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散播癌症患者秘密有法律責任嗎

散播癌症患者秘密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1-24 14:13:05

⑴ 我父親身串癌症,我們村書記到處打聽我父是不是去世了!這樣是不是侵犯我家的隱私能起訴他嗎

村書記抄到處打聽你父是不是去襲世了,該行為並未侵犯你父親的隱私權。在法律上,隱私是指與他人或公共利益生活無關的私人數據、私人事務、私人領域中的信息。顯然你父親是否去世並不屬於隱私,而且作為村書記了解村民是否在世是合理的。若有其他侵犯隱私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⑵ 上傳視頻會觸犯到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主要看一個視頻內容本身是否違法,還有一個是知識產權方面的涉法問題

內容方回面舉例:1)反對憲法確定答的基本原則;2)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3)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4)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5)宣揚邪教、迷信的; 6)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7)誘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的; 8)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公民個人隱私等他人合法權益的;9)危害社會公德,損害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10)非法的廣播電視頻道、視聽節目網站提供的非法視頻內容;11)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知識產權方面:用戶在上傳視頻前確保擁有上傳的視頻內容的著作權及信息網路傳播權或者已經取得上述全部權利人的許可。

⑶ 別人故意散播我的秘密,或者在我朋友面前捏造、挑撥離間怎麼辦!!!

如果侵害你的利益或者聲譽 就應該起訴他 替自己維權 和朋友解釋清楚

⑷ 如何對癌症病人隱瞞病情

我有復親戚是因為癌制症病逝的。
這個東西不太好隱瞞的。而且是晚期,各部分的症狀都很厲害。他可能也隱隱知道,只是你們不說,他就可以不用面對。但是,他絕對不可能後知後覺到可以被完全隱瞞的地步。隱瞞只能是暫時的。

沒有什麼理由可以應用到所有人身上,你只能通過他平時的個性與思維模式,思考習慣去誘導他往別的方向上想。

其實,最重要的不是隱瞞他,不是希望渺茫的痛苦治療,而是勸導他,讓他去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事,盡量減少他的遺憾。(我沒有不敬的意思)。逐步開導他,讓他更容易接受這個事實。

轉院理由是否可以這么講:我才聽人說他們家其實不太好啊,身體可是重要的,咱別小病給治成大病了,還是去廣安門醫院去看看吧。
至於醫生出診問題,你選好醫生,直接與他商量一下吧。

⑸ 癌症是否包含永生的秘密

這個說法太過於偏激了吧,癌症如果被治療成功,只是對人類身體的又一大解密,全球死亡人數降低,永生,太過於不現實了。

⑹ 對癌症患者是否需要保密

從減輕患者抄的思想負擔襲,減少自我抗拒能力的衰退出發,對癌症患者的適時保密是有必要的。我們著重要討論的是另一面,即將這一秘密主動告訴患者,而不是盡可能地對患者形成「隔音屏障」。

主張向患者說出實情的目的,歸結為一點就是:為了患者本身的利益,為了配合治療。

對於一些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如宮頸癌、白血病、皮膚癌、膀胱癌、陰莖癌等,和處於早期階段的所有惡性腫瘤,它們的治療效果本身較理想,治癒率高,癌症本身不一定對人體的生命產生威脅,那麼,何苦要對患者保密呢? 這時,一要科學而客觀地向患者解釋病情,二要積極治療。這種情況下讓患者知道病情,一是可消除不必要的緊張氣氛,避免周圍的緊張空氣形成對患者的思想壓力;二是患者知道實情後,可以按照醫生的要求主動地配合治療及治療後的康復工作。患者無知、盲目的恐懼、精神上的崩潰等待死亡,與患者了解病情、充滿信心地主動配合治療而戰勝病魔,兩種狀態可以產生兩種決然不同的效果,後者明顯有利於治療疾病。

⑺ 未經許可在網上傳播他人隱私信息違反了什麼法

未經許可在網上傳播他人隱私信息的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民事侵權行為。而公開他人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等屬於侵犯他人隱私權。

一、《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1、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3、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4、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二、《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賠償損失

7、賠禮道歉

8、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三、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

我國法律沒有對隱私權進行規定,根據司法解釋,我國在法律實踐中,通常以保護名譽權的形式來保護個人的隱私權。 名譽權定義:公民或法人保持並維護自己名譽的權利。人格權的一種。人的名譽是指具有人格尊嚴的名聲,是人格的重要內容,受法律的保護。

任何人對公民和法人的名譽不得損害。凡敗壞他人名譽,損害他人形象的行為,都是對名譽權的侵犯,行為人應負法律責任。

(7)散播癌症患者秘密有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一般侵權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一般侵權責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1、所謂的行為是指侵犯他人權利或者合法利益的加害行為本身。若無行為人的行為,就不會產生侵權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5條規定,權利的相對人均負有不得侵犯權利的一般義務。侵犯權利的行為因為違反了法定義務,故具有違法性。

