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和學校的學碩一樣嗎
1 招生條件不同:
報考法學碩士的考生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
報考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2 教學培養方式不同:
法學碩士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剛入學就會配置一名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後者的時間較法律碩士少了許多。
法律碩士大多數不分專業,採用「雙導師」制或教研組教學制。以經世致用為原則,實務為先,貫徹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教學理念。
3 學制不同:
法學碩士一般學習期限為3-4年,以3年較為常見。
法律碩士分為兩種情況,法律碩士(非法學)通常學習期限為3年,而法律碩士(法學)通常學習期限一般有三種:2年,2.5年,3年。
(1)法律碩士和學校的學碩一樣嗎擴展閱讀: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中的「法律」是指職業領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是培養高層次的法律實踐專門人才的專業學位。它的特點是:
第一,它是一種專業學位。它雖然與法學碩士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同一規格,但類型不同,各有側重。根據培養方案,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主要培養面向法律實務部門中級以上專業和管理崗位的專門人才。
第二,它是以法律為職業領域的,或具有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這使得它不同於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或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等其他職業領域的專業學位。
第三,它是一種高層次的學位。這是因為法律專業的特點決定的,這個學位的培養目標就是以能夠勝任法律實務工作為基準。要達到「實踐部門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與管理職務的任職要求」。
這就是說,其人才培養目標不同於法律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而是高層次的、即達到碩士研究生水平的一種學位。
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為指向,對法學學科門類下的各專業的研究更為精深。法律碩士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主要面向律師行業和法務。
在就業及資格考試上,法學碩士擁有較大的優勢,如公務員考試,某些公檢法部門只限招法學碩士,法律碩士不能報考。國家司法考試的通過率也遠遠超過法律碩士。
㈡ 法律專碩和學碩的區別
兩者就是有一定專業性的差別,前者更具有專業性,而後者僅是一些學識性研究方向的。
㈢ 法碩和學碩哪個更好
法律碩士和法學碩士是兩個不同的方向,沒有辦法說哪個更好的,下面只是相內關介紹,希望可容以幫到你:
法律碩士:是專業碩士,注重專業性和實用性,是全國聯考,專業課初試全國各個學校是一張試卷,專業課是教育部統一命題和組織閱卷;法律碩士相對而言,更為公平一些,也更好考一些。因為法律碩士是全國統一命題和閱卷,而且在錄取之前,我們也見不到導師,甚至有的學校根本不分導師,所以法律碩士不需要去找導師。
法學碩士:是學術性碩士,注重學術性和理論性,專業課是學校自己命題,在考試之前就確定你到底是考哪個導師的研究生,所以無論是初試還是復試,您最好都得做到你的觀點和你未來導師的學術觀點一致。而且,法律碩士就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一本考試分析就可以搞定整個專業課,而法學碩士需要看一堆參考書。
㈣ 法律專碩與學碩的具體區別
專業型碩士教育的學習方式比較靈活,大致可分為在職攻讀和全日制學習兩類。比較簡單的區分法是:招收在職人員、以業余時間學習為主的專業學位考試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進行,名為「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簡稱「聯考」;招收全日制學生的專業學位考試與每年年初舉行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一起舉行。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由於2009年以前的學術型碩士跟不上發展的需要,碩士研究生是學術型的課程但是大部分確是不讀博士出去找工作,大部分的單位都反映學術型碩士專業技能太差,又沒有什麼學術研究能力,學術研究型項目其實只能由博士來做,而所謂的學術型碩士根本沒有什麼學術研究能力,工程研究能力也弱。教育部覺得形勢嚴峻,作出碩士研究生主要面向應用的決定,推出了「全日制專業型碩士」作為一種全新的研究生形勢,並且從2010年開始減少學術型碩士,減少的名額用以增加全日制專業型碩士,最終達到專業型:學術型=7:3,全日制專業型碩士重點培養工程研究能力強的應用型碩士,而學術型碩士專門供給打算繼續讀博士的學術研究型人才和當教師的人才做中間跳板用。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型碩士區別一.培養方向不同▽全日制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GCT專業碩士是具有職業背景的碩士學位,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全日制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現在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二.招生條件不同▽全日制學術型碩士則不需要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GCT專業碩士要求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絕大多數專業碩士還要求在職人員報考需經所在單位或相應管理部門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單位推薦等。▽國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統考的全日制專業型碩士並不要求工作經驗,招生條件跟原來的學術型碩士一樣,應屆生可以報考。三.招生考試不同▽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而統考以外的專業考試則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GCT在職碩士是參加10月份的聯考,全日制專業碩士跟原來全日制學術型碩士考試時間一樣,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試。四.入學難度不同▽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統考)完全是嚴進寬出的代表。據統計,2005年研究生考試考生人數為117萬,招生人數只有32萬,錄取比例為3.7:1。北大、清華、復旦等名牌大學,以及微電子、信息科學、生物醫葯、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等熱門專業,由於報考者眾多,錄取率更低。據了解,一些名校熱門專業的錄取比例甚至為70:1。而一些二流學校的冷門專業卻年年招不滿。因此,入學難度取決於考生報考的學校和專業。△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自行選擇。這兩大國家級別考試的專業考試,是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不同專業的入學難度各不相同,熱門專業相對難一些。例如,2004年上海復旦、交大、財大三所高校MBA的錄取比例在6:1左右;2004年全國法律碩士錄取率則不到10%。此外,「聯考」和「統考」的難度也不一樣,由於「統考」考生遠多於「聯考」考生,考試競爭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過,「聯考」的考試雖容易,但錄取時更看重申請者的工作背景和經驗。