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舉報電話會受法律責任嗎
① 打了舉報電話都會受理嗎
打了舉報電話一般都會受理的,即使不受理也會以電話方式通知你的,如果不受理也不通知的話是可以向上一級部門舉報的。
② 打騷擾電話負什麼法律責任
一般的情況下電話騷擾是民法上的侵權責任,如果有人多次給你打電話,干擾你的回正常生活,其行答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的規定,涉嫌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你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立案查處。本案必須達到三次以上,因此,你接聽電話或者信息時,要進行錄音,保存好證據。情節嚴重也可能會觸犯刑事責任。
③ 舉報賭博打什麼電話,會被人知道嗎,舉報的電話會被人查到嗎,安不安全
舉報賭博直接打110即可,賭博屬於違法,歸警察管。
舉報的電話不會被人知道,舉報人個人信息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泄露,泄露的屬於違法會被處罰。舉報很安全,但是得保證舉報內容是真實的。
根據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保護公民舉報權利的規定》的通知 第五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對公民的舉報,進行阻攔、壓制、刁難或打擊報復。
第六條以各種借口和手段侵害舉報人及其親屬、假想舉報人的合法權益的,按打擊報復論處。
(3)打舉報電話會受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03條: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開設賭場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70條 以營利為目的,為賭博提供條件的,或者參與賭博賭資較大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④ 打投訴電話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1)如果你投訴的內容屬實,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對方會依法解決你投訴的問題;
2)如果你投訴的內容不屬實,且給被投訴方帶來財物、名譽傷害等,你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因為這是犯了誹謗罪。
⑤ 冒充別人的老婆打舉報電話會受法律責任嗎
這個是違法行為,但是不是犯罪,要根據造成的後果來定的。
如果舉報的是事實專,那麼造成的社會效果是屬正面的,只是做法上不可取,應當教育,不一定會被處以刑罰,如果是惡意的,捏造事實的,為了逃避追究而冒用他讓名義,是要受到處罰的。
⑥ 打騷擾電話犯法嗎法律是怎樣規定的,刑罰的輕重
打騷擾電話,達到來以下源法律所規定的程度的,涉嫌違法。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國還沒有明確的制止電話、簡訊騷擾的法律法規,但是,被騷擾者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的相關法律追究騷擾者的民事責任。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電話騷擾對他人的人格權造成了侵害。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民事權利。
⑦ 我作為舉報人會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1、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2、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3、《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⑧ 想知道公安局把舉報人的電話透露給被舉報人、被舉報人報復舉報人、公安局應不應該負責任
出現這種情況,公安局是一定要承擔責任的。
警察的這種行為己經涉嫌泄密,舉報人可以向公安督察處投訴該名警察,也可以向紀委,檢察院等部門投訴該名警察,必要時還可以起訴。
我國憲法賦予公民享有舉報、檢舉、控訴的權利,公民享有舉報權,可以向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政府相關部門等舉報違法犯罪事件或者侵害社會公公利益的事件。我國刑法等法律也規定要保護舉報人的人身安全,打擊報復、陷害舉報人的不法行為。
舉報人電話屬於警務秘密,公安機關不得泄露,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條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為:
(二)泄露國家秘密、警務工作秘密;
第四十八條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打舉報電話會受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對舉報人的保護:
1、人民檢察院應當保障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依法保護其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2、嚴禁泄露舉報人的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等情況;嚴禁將舉報材料和舉報人的有關情況透露或者轉給被舉報單位和被舉報人。
3、調查核實情況時,不得出示舉報材料原件或者復印件,不得暴露舉報人;對匿名信函除偵查工作需要外,不準鑒定筆跡。
4、宣傳報道和獎勵舉報有功人員,除本人同意外,不得公開舉報人的姓名、單位。
5、對打擊報復舉報人的,如果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立案偵查,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如果打擊報復舉報人不構成犯罪的,應當移送主管部門處理。
⑨ 匿名舉報受理嗎法律上有規定嗎
受理來
回答依據:
《中央源紀委信訪室回復:紀檢監察機關如何認定和處理實名、匿名舉報?》
中央紀委信訪室:紀檢監察機關提倡實名舉報,對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都要認真對待,妥善處理。匿名舉報的,應當盡可能據實提供被舉報人的姓名、工作單位、違紀事實的具體情節和證據,不得捏造事實誣告陷害。
拓展資料:
紀檢監察機關如何處理誣告、錯告?
中央紀委信訪室:對檢舉控告失實的,必須嚴格區分是誣告還是錯告。對故意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的,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認定誣告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黨委或紀委批准。由於對事實了解不全面而發生錯告的,應當在一定范圍內澄清是非,消除對被錯告者造成的影響,並教育錯告者。
參考鏈接:中央紀委信訪室回復:紀檢監察機關如何認定和處理實名、匿名舉報
⑩ 被投訴的商家(被消費者打了12315電話),一般會受到什麼處罰
一、商家侵抄犯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到12315投訴後,消協(12315是消協的電話)會來組織商家去協商解決。若商家與消費者協商不好,消協會將此事報給工商行政管理;
其實,12315隻是工商局內設的消費者申訴處理機構,也就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處理消費者的申訴,一般只做調解處理,不會作任何處罰。
二、商家被投訴侵犯消費者權益,工商行政管理會對商家的行為進行調查,並依據調查結果對商家(企業、商戶)進行行政處罰。包括吊銷營業執照、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等等;
三、如果商家侵犯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可能會到法院向商家(企業、商戶)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商家各項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