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和廠商的法律責任
⑴ 急!!!關於經銷商和廠家發生的糾紛該怎麼處理
有開票的話那還來不簡單,自但是不知道你和他們是怎麼簽的合同、你的貨進了多長時間,根據合同約定和開具的發票可以和他們理論,公了私了要看你們怎麼解決了!如果量少的話就算了,不夠官司錢!多往他們廠長那跑兩趟應該也可以解決,跟他們說話要硬點,不要說是小經銷商就比他們矮多少,這世界上做房門的多了去了!不過,我估計你所合作的也不是什麼正規的廠家,與廠家合作你考察他們廠的信譽了嗎?這個決定是自己做出的,要以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很簡單!
⑵ 經銷商如何處理好與廠家的關系
作者: 唐江華 許多經銷商在與廠家打交道時往往不知道怎樣討好廠家,給人的感覺整個就是一個弱勢群體。就算這個經銷商身家上千萬、過億元有時也得忍氣吞聲來自廠家的「欺壓」,更有許多經銷商前期辛苦打市場,待市場稍有好轉,經銷權卻易幟換人了。 氣就氣在許多經銷商並沒有弄明白個中的緣由,還在年年上演「苦情戲」,把自己搞得很受傷。那麼,經銷商究竟怎樣跟廠家打交道才能得到廠家的青睞,不至於讓自己受傷呢? 一、協助廠家做好市場規劃並每年取得預期目標 只有對自己的市場不了解,對廠家的產品不了解的經銷商才會被廠家忽悠,盲目接產品,然後又莫名其妙被更換,成為廠家的開路先鋒卻並不能享受豐收後的果實。經銷商接產品時一定要先了解市場,看看廠家這個產品在自己所在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最好是帶著廠家的這款產品走訪一下自己關系好的二批商或生意夥伴,聽聽來自市場一線最真實的聲音;也可以讓一些同行的廠家駐地代表幫助自己參考,或者到臨近已經有運做該款產品的經銷商處去拜訪、考察,總之,了解得越多越好。 真正做市場的廠家是很喜歡經銷商這樣做的,對市場負責就是對廠家負責,沒有哪個廠家願意自己的產品像流星,莫名其妙起來又莫名其妙消失。一旦了解清楚所接產品就要協助廠家拿出具體的市場開發規劃,分階段做,越詳細越好。廠家一般也有自己的市場開發規劃,但他的這個規劃是共性的,是針對廠家的全國市場或者重點市場做的,有時並不適應你所在市場的需要,如果你照搬執行,市場的起勢可能就沒有那麼快,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會起來。更何況你的規劃與廠家有沖突時,把矛盾擺在前面就避免了以後合作過程中再來扯這些事要好得多,也更能得到廠家的理解,還樹立了一個非常懂市場的經銷商形象。 規劃做得好就要實現規劃中的預期目標。很多經銷商在忽悠廠家投入時吹得天花亂墜,一旦廠家照其所說投入後卻又沒有讓市場冒出半點水花,根本不是他事先所忽悠的描繪,這樣的經銷商就算市場最後被廠家強行運做起來了也難逃被更換的命運。你的規劃和你的最終預期目標實現總是八九不離十,廠家才會認可你是真正懂這個市場、懂這個產品情況的經銷商。 二、保持與廠家高層的定期溝通和匯報 許多經銷商因為經常與駐地經理打交道,一年也難得見上一次廠家高層的面,也就忽視了與廠家高層打交道這個環節。如果你這個市場能夠有非常多的亮點,也許會讓高層更多地來拜訪你、更多地關注你,但你前期的運做支持又怎麼得到高層的重視呢?全國市場那麼大,真正非常有亮點的市場畢竟還是少數,所以,保持與廠家的高層定期溝通和匯報就顯得很有必要。怎麼溝通? 1、學會用電子郵件。把你對市場的看法、市場的現狀形成文字發給廠家高層;如果市場上存在問題,就要拿出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方法供高層參考,而不是問高層領導怎麼解決問題; 2、學會發信息。年節期間的祝賀信息要發,平時的市場信息更要發; 3、偶爾打打電話。這種電話就不要提問題了,因為電話裡面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非常少,你的電話就是經常邀請高層到自己的市場走走、看看,他來不來是他的事,你的邀請很重要,會讓他覺得你很需要他,有一種被滿足的感覺。同時,他真正有時間來你的市場時,你還怕你的一些問題不會得到解決? 有些經銷商認為與高層打交道就是要送禮、要送紅包,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思想。如果你與高層形成了這種關系,實際上是給自己上了一道緊箍咒,是很不劃算的,除非你想做短期經營,在這個廠家撈兩筆就收手,否則,你難保不掉入陷阱出不來。 因此,我們提倡的是一種健康的交往方式。 三、力爭成為廠家的年度重點市場和重點產品代理商 成為廠家的重點市場才會有機會成為當地品類經營的前三名,打牢自己的市場,賺取更多的利潤,贏得廠家更多的市場支持。