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吵架致死的法律責任

吵架致死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7 08:38:32

❶ 夫妻吵架到制一方死亡法律上怎麼判

夫妻吵架致一方抄死亡,如果有侮辱等情節,後果嚴重,涉嫌侮辱罪、誹謗罪,要負刑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❷ 吵架後對方死亡 承擔多少責任

需要承擔責任的,具體要承擔多少責任要根據因果關系的性質和法理以及雙方的過錯程度來判定,需要經過法院的審理來決定承擔責任的多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十八條: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侵權人已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2)吵架致死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吵架過程中一方倒地身亡另一方為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王女士與段某均是在重慶市永川區某學校大門外擺攤賣小吃的商販。2013年9月,兩人因雙方小吃攤的擺放位置發生爭吵,不久後,王女士的前夫郭某前來送豆腐乾,聽聞前妻與段某爭吵,郭某便來到段某攤位質問段某繼而發生爭吵。

爭吵過程中,郭某突然倒地不起,醫院救護車到達現場後,經醫生檢查郭某已經死亡。次日,重慶市永川區公安局物證鑒定所對郭某進行了屍檢。

鑒定結論為:郭某系小腦、大腦組織蛛網膜下腔腦血管畸形、血管破裂致小腦大腦大面積蛛網膜下腔出血引起顱腦功能障礙死亡。後經司法鑒定,郭某的死亡與段某之間的爭吵存在因果關系,爭吵為其死亡的誘因,參與度以5%~10%為宜。

法院生效判決認定,郭某因情緒激動導致自身疾病發作死亡負主要責任,段某的吵架行為存在過錯應承擔40%的民事賠償責任,判決段某賠償郭某家屬各項損失共計2.2萬元。

❸ 吵架致人死亡案例使用民事法條

【案情簡要】
被告何某文、朱某英與原告何某志及其母親朱某日因互換土地引起糾紛。2013年9月22日,雙方在當地村民委員會的主持調解下,已經達成調解協議。2013年9月28日,被告何某文、朱某英反悔認為該協議不公平,就到原告何某志家找朱某日論理並引起爭吵,爭吵中朱某日突然倒地不省人事,經送醫院搶救後無效死亡。2013年9月30日,原告何某志與被告何某文、朱某英在當地派出所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由何某文、朱某英墊支賠償款3萬元,待法院判決確定賠償款項後,多還少補。原告為此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合計約17多萬元,扣除被告已支付的賠償款3萬元,仍須賠償14多萬元。被告提出反訴,請求原告返還其預支的賠償款3萬元。
【法院判決】
八步區法院審理認為,原告何某建、何某志、何某林以被告何某文、朱某英侵權提起訴訟,根據法律的規定,構成侵權民事責任有四個要件,缺一不可。一是損害事實客觀存在,這是民事責任的前提和依據;二是侵權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或強制性規定;三是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損害事實必須是侵權行為造成的;四是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本案造成朱某日的死亡,損害事實存在。兩被告的行為是否違法呢?本來兩被告與朱某日、原告何某志在當地村委會的調解下,已達成調解協議,問題已獲解決,但兩被告違反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誠實信用原則,再次到原告家並與朱某日發生爭吵,被告朱某英、何某文行為違法,主觀上也有過錯。對朱某日的死亡與兩被告的行為是否有因果關系,是確定本案被告朱某英、何某文是否應當賠償的關鍵。法院認為,朱某日的死亡主要與其本身存在的疾病或其特殊體質有關,兩被告與朱某日的爭吵,不會必然導致朱某日死亡的結果。但當時如果沒有兩被告與朱某日的爭吵,朱某日未必一定死亡。被告朱某英、何某文與朱某日的爭吵,造成朱某日死亡的結果,爭吵是朱某日死亡的誘因,朱某日本身的疾病或其特殊體質是主要原因。因此,對朱某日的死亡,被告朱某英、何某文承擔次要的責任。
關於原告請求的賠償項目及賠償數額,參照《2013年廣西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項目計算標准》的規定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八步區法院確認原告請求各項賠償數額符合法律規定的損失合計107375.7元,由被告朱某英、何某文賠償3萬元。被告朱某英、何某文已對原告預付賠償款3萬元,被告朱某英、何某文無需再向原告支付賠償款。本案判決後,雙方當事人均不服提起上訴,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評析】
本案是一起因侵權人與受害人沒有共同的故意或過失的情況下,但其分別實施的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的後果,應當根據過失的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本案受害人朱某日的過錯程度顯然要比被告何某文、朱某英的過錯程度要小,為什麼不依據各自的過錯程度來判決承擔責任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二款規定「二人以上沒有共同的故意或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受害人朱某日死亡的原因,一是其自身的疾病或其特殊的體質,二是被告與其發生爭吵外因的刺激,由於上述二個原因的結合發生朱某日死亡的結果。本案八步區法院認為受害人朱某日的死亡,其自身的疾病或其特殊的體質是主要的原因,爭吵外因的刺激是次要的原因。因此,作出被告何某文、朱某英承擔次要責任的判決。對於原因力比例大小的判斷應當注意,一般是直接原因的原因力大於間接原因的原因力,主要原告的原因力大於次要原因的原因力,與損害結果距離近的原因的原因力大於距離較遠的原因的原因力。

