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殘疾人需要的法律責任

殘疾人需要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7 02:35:31

『壹』 國家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

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章第45條:「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

2、《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21至第29條:「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合扶持盲文、手語的研究合應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編寫合出版,特殊教育教學用具及其他輔助用品的研製、生產合供應。」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9、3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7、15條、32條:「……國家採取措施……扶持殘疾人職業教的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除由殘疾人教育機構實施外,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及其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納殘疾學生。」

「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可以對接受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學生適當收取學費,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殘疾學生應當酌情免」。

5、《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專門涉及特殊教育有5處,具體內容見本書教育部分第九條。

(1)殘疾人需要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國家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貳』 辱罵殘疾人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情節較輕可以按照民法之規定:恢復他人的名譽,賠禮道歉等。情節嚴重者。觸犯刑法,可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

『叄』 殘疾人犯罪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殘疾來人犯罪同樣要付法律責源任,但是特殊情況下,對於經過司法鑒定的精神病人,法律則作出了特殊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告人是盲、聾、啞的殘疾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此外在訊問聾、啞的被告人時,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且應當將這種情況記入法庭筆錄。

『肆』 對殘疾人的法律援助有哪些規定

二、殘疾人法律援助政策是什麼?

1、確因經濟困難,不能內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容服務費用的,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的;

2、殘疾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

3、刑事案件;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的法律事項;

5、除責任事故外,因公受傷害請求賠償的法律事項;

6、殘疾人追索侵權賠償的法律事項;

7、請求國家賠償的訴訟案件;

8、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法律事項;

9、需要予以公證的與公民個人人身、財產密切相關的法律事實或法律關系;

10、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事項。

三、援助形式:

1、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2、刑事辯護、刑事代理;3、民事、行政訴訟代理;4、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5、公證證明;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四、申請援助應提交下列材料:

1、身份證(戶籍證明)、殘疾人證或其他證明身份的有效證件。

2、同案件相關的其他資料。

『伍』 殘疾人應該有哪些法律保護

殘疾當事人作為特殊群體,我國法律對其有特別保護,主要有以下十個方面:

一、在刑事訴訟中,凡被告人是盲、聾、啞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二、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依照《刑法》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三、智力、生理有缺陷的當事人,可以向法律服務機構申請法律援助,請求減免法律服務費用。

四、當事人為沒有固定生活收入的殘疾人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援助,請求對訴訟費用實行緩交、減交或免交。

五、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殘疾人,因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人發生爭議進行訴訟時,由其監護人作為訴訟代理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殘疾人,只能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六、殘疾人的監護人在履行監護職責時,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能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七、凡收養殘疾兒童的,國家放寬收養條件,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只能收養一名子女的限制。

八、因人身損害致使受害人身體殘疾的,受害人有權向致害人要求賠償殘疾用具費。

九、離婚時,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有權要求對方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

十、遺囑人處分自己的財產時,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殘疾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否則,該遺囑部分無效。

『陸』 殘疾人殺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又聾又啞的來人或者盲人犯源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此,除此之外的其他殘疾人犯罪與正常人犯罪是一樣的,不構成從輕、減輕、免除處罰的法定理由。肢體殘疾的殘疾人犯罪與正常人負同樣的刑事責任,智力有殘疾的人犯罪要視其智力情況決定承擔刑事責任的程度。《刑法》第十九條規定了聽說、視覺機能對責任能力的影響: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柒』 殘疾人保障法也明確規定,國家工作人員,犯法失職,造成財產損失損壞的,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囯家公務人員犯法失職,造成財產損失損壞的應同樣受到法律制裁,這不是殘疾人保障法的規定,這是囯家憲法的規定,囯家工作人員違法行為同樣要承擔法律責任。

『捌』 殘疾人應該有哪些法律保護

我們國家對殘疾人的保護非常重視,出台了多項政策和法規,最重要的是殘疾人版保護法,對殘疾人保權護有法可依,殘疾人要說法律保護的話。我認為對法律保護的東西又太多了。因為殘疾人應該受到同等的法律保護,每個法律都有對殘疾人相應的保護。

『玖』 毆打殘疾人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回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答: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9)殘疾人需要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殘疾人的保護相關規定:

1、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殘疾人組織投訴,殘疾人組織應當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有權要求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查處。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依法查處,並予以答復。

2、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拾』 殘疾人犯罪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刑法是這樣規定殘疾人犯罪的處罰 :
《刑法》第十九條【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熱點內容
道德經exe 發布:2025-10-05 10:03:50 瀏覽:12
歌頌道德的詩 發布:2025-10-05 09:49:15 瀏覽:846
勞動法上陪產假天數 發布:2025-10-05 09:38:15 瀏覽:81
委託代理道德風險 發布:2025-10-05 09:23:16 瀏覽:792
收據視頻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5 09:17:01 瀏覽:301
會計中級經濟法重點 發布:2025-10-05 09:09:09 瀏覽:479
經濟法對個人生活影響 發布:2025-10-05 09:00:44 瀏覽:266
2017微商法律法規最新 發布:2025-10-05 08:41:17 瀏覽:129
隱瞞部分事實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5 08:40:35 瀏覽:72
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站方案 發布:2025-10-05 08:27:20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