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工廠布局設計負法律責任

工廠布局設計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7 03:39:08

1. 設計圖紙中出現了問題,造成了重大損失。但圖中沒有本人的簽字,請問責任誰來負法律責任

您好,是由設計圖紙的設計人承擔的。只要證明該圖紙是該設計人設計的即可。

2. 建築工地施工現場文明施工CI企業形象,大致模仿同行某公司的設計布局,這樣會惹來法律責任嗎

只要是不使用經過注冊的商標標志或專利,都不會有法律責任。

3. 工廠規劃布局設計後能解決企業存在的那些問題

工廠規劃布局設計後能解決企業存在以下幾個常見問題:

1、損耗浪費嚴內重

據不完全統計,容90%以上的企業在新工廠建設時期,由於對企業發展戰略和產能規劃預想不足,整體物流規劃、設備調試和安裝、周轉期周轉量、產線布局及過程設計等因素考慮不完善,有什麼擺什麼。因為設計不合理,導致新工廠在投產後出現產距長、設備不足或利用率低、工序不平衡等浪費,企業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這種消耗中生產,這種慢性損耗核算起來,比任何八大浪費都要觸目驚心。


2、新廠沒有新面貌

新工廠,設計者只是關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未考慮和關注設備環境的配色和搭配,建成後灰暗陰沉,毫無生氣,員工在裡面不要說朝氣蓬勃,簡直要得抑鬱症。有的工廠就是偏愛藍色,企業LOGO是藍色,設備是藍色,貨架和工具櫃也是藍色,好不容易刷個通道吧,因為只有藍色油漆,也刷成了藍色!全公司在一片藍灰裡面,冷冷清清,怎麼會有溫馨明朗的氛圍?


3、舊廠復制,沒有競爭優勢

很多新工廠只是舊廠的翻版,沒有考慮舊廠的一些不合理,採用新的技術或者新的裝備去解決問題,效率效益沒有提升。。。

4. 因設計單位設計構造不合理造成的,是誰的責任

因設計單位設計構造不合理造成的,是設計的責任。

根據補充的資料回答:內
應該選C施工單容位負責維修、發包單位承擔費用。

但發包單位可以另行向設計單位追討維修費用,只是施工單位與設計單位沒有合同關系,所以施工單位只能找發包單位,發包單位再找設計。這是一件事情,涉及3個單位的2份合同。

5. 貼牌生產 ,我應該負哪些法律責任

(一)產品質量法第40條則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此外產品質量法第42條則規定: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產品(侵權)責任屬於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的連帶責任,受害人可以任意選擇賠償義務人,然而根據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生產者似乎應當首先賠償,因為僅當在銷售者存在過錯或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或者或供貨者時,銷售者才應當承擔責任。可見,就產品(侵權)責任而言,在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的責任順序以及責任劃分、舉證責任方面,均存在法律沖突。
(二)從《民法通則》第122條的規定來看,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都是責任主體,都應當依法向受害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一規定是我國法律對因產品質量不合格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原則規定。①但是受害人應在生產者和銷售者之間選擇要求賠償呢?還是要求二者共同賠償?《民法通則》的這一原則性規定,沒有解決上述問題。《民法通則》頒布生效後,在法學理論界、司法界、消費者、以及生產者和銷售者廣泛的領域里產生了各種觀點和爭議,在法律適用上也產生了一定的難度。
(三)OEM是在市場競爭較為充分的條件下企業自主選擇的一種合作方式。目前尚未得到政府在產業政策方面的明確規定,在實際工作中在政策法規方面也遇到一些問題。一般而言,代工廠只能在生產過程中及所生產的產品上隱姓埋名,不披露自己的身份,即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能在產品上露出蛛絲馬跡。家電企業反映,一些地方政府的技術監督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具體操作執法過程中,曾就OEM合作產品的廠名、廠址、產地標識問題對某企業做過不合理的行政處罰,認為企業廠址、產地標注,違反了《產品質量法》和技術監督局的《產品標識標注規定》。然而我們發現,這兩個法規的有些具體條款是相互矛盾的,至少是不明確的,對企業行政處罰是不合適的。
《產品質量法》第27條第2款規定:產品或產品包裝的標識必須真實並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廠址」。國家技術監督局《產品標識標注規定》第9條規定:產品應當有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應當是依法登記注冊的,能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第9條第4款還規定:受委託加工的企業為委託人加工產品,並不負責對外銷售的,在產品上應當標注委託人的名稱和地址。
然而《產品標識標注規定》第18條又規定:生產者標注的產品產地應當是真實的,產品的產地應當按行政區劃的地域概念進行標注。本規定所稱產地是指產品的最終製造地、加工地或組裝地。依據這兩個矛盾的法規條款,OEM企業無論標注委託廠還是被委託廠的廠址和產地,都可能遭受處罰。

