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條款的法律效力
❶ 網路上提交的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協議內容不能違反法律禁止性條款和限制道德性條款,雙方具備民事行為能力,沒有不公平條件下的協議,有法律效力。
❷ 如何讓網上查的法律條款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比紅頭文件管用,紅頭文件一般是政府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法律規定比紅頭文件具有更強的法律效力。 你可以援引具體法律條款即可。
❸ 網路公司的霸王條款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這種霸王條款肯定是不合理的,根據《合同法》規定,要修改合同需要雙方都同意才可以。
❹ 網路傳來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拜託您指教,在線等……
合同法第33條規定,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
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我只能說,全憑誠信,產生糾紛,你們這種行為是個很扯皮的事情。
❺ 網路仲裁有法律效力嗎
網路仲裁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網路仲裁協議的形式受法律認可
《仲裁法》第16條規定:
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司法解釋》第1條規定:
仲裁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其他書面形式」的仲裁協議,包括以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形式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綜上,電子形態的仲裁協議在中國是受法律認可的,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電子簽名具有法律效力
隨著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的迅猛發展,電子簽名在為金融、保險、第三方支付、旅遊、房地產、醫療、物流、供應鏈、B2B、B2C線上交易平台、人力資源管理等行業以及政府機構等領域均有不同程度的應用。
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規定:
當事人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的電子簽名,可靠的電子簽名具有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當事人約定使用電子簽名的文書,不得因其採用電子簽名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第三,網路仲裁程序遵循一定的仲裁規則
網路仲裁和傳統線下仲裁一樣本質上是一種仲裁程序。在傳統仲裁中,仲裁程序要依據《仲裁法》及各地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的規定進行,而網路仲裁要想與傳統仲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也需遵循一定的仲裁規則。
《仲裁法》第2條規定: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第62條規定:
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237條規定:
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 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通過制定網路仲裁規則對仲裁過程中各種程序性事項進行嚴格的規定,保證網路仲裁與我國法律體系的兼容性,從而使網路仲裁程序得以順利進行,是保證網路仲裁與傳統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必經過程。
❻ 網路上的協議有效嗎
無效的
協議必須有雙方簽字,
這個協議什麼都沒有,名字什麼的都可以是假的,
還有,就是你們上家還有協議,你們的協議違背了 賬號 上一家的協議,
所以無效
❼ 網路合同有沒有法律效力要怎麼樣才有法律保障
網路合同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專立之前要求簽訂確屬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第三十三條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❽ 網路協議條款具有法律效力嗎
數據電文形式的,如果雙方都同意,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❾ 網路上簽訂合同具有法律效應嗎
網路上簽訂的合同也就是電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數據電文形式的電子合同完全符合法律關於合同的要求。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章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五)電子數據」因此電子合同和紙質合同一樣,可以作為法庭證據的。
但是在舉證的時候要求會比較高。比如採用郵件形式互相發送合同文本,需要證明對方所使用的郵箱確實為對方所有。
❿ 網站服務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這個事情來有兩面性自
當今法律逐漸趨於完善,為保障公民權益不受損害,連口頭協商都屬於合同范圍,甚至包括聊天記錄都可以作為證據參考,所以網路條款是絕對有其法律意義的。
合法條款有其自身的基礎和限制,這個條款具有法律意義,基礎就在與其本身就是合法完整的,合同法中規定,含有對某一方不公平的合同是無效的,條款也應一樣,所以那些含有霸王條款的約定其存在形式不論是書面的還是網路的,都是無效的。
理論上網站條款具備合同性質,具備合同的效力。但實際上,舉證困難,因此很難根據這些網站中的條款起訴,《合同法》《電子簽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