廠家的支持畢竟是有限的,以中國市場的物大地博,指望所有的市場都能夠起效,無異於痴人說夢。成為廠家的重點市場有哪些條件呢? 1、你的市場容量夠大,廠家的投入有足夠的產出回報; 2、你有專業的團隊配合廠家的投入。關投入沒有人去執行,這種投入很輕易就打了水漂,而依賴廠家臨時組建團隊來執行,因為磨合問題,市場的啟動就沒有那麼快; 3、駐地經理是廠家認為能夠擔當重點市場操盤的理想人選; 4、你的網路資源很好,有一個較好的平台。譬如自己的直控酒店較多,自己的下線網路、支持自己的核心網路較多,能夠一聲召喚就願意跟隨自己走的,願意幫助自己接貨的餓分銷客戶較多等; 5、你的信譽度很好。與其他的廠家合作時沒有什麼不愉快,現在的其它品類合作廠家給予你的評價較好等。 一旦有機會成為重點市場就要把握機會,給到廠家理想的回報,這樣,你接下來再度成為重點市場才有可能。年年都是廠家的重點市場你就是想不賺錢都不行,這個時候你不賺錢就意味著廠家沒有回報,是兩廂情不願的事了。 而成為重點產品代理商主要是基於市場起來後廠家的分產品經銷策略來說的。市場未起來前,廠家一般不會動這個心思,市場一旦起來,基於市場風險和進一步整合市場優質經銷資源的需要,廠家一般會拿出新的產品招募新的合作經銷商。這種事情,你不要去阻攔,更不要背後使拌去攪和這種事情,市場不是一個人可以獨吞的,有人幫你一起來守這個市場,你要感謝人家才對。你需要把握的就是盡可能成為廠家在該市場的重點產品代理商,每年需要重點運做和投入的產品要想辦法牢牢抓在手裡,市場的大頭在你這里,又有這么多經銷商朋友幫助你一起運做這個市場,你還擔心什麼呢?難道你想讓那些優質經銷商資源去經銷競爭品牌與你發生正面沖突? 這個問題想得通的經銷商才有機會做大,也才能夠真正得到廠家的喜歡和支持。 四、處理好與廠家駐地經理的合作關系 這個問題許多經銷商都想得到,也是這么做的。但處理好與駐地經理的關系不是你請他吃兩餐飯、送兩條煙就能處理好的。怎麼辦? 1、幫助駐地經理每年完成廠家下達的任務是最重要的。沒有哪個駐地經理任務沒完成會有好臉色給經銷商看的。 2、多在廠家領導面前表揚駐地經理的勤奮、能幹、會做市場。駐地經理在廠家領導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你得到的支持和好處就越多,你就是要幫助駐地經理在廠家面前講得起話。 3、駐地經理的一些小費用主動幫助其承擔。每個駐地經理都有一些難言之隱,有些費用可能自己開口說做了,結果到廠家領導那裡時又不能報批,這個時候的經銷商就不要逼迫他,還可以主動幫助他承擔,只要有機會,駐地經理就會還你這個人情。 4、形成定期溝通機制,幫助駐地經理解決市場問題以及與自己公司的協調。 駐地經理一心一意幫助自己做市場能夠賺錢的還是自己,駐地經理最多得到的就是一個發展,如加薪、晉級等,因此,雙方的合作越好對雙方的利益就越大,而彼此之間的沖突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但對於某些不做市場、貪得無厭的駐地經理經銷商也絕對不能姑息,要積極向廠家舉報並收集證據進行檢舉,除非你不想做這個產品了,否則你就不要與自己的經銷權和直接利益過不去。 五、幫助廠家做好售後服務,配合廠家處理好當地職能部門的關系 經銷商如果認為服務只是廠家的事情,那問題就大了。做服務一是可以直接樹立在消費者心目中良好的經銷形象,一是可以增加回頭客,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另一個就是幫助廠家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在廠家的印象分大增,自己謀得利益的機會也大增。 優秀的經銷商還有自己獨立的售後服務部,尤其是家電行業。那種出了問題就往廠家身上推的經銷商是最愚蠢的。 我認識的一個經銷商在一次職能部門抽檢產品時被告知產品存在一點小問題,要按照要求罰款。這個經銷商當時立即就把這個問題往廠家身上推,也沒有出面去協調,結果等到廠家來出面處理時,被相關職能部門獅子大開口開罰單,雖然後面幾經協調,廠家在這件事上還是處於被動,受到了一定的損失。如果這個經銷商當時主動一點,以自己的身份積極協調,就不可能讓廠家受到很大的損失,因為職能部門對經銷商的處罰和對廠家的處罰是截然不一樣的,這已經是一個「潛規則」。近段時間,廠家找了個理由把這個經銷商給更換了,我估計這個經銷商到現在還沒弄明白自己被更換的真正原因。 六、理順與廠家相關職能部門的關系 廠家的職能部門也很多,譬如廣告部、策劃部、市場督導部、財務部、計劃部、物流部等,經銷商如果不注意這些職能部門的協調,表面上來看,關系不大,實際上關系大得很。