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違反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而實施的作為或者不作為。加害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作為侵權行為的作為,是指不該作而作;作為侵權行為的不作為,是指該作而不作。

2、損害事實是指他人財產或者人身權益所遭受的不利影響,包括財產損害、非財產損害,非財產損害又包括人身損害、精神損害。

3、因果關系是指各種現象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侵權法上的因果關系包括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和責任范圍的因果關系。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是指行為與權益受侵害之間的因果關系,考量的問題是責任的成立。

4、過錯是指行為人應受責難的主觀狀態。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侵害他人權益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主觀狀態。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侵害他人權益的結果,但卻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主觀狀態。

⑻ 在QQ和微信上散播他人隱私權,如姓名,電話,聊天記錄,要怎麼維權,

網路言行更應謹慎規范

法官告訴記者,由於互聯網具有多維、回多向、無國界、開答放性等特點,言論通過網路發布後,很容易得到他人的圍觀、評論和傳播,其傳播之快、影響之廣,往往是行為人不可預知的。因此,在網路上甚至要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為謹慎地規范自我的言行。

首先,要規范自己的用語。不使用侮辱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語言。其次,在使用他人姓名、肖像的時候,要徵得權利人允許,避免擅自使用。另外,在計算機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不要利用技術手段窺探別人的文件,未經許可而不擅自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尊重他人的隱私,要注意避免傳播他人隱私信息,注意為他人保守秘密。同時,也不要發布騷擾性的網路信息,維護他人的網路安寧。

⑼ 惡意散播謠言違反了哪一項義務

反了相關的維護國家的公共利益,這種義務是一種應該受到法律制制裁的行為。

⑽ 癌症是否包含永生的秘密

比較巧合,筆者研究的領域是長壽,但也同時在做癌症相關的內容。長壽和癌症,在某些方面上確實有共同的地方。

我們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細胞會變得衰老。原因包括:基因突變的積累、細胞損傷的積累、代謝廢物的積累、端粒縮短。簡單地理解,就像一輛汽車老化一樣,各個部件都會出現問題。

那麼,我們能否清除這種衰老的細胞呢?理論上是可以的。2002年和2016年的諾獎分別頒發給了程序性死亡與自噬的相關研究。這是人體的主要清除機制,在這兩種手段之下,人體會對那些受損的或者衰老的細胞進行清理,從而維持細胞的狀態。

這種細胞清理過程,更科學的說法是「更新」。但更新也並不是無限制的,衰老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否則如果老年人擁有像嬰兒般一樣的幹細胞的話,只要不得病,長命百歲甚至突破永生都不是問題,哪裡壞了修復哪裡即可。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有一種「健康長壽」的特殊群體,他們一般是100歲以上。雖然我們曾經認為,人的衰老是漸進的,然而放到群體研究里,卻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他們很多指標非常的年輕,比如他們的血液各種生化指標大概和70/80歲的人比較類似,而且體內不少的物質很活躍。

事實上,癌症的發育過程,是一個總體細胞重新編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年輕或者幼年時候才應該出現的東西,在癌症中重新出現或者增加了。比如大家體檢的時候,經常會有個腫瘤標記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在肝尚未完全發育的胎兒體內含量很高,隨著肝臟發育完全,這個蛋白合成就很少了。

然而對於肝癌患者,這個指標又出現了,因為肝癌組織開始重新啟動了合成分化過程,於是大量地合成甲胎蛋白。據不完全統計:AFP可以在大約80%的成年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

不僅這個指標,癌症中很多指標都會增高,而這些指標大部分和細胞的分裂分化有關,意味著癌組織在快速增長,而這些指標另一種意義上,是「年輕指標」。

我們認為,理論上那些能夠獲得長壽的人,他們本身各種指標較為年輕,而這種年輕的背後,是那些和年輕有關的各種蛋白在發揮作用,進一步,是哪些基因在發揮作用。當然,這些內容還在研究中。

本文來自:《科技生活》周刊

熱點內容
律師的職業形象 發布:2025-10-05 23:04:39 瀏覽:340
英國會計信息失真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5 23:03:08 瀏覽:513
司法法務是什麼 發布:2025-10-05 22:45:35 瀏覽:976
最後法院 發布:2025-10-05 22:44:11 瀏覽:901
2016厚大免費視頻行政法強化 發布:2025-10-05 22:39:09 瀏覽:365
張灣法院刑庭 發布:2025-10-05 22:27:57 瀏覽:313
證券公司代銷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5 22:23:28 瀏覽:420
道德經明誨 發布:2025-10-05 22:22:43 瀏覽:547
法學專業可以考的專業 發布:2025-10-05 22:21:01 瀏覽:399
律師的本份 發布:2025-10-05 22:12:48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