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檔案具有法律效力嗎
❶ 檔案內的復印件能否有法律效力
有,因為可以證明是真實有效的,是具備法律效力的,是一種證據。
❷ 員工手冊有法律效力嗎
您好:
1.一般來說,員工手冊中記錄的都是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如果手冊內的內容沒有違反版放律權法規的規定,即使在職工看來有不利於員工的條款,也是有法律效力的;
2.你簽收了就意味著你對該手冊內容已經知悉,充分了解了單位的規章制度,如違反該手冊內的內容,單位可以依據該手冊規定對你進行處罰;
3.還是那句話,只要單位發放的手冊中的內容不違法,單位的做法無可厚非,屬於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
❸ 公司的員工手冊是否有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與員工手冊都具有法律效力,前提是內容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一般來說,員工手冊中記錄的都是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如果手冊內的內容沒有違反放律法規的規定,即使在職工看來有不利於員工的條款,也是有法律效力的。
在編寫員工手冊的過程中,應遵守依法而行、權責平等、講求實際、不斷完善和公平、公正、公開五個原則。
1、 依法而行:員工手冊的制定要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行政條例
2、 權責平等:員工手冊應充分體現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平等關系和權利義務的對等
3、 講求實際:員工手冊要有實際的內容,體現企業的個性特點
4、 不斷完善:員工手冊應該適時、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5、 公平、公正、公開:員工是企業的一員,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全員參與,所以要廣泛徵求大家的意見,對好的意見和建議要積極採納。
(3)職工檔案具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1.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2.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3.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4.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❹ 檔案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
檔案必須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而形成或取得的;
檔案的內容的客觀存在的;
檔案的內容的與你需要證明的事情是關聯的;
那樣的檔案才有法律效力。
❺ 事業單位入職登記表有法律效力嗎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力。不過還要看在什麼地方使用,還要看內容是否真實。
❻ 單位把職工檔案丟失能否通過法律解決
可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事檔案被原單位丟失後 當事人起訴原用人單位補辦人事檔案並賠償經濟損失
是否受理的復函
[2004]民立他字第47號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2004]皖民一他字第19號《關於人事檔案被原單位丟失後當事人以補辦人事檔案並賠償經濟損失的訴請起訴原單位法院是否受理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同意你院第一種意見。保存檔案的企事業單位,違反關於妥善保存檔案的法律規定,丟失他人檔案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檔案關系人起訴請求補辦檔案、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2006年6月13日
❼ 職工檔案就是個人檔案么
不是的。,職工檔案是你進入該企業的時候建立的檔案一般,個人檔案是你小學開始就不斷累積起來的檔案,更全面的。不過你是如果是國營企業上班的話,你的個人檔案有肯能就是你的職工檔案。。私營的基本上都不是的。
❽ 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還有效嗎
有效,一直都是有效的啊
❾ 檔案中沒有工章的表格有法律效力嗎
肯定沒有法律效力,現在必須得有公章才能證明
❿ 公司是否可以自行保存員工檔案
不能。
人事檔案是中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特色,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
高校學生檔案則是國家人事檔案的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及各種社會實踐的真實歷史記錄,是大學生就業及其今後各單位選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據。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相當重要。
提供保管檔案的服務的機構各地人才市場、各區、縣人才市場及街道辦等。按照我國檔案法、幹部檔案工作條例、流動人員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畢業生的人事檔案屬於國家法定、強制執行、歸口管理的公共信息,個人不得截留和銷毀。
檔案丟失需進行補檔,也就是說,持有者需回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原工作單位,補齊相關證明材料,因為檔案未歸檔會影響到入黨、升學等,影響自己評定職稱、考研政審、勞動保險及日後的離退休手續辦理,也會影響到自己出國留學。如果有考公務員的意向,檔案必須保管好。
(10)職工檔案具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一、人事檔案的內容和管理是機密的,任何人都不能翻閱自己的人事檔案,人事檔案管理員也不得公開任何人的人事檔案內容,材料有:
(一)履歷材料。
1、幹部履歷表、登記表和簡歷材料。
2、職工、學生等各類人員登記表。
3、職工更改姓名的材料。
(二)自傳材料由本人書寫的敘述本人經歷、思想變化過程、家庭情況、社會關系等內容的材料。
(三)鑒定、考核、考察材料。
1、以鑒定為主要內容的登記表。
2、由組織出具的職工表現材料。
3、部考核和民主評議的綜合材料。
4、作為幹部任免、職工調動依據的正式考核綜合材料。
(四)學歷和評聘技術職務材料。
1、報考高等學校的登記表、審查表、選拔留學生登記表。
2、大中專院校畢業登記表、學習成績表、高校招生登記表、畢 業生派遣證、報到證。
3、學歷、學位證明材料。
4、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表、套改、晉升、聘任專業技術 職務的材料。
5、創造發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響的論文等。
(五)政審材料。
1、審查職工歷史情況的調查報告、審查結論、上級批復、本人 對結論的意見、交代或說明材料、主要的證明材料。
2、入黨、入團、參軍、入學、出國等政審調查材料。
3、更改姓名、民族、年齡、參加工作時間的組織審查材料及所 依據的證明材料。
4、家庭成員及主要社會關系政治歷史情況的證明等材料。
(六)加入黨團材料。
1、黨員登記表、入黨申請書、積極分子考察表、預備黨員考察表、轉正申請書、入黨志願書等相關材料。
2、加入民主黨派的有關材料。
(七)獎勵材料。
1、各級先進人物、英雄模範稱號登記表(審批表);模範事跡、 嘉獎、通報表揚等材料。
2、創造發明事跡、各種科技和業務獎勵材料。
3、功授獎、年度表彰等材料。
(八)處分材料。
1、處分決定、查證核實材料、本人對處分的意見及檢查材料。
2、甄別、復查報告、解除、撤消處分的決定,上級批復及本人意見。
3、通報批評材料。
(九)任免、工資、出國、退(離)休等材料。
1、幹部任免呈報表。
2、錄用、聘用、招聘、提拔、轉干登記、審批表。
3、兵役(入伍)登記表、退伍、軍轉幹部審批表。
4、工資級別變動登記表、職務工資變動登記表。
5、各種工資變動審批表、登記表。
6、出國出境人員審查表。
7、辭職、退職、離休、退休等審批材料。
8、各類代表大會代表登記表。
9、有關工齡方面的證明及組織參考材料。
10、招工審批表。
(十)其他類。
1、工會會員及各種協會登記表。
2、證明有殘疾的體檢表等材料。
3、非正常死亡的調查報告及材料。
4、職工逝世後的生平、報道等。
二、檔案缺失或遺失。
當個人檔案出現缺失或遺失的時候,主要責任還是在當地檔案的管理部門,也是由當地的管理部門進行補全,但是遺失檔案的相關人員,要在管理部門補全個人檔案資料的時候,給予協助。
如果檔案出現缺失,可以由人事檔案出具相關證明,便以其他資料作為輔助材料,缺失的部分由個人進行補充,找到原始的來源地進行重新彌補,或者找證人證言,證明相關人事經歷,最後由人事部門進行確認。
其實如果學籍缺失,可以到原來的學校進行補辦,戶口資料的缺失,可以到戶籍地所在的派出所進行補辦,其他相關的人事檔案缺失,可以由工作單位出具信函證明。
如果原工作單位已經不存在了,就可以由新的單位或者自己的上級主管部門出具證明,如果長期文件和永久性文件缺失,就要到當地的檔案局或者檔案館進行查找,其他比較專業的檔案,比如社保,稅收,工商等這些,就要到對應的部門進行補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