隨便說幾點大家就明白了: 1、財務部的協調不好,你那些可松可緊的費用也許就沒有沒有了; 2、廣告部的預算是有限的,他可以投放在你這個市場,也可以投放在別的市場,廣告拉銷的道理你不可能不明白吧? 3、市場有了倒貨,督導部說沒空過來,就算過來了他說查不出來是哪裡的貨?你去看著別人賺錢吧; 4、物流部說車子緊張,汽油加不到,你急需的貨被別的市場發走了;你不急需時,你的倉庫又被塞得滿滿的; 5、你報的計劃被計劃部告知貨物沒有了,因為他把你的計劃調配給其他的經銷商和市場了; 6、策劃部的方案里你需要分攤的費用總是多些,因為你的市場特別。 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你說你要向廠家領導投訴,你拿證據出來啊,領導不可能認為自己的團隊就都是這樣不可救葯了,那不是打他的耳光嗎?因此理順與廠家相關職能部門的關系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怎麼做? 1、抽時間拜訪。去廠家辦事時順便到相關職能部門走動走動; 2、配合駐地經理協調這些職能部門的關系。駐地經理知道這些職能部門的嗜好,不妨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投其所好; 3、職能部門來自己的市場公幹時再忙也要抽時間陪陪以顯重視,最好一起吃餐飯,聚聚,順便了解一些廠家其它市場的情況。因為從這些人嘴巴講出來的東西有時比駐地經理講出來的還真實可靠; 4、多協助這些職能部門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七、做廠家的獨家代理 我這里所說的獨家代理不是說獨家代理廠家的所有產品,事實上這樣的廠家還是很少的,也是不現實的。我說的獨家代理是指自己經銷的行業品類就只做這個廠家的,沒有競爭廠家的產品。譬如,經銷商經銷的白酒就只有一個廠家的,也許這個廠家在這個市場上還有其他的經銷商,但你經銷的白酒就只有這個廠家的。 經銷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夠集中精力把自己經銷的品類做成所在市場前三名,在獲得市場影響力、賺取足夠利潤的同時,也能夠得到廠家更多的支持。對這樣的經銷商廠家一般都會傾力支持,扶持經銷商做大做強,因為廠家沒有後顧之憂,不擔心資源被競爭品牌借用。之所以許多經銷商做不到這一點就是因為賭了一口氣,認為廠家可以找多個經銷商,我就可以接多個產品。當然,也有經銷商是自身認識不清楚,認為多接產品就能夠多得到資源,這種小聰明在正規廠家那裡是不受用的。 八、不貪污、截留廠家的市場費用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經銷商貪污廠家費用好象是理所當然的事了,因為「地球人都知道」!其實,真正靠貪污廠家費用做大的經銷商實在是太少了。經銷商要明白一個最基本的道理,你的市場如果沒有費用也能夠運做好,這樣的好事可能就不會輪到你了,尤其是市場啟動和發展階段,貪污的費用越多,市場成功的可能性越小,市場不成功,你能得到的好處又有多少呢?弄請了這個道理,經銷商不要貪污、截留費用就好理解了。 當然,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大力度的促銷往往對市場是一種傷害,這個時候經銷商能夠多爭取一點費用支持,會做的經銷商就會把多餘的費用轉化成自己的利潤,同時也能夠按照廠家要求完成期初的市場任務。 舉個例子,娃哈哈在某市場已經是高度成熟的產品了,這個經銷商為了迎接春節旺銷向廠家申請一次5%的渠道促銷力度,預計做300萬銷售。按照廠家理解,5%的促銷力度可能屬於正常,因為其它市場也是這么做的,所以就批復了。經銷商拿到批復後,把這種力度進行了轉換和截留,一是5%的促銷品用自己經銷的其它產品替代,采購價加上返利就已經賺了一筆;二是自己所在的市場因為高度成熟,為了價格體系穩定,經銷商把力度縮減到3%或4%,力度縮減後市場照樣可以實現300萬的銷售,而且市場情況更穩定;經銷商節約下來的1~2%就成了自己的利潤。對於這種貪污、截留廠家一般都是睜隻眼閉隻眼。
⑶ 廠家產品生產出了問題,各經銷商需要為此承擔法律責任嗎
按照產品質量法,這個事情經銷商和廠家都有責任
⑷ 法律:食品安全主要承擔責任人,是經銷商還是生產商
1、食品安全的主要責任人即包括經銷商,也包括生產商。
2、食品安全責任內在生產容階段的責任人是生產商,在銷售階段的主要責任人是銷售商和生產商。
3、具體責任劃分為:在商品銷售階段,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由銷售商和生產商承擔責任。經查明,安全問題是生產階段責任的,由生產商承擔責任;安全問題是銷售階段責任的,由銷售商承擔責任。
⑸ 經銷廠商的產品,如果廠商的產品有侵權了,那經銷商是否也要負法律責任
