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中不負責任意思

法律中不負責任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1-24 18:57:56

Ⅰ 法律的免責的理解問題

免責多用在犯罪案件和行政違法案件中。民事案件,如果原告起訴要追究責任,是不能不負責任的,如果原告不起訴相當於給對方免責。
在我國的法律規定和法律實踐中,免責的條件和方式可以分為:
1,時效免責。即違法者在其違法行為發生一定期限後不再承擔強制性法律責任。對於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督促法律關系的主體及時行使權利、結清債務,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以及提高法院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2,不訴免責。即所謂「告訴才處理」、「不告不理」。 在我國,不僅大多數民事違法行為是受害當事人或有關人告訴才處理,而且有些輕微的刑事違法行為也是不告不理。在法律時間中,還有一種類似不不訴免責的免責方式,即在國家機關宣布有責主體須承擔法律責任的情況下,權利主體自己主動放棄執行法律責任的請求,必須注意,作為免責形式的「不告訴」必須是出於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自由意志。如果「不告訴」之不作為是在某種壓力或強制環境下作出的,則不構成免除有責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條件和依據。

3,自首、立功免責。即對那些違法之後有立功表現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責任。
4,補救免責,即對於那些實施違法行為,造成一定損害,但在國家機關歸責之前採取及時補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責任。這種免責的理由是違法者在歸責之間已經超前履行了第二性義務。
5,協議免責或意定免責。即基於雙方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的協商同意的免責,即所謂「私了」。這種免責一般不適用於犯罪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僅適用於民事違法行為。
6,自助免責。自助免責是對自助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事緊迫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社會公共道德所認可的行為。自助行為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法律責任。
7,人道主義免責。權利是以權利相對人即義務人的實際履行能力為限度的。在權利相對人沒有能力履行責任或全部責任的情況下,有關的國家機關或權利主體可以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免除或部分免除有責主體的法律責任。在有責主體無履行能力的情況下,即使人民法院把法律責任歸結於他並試圖強制執行,也會因其不能履行而落空。

Ⅱ 有職位不負責任法律中叫什麼

牽扯到犯罪話,針對的基本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內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容,不履行或不正確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當事人非國家工作人員,法律中就要看具體情形。
在企業當中,如果是領導,牽扯到公司章程中的規定,根據公司章程的具體規定來看。
如果是一般職員,則要看合同,一般是違約責任。

律師不負責任該怎麼辦

要看具體情形和案件,律師沒有做事不代表其不負責任,因為律師是按程序辦回事。如果確實是有事沒答辦好,那才是不負責任。如果確實存在不負責任的情形,可以向律協投訴,向司法局舉報。也可以通過訴訟解決。

(3)法律中不負責任意思擴展閱讀:

律師的作用

第一,律師精通包括實體法、程序法在內的法律法規,具有對案件如何進行調查的能力,不僅如此,律師還養成了從法律角度進行思考的習慣,能夠把眼前的具體案件與法規范恰當地聯系起來,通過法律推理提出具有一定客觀性和說服力的主張,並及時提示給法院。

第二,律師在其擁有的法律法規知識和法律推理能力基礎上,還能夠根據具體案件對有利於自身委託人的論點和證據材料加以組織並以邏輯嚴密完整的樣式來展開辯論,而且這樣的辯論在不一定與律師個人所持有的信條或好惡有直接聯系。

第三,律師熟悉法律實務尤其是其中關於訴訟的實際事務。做一個好的律師,往往經過反復處理大量的案件而逐漸領會掌握了種種程序上的技術。

第四,從與案件或糾紛本身的關聯來說,當事人本人是直接的利害關系者,往往只能站在自己主觀的立場上來對待訴訟。

第五,律師作為從事專門職業的人員,接受職業團體特殊的倫理規范制約。

Ⅳ 不可抗議在法律中是什麼意思

是不可抗力吧

當事人自身能力不能抗拒也無法預防的客觀情況或事故。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版原因釀成權的,也可以是人為的、社會因素引起的。前者如地震、水災、旱災等,後者如戰爭、政府禁令、罷工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是一種法律事實。當不可抗力事故發生後,可能會導致原有經濟法律關系的變更、消滅,如必須變更或解除經濟合同;也可能導致新的經濟法律關系的產生,如財產投保人在遇到因不可抗力所受到的在保險范圍內的財產損失時 ,與保險公司之間產生出賠償關系。當不可抗力事故發生後,遭遇事故一方應採取一切措施,使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在訂立買賣合同時,一般都訂有不可抗力條款,其內容包括:不可抗力內容;遭到不可抗力事故的一方 ,向另一方提出事故報告和證明文件的期限和方式;遭遇不可抗力事故一方的責任范圍。如因不可抗力使合同無法履行,則應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只是暫時阻礙合同履行,則一般採取延期履行合同的方式。凡發生不可抗力事故,當事方已盡力採取補救措施但仍未能避免損失的情況下,可不負賠償責任。

Ⅳ 法律中的自行承擔責任是什麼意思

法律中的自行承擔責任是指由行為人或者當事人本人自己承擔損害的後果。

Ⅵ 不負責任的話能隨便說嗎、是不是在觸及法律及道德也這樣、為什麼不能追究這有人的責任

(抄1)原則上,法律沒有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不觸犯法律,法律就管不著。
(2)但是,我們還有道德,還有各種良俗風俗,還有良心。這些都能約束人們的行為舉止。而且力量相當強大。俗話說,唾沫星子淹死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不追究這些人的法律責任,但是不代表不追究他們的其他責任。其他責任也一樣起懲戒作用。
(4)如果一個人素質高,一般不會說不負責任的話的。真要說了,他受損的是人們對他的信任。對他還是有負面影響的。
(5)任何人的內心都不希望說這種話。說了不兌現,他內心也在受良心的譴責。
僅供參考,但願能幫到你。

Ⅶ 負不負法律責任

哪兒有那麼復雜……別人以為是別人的問題 關鍵是你留下的證據是否直指引發的事件本身……再另外 現在開玩笑的多了 看你形容她也不是那種多自閉的人 別杞人憂天

熱點內容
工會規章制度培訓 發布:2025-10-05 20:20:24 瀏覽:403
環保設施運行維護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5 20:19:47 瀏覽:925
電商法實施日 發布:2025-10-05 20:07:05 瀏覽:315
區法律援助中心服務百姓 發布:2025-10-05 19:41:30 瀏覽:254
黃島法院崔 發布:2025-10-05 19:41:28 瀏覽:811
王澤鑒關於民法總則 發布:2025-10-05 19:40:29 瀏覽:524
勞動合同法全文最早 發布:2025-10-05 19:35:39 瀏覽:665
部委制定規章的適用范圍 發布:2025-10-05 19:29:53 瀏覽:903
殘疾人非訴訟法律援助案件 發布:2025-10-05 19:27:37 瀏覽:928
人民法院審判理念讀本 發布:2025-10-05 19:19:07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