6. 關於設計責任。

1、不贊抄成你違背規范的設計,出了問題,是會由你承擔責任的。

2、項目可以做,但是原則要堅持。你可以用多種方式,告訴業主中間的利害關系。

3、施工圖做完以後,還有施工圖審查一關,可能也過不了。

4、如果圖紙不簽字,是不會負責的,出了問題,誰簽字誰負責。真要找到你,你可以說只是草圖,並未確認。

5、真要出了事故,是會判刑的。

6、你剛畢業半年,應該還沒有執業資格。出的圖,一般情況下,必須有相關注冊人員的簽章,才會發出。那時,承擔責任的應該是簽章的人。

7. 工程圖紙設計出了問題我有責任嗎

分兩個方面說抄明你的問題:
首先襲是圖紙問題,如果未經相應主管人員或領導簽字,或者你根本也沒有簽字,那麼拿這幅圖紙去施工跟你是無關的。既是人人都知道是你設計的,因為沒有審核的東西拿去施工,這只能跟施工當事人有關。你沒有簽字,說明了你對圖紙還沒有最後定案。因此跟你是無關的。

其次是施工:假如你設計的圖紙是合理的,那麼在施工過程當中因施工人員偷工減料行為造成的施工質量不合格也跟你是無關的。因為你無法掌控他的施工質量。

你的擔心我完全可以理解,我是做過多年工程的,以上就是最現實的回答了。

8. 結構設計需要負多大責任

你好,現在很多小院都是這樣生存的,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命,做圖的時候盡量仔細點吧.呵,說得嚴重了,命是丟不了.按<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那也只是判到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拘役或者徒刑,情節嚴重的,判10年以下徒刑.一般做設計也出不了什麼事情,主要還是施工,當然,最好還是靠自己多認真些,這也是積德啊!
對你的提問,應該倒過來回答你,所有的責任,我指的第一責任單位,是由出借資質的設計院來承擔,它所要承擔的是,資質降等,2年內不得升級,賠償經濟損失,將違法行為記錄在案,作為資質年檢的重要依據,單位的法人代表要承擔刑事責任;同時,蓋章的注冊師需要承擔的責任,估計結構和建築是一樣的,建築的是停止執業1年,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證書(這是行業內部的處罰,法律的責任就要由檢察院來定了,這個要問律師)
上面的回答,我想你對2和3應該能了解一些了.對借資質的設計院,實際上不能這么稱呼,因為沒有資質是不能承攬業務的,法律上是不承認的,就是兩條,予以取締,並處罰款.因為這樣的單位,實際上是游離於國家的勘察設計體系之外的灰色地帶的.
對簽字的結構師,要看你所處的位置,如果是注冊,剛才已經說過了,輕的停業一年,罰款5倍以下並沒收違法所得,重的吊銷執業證書,5年不得注冊(這是注冊建築師條例里的內容,我想結構的應該也差不多),如果上了刑事,那就自求多福了.如果是簽字欄最下面的設計制圖,那就是賠錢的事情了
對這樣的單位,我個人覺得還是有得走早走為好.沒資質不可怕,沒人帶這就不象話了,對自己的發展不利啊,很不利.

9. 消防設計項目負責人負有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工程還復沒有竣工投入使用,是不制會罰錢的,只是審核不通過,叫你重新出設計圖紙和方案而已,如果一旦投入使用,消防大隊抽檢發現圖紙與現場不符的,由建設單位作出解釋,如果設計圖紙是規范的,那罰款也就罰建設單位的,如果設計圖紙不規范,那罰款直接就會罰設計院,一般罰款在3萬以上10萬以下,關於你說的會不會罰設計人的錢那就要看設計院領導的決定了,消防大隊作出的處罰是針對你們設計院,不是針對專業設計人員,除非是某個項目發生重大火災事故,由調查小組查出是由於設計不規范所導致的話,你們的專業設計人員、審核人員、項目負責人.....都會作出相應的處罰,懂了嗎?

10. 產品設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設計者是沒有責任的,只要是生產者和銷售者

熱點內容
委託代理道德風險 發布:2025-10-05 09:23:16 瀏覽:792
收據視頻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5 09:17:01 瀏覽:301
會計中級經濟法重點 發布:2025-10-05 09:09:09 瀏覽:479
經濟法對個人生活影響 發布:2025-10-05 09:00:44 瀏覽:266
2017微商法律法規最新 發布:2025-10-05 08:41:17 瀏覽:129
隱瞞部分事實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5 08:40:35 瀏覽:72
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站方案 發布:2025-10-05 08:27:20 瀏覽:934
合同法碩士論文 發布:2025-10-05 08:22:19 瀏覽:606
孤證不能定案原則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10-05 08:17:25 瀏覽:714
下列關於法律責任構成要件 發布:2025-10-05 08:16:07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