經銷商經銷假冒產品的法律責任分兩種:一是民事責任,因為產品的質量問題造成消費者損失的,銷售商應負責賠償;二是刑事責任,這要分應知、明知或不知,不知者沒有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規定: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1)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2)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
(3)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司法解釋: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⑹ 經銷商的法律問題
一、客戶第一次選門後的法律問題。
首先,客戶向你買門,選擇了樣式和顏色,並向你支付了訂金,你和客戶之間形成了買賣合同法律關系。你根據客戶的選擇向生產商訂門,你和生產商之間形成了承攬合同法律關系。客戶和生產商之間沒有任何法律關系。(關於承攬合同的問題你可以查詢合同法第251條-268條的規定)
其次,由於你沒有按照客戶的選擇給客戶提供他想要的門,因此你需要向客戶承擔退還訂金、減少價金、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客戶不同意你支付500元的賠償請求,你可以向其退還訂金,請求解除合同。因此你的做法是正確的。
再次,由於生產商的過失導致將門做錯,其違反了承攬合同中的義務,生產商需承擔重做、減少價金、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你可以向生產商請求重做、請求讓其賠償你向客戶賠償的損失(當然你如果沒有賠償這個就不必了)、請求讓其承擔你的可得利益損失(就是這單生意如果做成了你能獲得的利潤)。
最後總結一句,客戶向你尋求賠償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你賠償之後可以向生產商請求賠償。
二、客戶第二次選門的法律問題。
首先,你已經將客戶支付的訂金退還,而且你通過生產商也賠償了客戶300元的損失,因此即便你有違約情形你也已經完全承擔了違約責任(我不清楚整個門買下來要多少錢,如果300元的損失以經足夠彌補客戶的損失的話,你的違約責任已經完全承擔過了)。由於客戶重新選擇了門的樣式和顏色,因此你和客戶之間的買賣合同發生了變更。
其次,因為客戶是和生產商直接聯系並商定了定做後門的質量、定做期限、定做不合格的賠付等問題,並未將這些詳細情形告知於你,你只需要按照客戶選擇的樣式和顏色將門交付給客戶就完成了買賣合同的義務。
再次,客戶如果認為第二次做的門他還不滿意,那麼你也無需承擔違約責任,因為你們的約定中根本就沒說做成什麼樣的標准,他是給生產商說的,又沒告訴你,你只需要按照通常的標准向他交門就行了。因此該客戶向你鬧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最後總結一句,你和客戶之間的買賣合同已經發生了變更,具體門做成什麼樣子他沒告訴你,你只要達到行業內通常標准或者能夠滿足這個門通常的使用用途就可以了,你無需再承擔其他責任,客戶的行為屬於無理取鬧。
三、對解決此事的幾點建議。
第一、不要向客戶說你無權對門的質量做任何解釋,要跟他講他第二次選門的時候並沒有給你說門要做成什麼樣子,而你給他的門已經達到了行業內的通常標准或者已經能夠完全滿足客戶使用的目的了,因此你已經完全履行了義務,客戶的行為和要求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第二、如果客戶不服,建議客戶向法院起訴,不要讓他打擾你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第三、如果你實在忍無可忍,可以向鐵嶺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客戶支付買門款,然後等他答辯,看他怎麼說,就他答辯的意見你再讓律師給你出出主意。
四、關於生產商可否作為共同被告的問題。
生產商和你不能作為共同被告。你和客戶之間是買賣合同法律關系,生產商和客戶之間不存在任何法律關系(雖然客戶和生產商之間商定了定做後門的質量、定做期限、定做不合格的賠付等事項,但是他們之間並沒有約定定做費用,因此客戶和生產商之間並沒有承攬合同法律關系,其他的更談不上),訴訟標的(就是法律關系)既不相同,也不屬於同一種類,因此不能作為共同被告。
