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修本草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1-01-27 05:51:03
1. 我國最早的官修本草是什麼
新修本草》是根據蘇敬(避宋諱,「敬」又改作「恭」)上書,由唐政府組織醫官版20餘人編纂的一部官修本草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葯典性著作。監修者為任職英國公的李【績】,故又稱《英公本草》,或《唐本草》。全書54卷,包括正文20卷,《葯圖》25卷,《圖經》7卷和目錄1卷。
2. 中醫真沒落了嗎
中醫葯的源頭在民間,中醫葯學的形成與發展,來自第一線中醫葯工作者和廣大人版民群眾防病治權病的實踐。不要看不起民間醫生,自古名醫出民間。扁鵲、華佗、孫思邈、李時珍,那一位不是來自民間。太醫院是集中名醫的地方,而不是培育名醫的地方。歷代都有太醫治不好統治者的疾病而召民間醫生進京的故事,至清末民初依然如此。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前身衛生部中醫研究院成立之初,從全國聘請了幾十位名醫,都來自民間,其中個別專家出身農民,文化程度不高,卻身懷絕技,名噪津門,享譽京城。民國初年的曲煥章先生,身為一位民間醫生,探索草葯治病經驗,發明了名揚四海的「雲南白葯」,至今「香火旺盛」,無人能望其項背。
3.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
《新修本草》李勣、蘇敬等21人主持編寫。成書唐代(公元 659 年)。又稱《唐本草》,全書54卷,收載中國和外國輸入葯物達 850 種。新增12種。由葯、圖經、本草三部分組成。
4. 我國最早的官修本草是什麼
新修本草》是根據蘇敬(避宋諱,「敬」又改作「恭」)上書,由唐政府組織醫版官20餘人編纂的一部官修本草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葯典性著作。監修者為任職英國公的李【績】,故又稱《英公本草》,或《唐本草》。全書54卷,包括正文20卷,《葯圖》25卷,《圖經》7卷和目錄1卷。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