▽全日制專業型碩士09年第一次招生,與學術型同時考試,同一張試卷,同一個國家線培養方式方式不同▽全日制學術型碩士:全日制學習。一般為2-3年。△GCT在職專業碩士:半脫產,學制2-3年。▽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脫產全日制學習,學制2-3年五.學習費用不同▽全日制學術型碩士錄取為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為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為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的壓力。△GCT專業碩士學費按照不同專業類別差別較大。例如,MBA的學費要十幾甚至幾十萬元,而工程碩士的學費一般為3-4萬元。專業碩士學位一般不能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從2010年開始基本跟全日制學術型碩士一樣,錄取為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為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為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的壓力。
㈤ 法大的學碩和法碩有什麼區別
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的本質區別
時下社會上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只知道法律碩士,而不知道法學碩士。實際上,客觀的說二者是兩回事,有著本質的區別,雖然都是學習法律的,但含金量是明顯不一樣的。
一、招生條件是不一樣的,法學碩士必須要求本科畢業,不招收同等學歷;法律碩士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本 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這里的差別在於同等學歷可以報考法律碩士,而不能報考法學碩士,且法律碩士必然是原來沒有學過法律的。
二、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參加的是這幾年越來越難,但考生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入學考試,難度之大有目共睹;而法律碩士的考試雖然政治理論課、外語考試是一樣的,但專業課考民法學、刑法學和綜合考試(含憲法、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法制史),為全國聯考科目,難度有限(已經形成了規范的復習教材)。
三、錄取比例不一樣。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北大等名校更達20:1,而法律碩士一般是3:1。
四、培養方式不同。法律碩士基本是自費,如北大的是每學分800元,論文指導和論文答辯費6000;法學碩士有公費也有自費。
五、教學方式不同。法學碩士分專業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深入學習相關法律理論。而法律碩士不分專業,也沒有導師,學習的課程只是法律的基礎課,共十二、三門,45學分。最後只不過找個老師輔導一下論文而已。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認識到從總體而言,法學碩士無論從本身的考生的素質、接受到系統深入的學習等諸多方面都優於法律碩士。
但現在存在的問題是二者不分,社會上包括很多用人單位認為法律碩士就是學習法律的碩士,殊不知二者的本質區別。而且有的學校,也縱容了這種社會的誤解,比如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它們讓法律碩士在畢業分配的意見書上自己填寫專業:民法、經濟法、刑法等隨便,使得魚目混珠,為用人單位選拔人才設置了障礙,甚至產生誤導。所以筆者在此直言,以澄清這個常識性的問題
㈥ 考研法學學碩和專碩有什麼區別
專碩的學習年限一般是2.5年,學碩是3年;
專碩的初試要求相比學碩要低一些,復試重點不同,專碩側重於考察綜合素質,專碩更注重於實踐能力,學碩側重於專業理論;
一般專碩是雙導師制,學碩是單導師;
㈦ 法碩和學碩究竟有什麼樣的區別啊
法律碩士是專業型碩士學位之一。
專業學位碩士和學術型碩士區別:
一、培養方向不同
1、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
2、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
二、招生條件不同
1、學術型碩士則不需要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
2、國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統考的全日制專業型碩士並不要求工作經驗,招生條件跟原來的學術型碩士一樣,應屆生可以報考。
三、招生考試不同
1、學術型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而統考以外的專業考試則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
2、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GCT在職碩士是參加10月份的聯考,全日制專業碩士跟原來全日制學術型碩士考試時間一樣,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試。
四、社會認可度不同
1、學術型碩士:由於是全日制正規大學碩士畢業,擁有學歷、學位雙證,因此社會對這樣的畢業生的認可度非常高。但企業在招聘時也會考慮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弱點:光有理論,經驗不足。
2、專業型碩士:09年教育部新增的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已頗具規模,認可度已經受社會考驗,且有國家頒發的「雙證」,很有前景。
㈧ 法碩和學碩的區別
法律方面的碩士有兩種,一種是學術型法學碩士,另一種是專業型的法律碩士專。法律碩士又分為兩種群體,屬一種是本科是學法律的同學報考的法碩,另一種是本科不是學法律的同學報考的法碩。
兩者的區別:
1、學術型碩士報考對本科沒有限制條件,可自由選擇報考方向,命題是由所報考的目標院校命題,而專業型的碩士則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的;
2、法律碩士的培養是注重實務的,法學碩士則是重在學術研究和理論研究;
3、學制及學費的區別,學碩比專碩學費低,學碩學制大部分都是兩年,非法學法碩專碩學制是三年,法學法碩學制是兩年。
㈨ 法碩專碩和學碩的區別
專碩。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對於學術型學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學專位類型,中國屬兩種碩士學位的存在,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外不存在學術碩士與專業碩士之分。
專業型碩士的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差異。
(9)法律碩士和學校的學碩一樣嗎擴展閱讀
專業學位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學術型與職業性緊密結合,獲得專業學位的人,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從事具有明顯職業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師、醫師、教師、律師、會計師等。
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在培養目標上各自有明確的定位,因此,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授予學位的標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專業學位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