雖然你和生產商不能作為共同被告,但是你可以另案起訴生產商,請求生產商賠償客戶第一次買門時你承擔的損失(包括可得利益損失),請求生產商賠償客戶第二次買門時你承擔的損失(這個是在你和客戶之間的訴訟你敗訴的情況下你可以請求的,但是你要證明生產商第二次做門時有過失導致門的質量不合格)。
如果你起訴生產商的話,那麼應當到沈陽當地(即生產商的住所地)法院起訴(如果生產商是把門做好後給你送到鐵嶺,然後在鐵嶺付款的話,你也可以在你當地起訴,但法院受理的可能性不大)。
(河南元慧律師事務所)
⑺ 汽車套公告廠家跟經銷商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對於汽車賣廣告的情形,只要符合法律規定,在汽車上賣廣告符合法律規定,並不屬於違法犯罪行為。
⑻ 求助:對於有獎銷售,經銷商和廠商各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你可以去找消協,關於法律責任,統一公司沒有任何責任,超市就要付相對的責任,這個你應該跟他們調解解決,也可以上訴(只要你捨得花錢)
⑼ 經銷商和廠家誰的責任
什麼情況啊?具體點
⑽ 廠商的產品有侵權了,那經銷商是否也要負法律責任
廠家產品侵權,經銷商也是要服法律責任的。涉嫌品牌仿冒有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被仿冒的產品是非注冊商標產品,則構成混淆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范疇,應按《反不正當競爭法》承擔責任。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
(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
第十八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六條規定實施混淆行為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商品。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並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第二種情形是被仿冒的產品標識為注冊商標,則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應該《商標法》承擔責任。
《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第六十條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三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人民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判定賠償數額。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三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10)經銷商和廠商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金華查處6起偽造阿克蘇產地蘋果銷售案
近日,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市場監管局根據市局稽查支隊的統一部署,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的商標權利人在轄區4個冷庫內查處6起偽造產地的蘋果銷售案。
據調查,2017年12月期間,徐某等6名水果經銷商。分別在陝西、甘肅、山西等地收購當地產的蘋果,裝進印有「阿克蘇糖心蘋果」和「產地:新疆阿克蘇」等字樣的紙箱,運往金華,存放在不同冷庫,以待春節前旺季銷售。
至案發時,當事人共購進此類蘋果9100餘箱,計5萬余公斤,案值30萬元,經商標權利人鑒定均為假冒「阿克蘇糖心蘋果」。
金東區市場監管局認為,當事人的行為違反新《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關於「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相關條款,涉嫌虛假宣傳。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