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出假報告單負什麼法律責任

出假報告單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3 09:13:24

A. 檢驗者與審核者的法律責任

兩者的關系是抄缺一不可,互相承擔法律責任。檢驗者與審核者應該針對檢驗科室,其實每個科室都大同小易。舉例:醫療機構放射診斷科報告單,有一項是報告醫師簽字,接著是審核醫師簽字。為什麼說互相承擔法律責任,首先報告醫師一定要准確無誤作出診斷,審核醫師要嚴格認真,不放過一絲有可能誤斷的報告用語,這樣的報告稱為鐵報告,到那都不會有糾紛。
醫務工作者不能存在依賴或者僥幸心理工作,千萬別你攀我,我依你,就不會出現題目中的法律責任。

B. 法院要求政府出限期結算報告,政府不出,法院有沒有權利追究單位或個人的法律責任

我國法律和司法解釋並未直接規定調解期限,但是對於案件整體的審理時間內審限有明確的法律容規定,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審限內結案。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C. 鑒定單位所作出的鑒定報告,承不承擔法律責任

鑒定單位所作來出的鑒定報告,自肯定要承擔法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九條審判人員對鑒定人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
(一)委託人姓名或者名稱、委託鑒定的內容;
(二)委託鑒定的材料;
(三)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四)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五)明確的鑒定結論;
(六)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
(七)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
《司法鑒定的工作規程》第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人員因拘私舞弊,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錯誤導致錯案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和《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追究責任。
其他鑒定人因鑒定結論錯誤導致錯案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鑒定機構工作不認真,弄虛作假,作出鑒定結論是要承擔法律責任。

D. 偽造b超單,檢驗報告,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看利用偽造文件的非法所得了

E. 單位法人代表必須在會計憑證上簽字么我沒有找到法律規定那麼單位法定負責人對財務報告負什麼責任

應當簽字確認。

F. 鑒定單位所作出的鑒定報告,承不承擔法律責任

鑒定單位所作出的鑒定報告,肯定要承擔法律責任。
《最回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答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九條審判人員對鑒定人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
(一)委託人姓名或者名稱、委託鑒定的內容;
(二)委託鑒定的材料;
(三)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四)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五)明確的鑒定結論;
(六)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
(七)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
《司法鑒定的工作規程》第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人員因拘私舞弊,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錯誤導致錯案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和《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追究責任。
其他鑒定人因鑒定結論錯誤導致錯案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鑒定機構工作不認真,弄虛作假,作出鑒定結論是要承擔法律責任。

G. 醫生寫錯血型報告單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產生後果才會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只是寫錯,沒有產生任何不良後果就沒事。

H. 用人單位逾期不能提供『環境危害因素檢測報告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是職業病防治的責任主體,並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主要有以下幾點 :

1.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 ;

2.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如實向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報危害項目,接受監督 ;

3.用人單位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 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

4.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職業病防治所需的資金投入,不得擠占、挪用,並對因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後果承擔責任 ;

5.用人單位必須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並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

6.用人單位應當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 ;

7.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

8.用人單位應當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 ;

9.用人單位應當如實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的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資料 ;

10.用人單位發現職業病病人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來源:用人單位應承擔相應的職業危害責任

熱點內容
法治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保障 發布:2025-10-06 07:07:52 瀏覽:277
奉新縣司法局 發布:2025-10-06 07:00:07 瀏覽:452
如何貫徹宣傳企業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6 06:55:14 瀏覽:966
吉林省地方鐵路條例 發布:2025-10-06 06:54:24 瀏覽:736
銀川市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10-06 06:38:19 瀏覽:436
民事訴訟法54條規定 發布:2025-10-06 06:37:36 瀏覽:500
咨詢工程師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6 06:17:57 瀏覽:948
2019考前八套題經濟法電子版 發布:2025-10-06 05:49:18 瀏覽:130
天津工業大學法律碩士難嗎分數線 發布:2025-10-06 05:49:10 瀏覽:800
勞動法訴訟時效問題 發布:2025-10-06 05:45:42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