。事實上還有許多犯罪的嚴重性並不輕於上述幾種犯罪,但由於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往往難以甚至不能實施,故刑法未作規定。(3)刑法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負刑事責任的范圍(其前提是成立犯罪的范圍),不作概括性規定而予以明確具體規定,既是罪刑法定原則的明確性要求,又有利於更有效、更准確地處罰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減少司法實踐中的分歧,還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有越軌行為的未成年人重教育、輕處罰的刑事政策。

⑦ 15歲拿刀捅傷人應該負哪些法律責任

一、刑事責任:

若是以殺人為目的,則涉嫌故意殺人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若是以傷害他人為目的,則涉嫌故意傷害罪。
如造成重傷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如未造成重傷的,則不需要負刑事責任。應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民事賠償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民事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需根據具體情形確定賠償數額。若構成傷殘等級還有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人*20年*傷殘系數。

法律依據:《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⑧ 15歲負法律責任嗎

負法律責任,也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具體詳情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8)十五歲有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確定什麼年齡開始負刑事責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因為刑事犯罪責任年齡是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要件之一。從中國的刑法規定來看,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二是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刑法規定的八類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

三是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中國刑法之所以規定這樣的犯罪年齡段,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地關心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對於他們發生危害行為時,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方針,著重於教育、改造、挽救,即使對極度少數非處罰不可的進行處罰,其目的還是為了教育。

⑨ 15歲的孩子要對哪些犯罪負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典第17條第2款規定的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屬於相對無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專達到這個年屬齡階段的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為的能力,即對某些已經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具備一定的辨認和控制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們對自己實施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規定,年滿十四周歲的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就達到故意殺人罪的刑事責任年齡。

⑩ 15歲算犯法嗎

1、刑法17條規定第二款,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犯,搶劫、強奸、故意版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權死亡、販毒、投毒、放火、爆炸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2、刑法17條規定第一款,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對於14周歲至16周歲之間的未成年人,觸犯以上8種嚴重暴力罪行之外的其它罪行,不承擔刑事責任,
3、治安管理處罰法21條第一款規定,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於拘留的,不執行拘留。
對於不執行拘留的情形的,應當給予行政罰款。
4、無論未成年人是否觸犯刑法或治安管理處罰法,如果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客觀事實確實存在,都必須依法承擔受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5、未成年子女給國家的、集體的、他人的利益造成損害,由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7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1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1條

熱點內容
司法可信力 發布:2025-10-06 09:39:51 瀏覽:962
訴訟法106條 發布:2025-10-06 09:36:48 瀏覽:234
商法總論期末題目 發布:2025-10-06 09:35:16 瀏覽:725
臨時工勞動法怎麼維權 發布:2025-10-06 09:35:13 瀏覽:200
案件辨護律師法官溝通 發布:2025-10-06 09:35:12 瀏覽:21
老年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10-06 09:30:54 瀏覽:434
會議紀要的法律效力分析 發布:2025-10-06 09:20:02 瀏覽:646
微商賣書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6 09:19:56 瀏覽:693
個人簽字的借條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6 09:19:56 瀏覽:613
美女律師日本在線 發布:2025-10-06 09:15:27 瀏覽: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