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我國三種法律責任類型包括哪

我國三種法律責任類型包括哪

發布時間: 2021-01-23 04:25:46

經濟法律責任主要有哪三種形式

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的形式:民事責任形式、刑事責任形式、行政責任形式。

經濟法的法律責任是指在國家干預和調控社會經濟過程中因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而依法應強制承擔的否定性、單向性、因果性經濟義務。 經濟法責任是由經濟法律法規所確認的各種責任形式的總稱。
經濟法責任具有以下特徵:
1. 責任目的的社會整體利益性。經濟法律責任的社會整體利益性是經濟法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在經濟法責任制度上的反映,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不受侵犯是經濟法責任的第一目的,是經濟法作為社會法的客觀要求。
2. 歸責原則的公平性。在過錯、無過錯和公平歸責的選擇中,經濟法選擇了以公平歸責為重心的歸責原則。區別於民法行政法側重於過錯歸責和無過錯歸責的作法,體現了歸責原則的公平性特徵。它是經濟法追求經濟公平的反映。
3. 政府責任的突出性。政府作為調制主體,是與調制受體相對的一方經濟法律關系的當事人。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的經濟法價值理念要求我們,要重視政府主體在履行調控或規制職能時對個體、群體、集體。國家和社會帶來的不利後果,凸顯政府責任。
4. 經濟法責任具有明顯的不對等性和不均衡性。經濟法責任以社會整體利益、社會責任為本位,改變了原來法律責任中權利與義務對等,責任與義務對等性。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之間責任往往是單向義務,不存在對等性。
5. 責任形式的多樣性。基於此,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應該是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責任在內的綜合責任形式,

⑵ 法律責任一般有哪幾種類型

根據承擔法律責任的不同,法律責任分為刑事、民事、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民事主體平等與否可分為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又分為違約之債、侵權之債。

⑶ 法律責任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法律責任根據不同種情,分以下幾種類型:

1、根據責任行為違反的法律性質,分為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違憲責任;

2、根據主觀過錯在法律責任中的地位,分為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

3、按照行為主體的名義,分為職務責任、個人責任。

法律責任的特徵為:

1、法律責任是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而形成的法律後果,以法律義務存在為前提;

2、法律責任即承擔不利的後果;

3、法律責任的認定和追究,由國家專門機關依法定程序進行;

4、法律責任的實現由國家強制力作保障。

(3)我國三種法律責任類型包括哪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

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參考資料:網路—法律責任

⑷ 我國的法律主要有那三種

1憲法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製法,規定諸如國旗、國歌等主權性的東西,還規定了人權、言論權等比較宏觀的權利,是效力最高的法,任何法律違反了它都會無效。

2,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違反刑法才是犯罪。犯罪是危害程度較大的違法行為(由此可知,違法行為包括犯罪),對於故意殺人、貪污等罪名做出了規定。
3,
民法:包括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等,規定公民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

4,商法:包括公司法、企業法等,規定公司、企業的組織形式、性質、權利義務等
行政法:規定行政部門行使職權應當遵循的程序和標准
憲法效力最高,其次是人大制定的法律,其次是國務院指定的行政法規,其次是地方或者部委指定的地方規章或者部門規章,效力低的法律不能與效力高的法律抵觸,否則無效。

違法行為是指觸犯法律的行為,因此觸犯民法、刑法、公司法等都是違法行為,其中觸犯刑法的違法行為就是犯罪。所謂觸犯法律,簡單將就你沒有履行法律規定給你的義務,比如不贍養父母,或者你破壞了法律規定給別人的權利,比如損壞別人的財產等生活中容易遇到的。

⑸ 我國的法律責任分為哪3種

我國法律責任分為三種:1、民事責任;2、行政責任;3、刑事責任。

⑹ 我國的法律責任分為哪三種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就其性質而言,法律關系可以分為法律上的功利關系和法律上的道義關系,與此相適應,法律責任方式也可以分為補償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根據違法行為所違反的法律的性質, 可以把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經濟法責任、刑事責任、違憲責任和國家賠償責任。
1、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
包括10種: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2、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3、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分為:行政處分(內部制裁措施)、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4、違憲責任是指由於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了與憲法規定相抵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5、國家賠償責任是指在國家機關行使公權力時由於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所引起的由國家作為承擔主體的賠償責任。
根據主觀過錯在法律責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分為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
根據行為主體的名義,分為職務責任和個人責任。
根據責任承擔的內容可以分為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

⑺ 我國刑法有哪些種類

刑事處罰是指違反刑法,應當受到的刑法制裁,簡稱刑罰。根據我國《內刑法》的容規定,刑事處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的驅逐出境。

⑻ 在我國建設工程領域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類型有哪些

太多了,我說了累。建義你上網路知道上查查就有。

熱點內容
司法可信力 發布:2025-10-06 09:39:51 瀏覽:962
訴訟法106條 發布:2025-10-06 09:36:48 瀏覽:234
商法總論期末題目 發布:2025-10-06 09:35:16 瀏覽:725
臨時工勞動法怎麼維權 發布:2025-10-06 09:35:13 瀏覽:200
案件辨護律師法官溝通 發布:2025-10-06 09:35:12 瀏覽:21
老年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10-06 09:30:54 瀏覽:434
會議紀要的法律效力分析 發布:2025-10-06 09:20:02 瀏覽:646
微商賣書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6 09:19:56 瀏覽:693
個人簽字的借條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6 09:19:56 瀏覽:613
美女律師日本在線 發布:2025-10-06 09:15:27 瀏覽: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