❹ 雙方吵架導致,一方由於急性病死亡,另一方有責任嗎

需要先清楚這個急性病是由於死亡方本身原因還是由於另一方吵架原因,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版另一方不負責權;但如果是第二種即使死者有病,死亡的誘因也是因為吵架所引起的,二者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雙方吵架造成一方死亡的,另一方需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但不是全部。

❺ 因為爭吵致人死亡請問要負刑事責任嗎謝謝!

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民事賠償的侵權要件為1、行為違法;2、侵權故意或過失;3、造成損害結果;4、因果關系

❻ 如果吵架的時候對方心臟病發作導致死亡會判刑嗎

如果事先不知道對方有心臟病且吵架時沒有侵犯對方人身的行為,不需要付刑事責任;如果事先知道對方有心臟病且主觀上有利用對方患有心臟病這一條件企圖侵犯對方的人身權就會考慮判刑。

❼ 在酒桌上爭吵當場致人死亡責任劃分

需要承擔責任的,具體要承擔多少責任要根據因果關系的性質和法理以及雙方的過錯程度來判定,需要經過法院的審理來決定承擔責任的多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十八條: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侵權人已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7)吵架致死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吵架過程中一方倒地身亡另一方為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王女士與段某均是在重慶市永川區某學校大門外擺攤賣小吃的商販。2013年9月,兩人因雙方小吃攤的擺放位置發生爭吵,不久後,王女士的前夫郭某前來送豆腐乾,聽聞前妻與段某爭吵,郭某便來到段某攤位質問段某繼而發生爭吵。
爭吵過程中,郭某突然倒地不起,醫院救護車到達現場後,經醫生檢查郭某已經死亡。次日,重慶市永川區公安局物證鑒定所對郭某進行了屍檢。
鑒定結論為:郭某系小腦、大腦組織蛛網膜下腔腦血管畸形、血管破裂致小腦大腦大面積蛛網膜下腔出血引起顱腦功能障礙死亡。後經司法鑒定,郭某的死亡與段某之間的爭吵存在因果關系,爭吵為其死亡的誘因,參與度以5%~10%為宜。
法院生效判決認定,郭某因情緒激動導致自身疾病發作死亡負主要責任,段某的吵架行為存在過錯應承擔40%的民事賠償責任,判決段某賠償郭某家屬各項損失共計2.2萬元。

❽ 因雙方矛盾發生言語沖突導致一方突發死亡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這個需根據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及吵架導致猝死的情況,來確版定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權。
1、行為人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很正常說話,因為對方比較激動導致死亡。主觀上既沒有殺人、害人的故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因此對死者不承擔任何責任。
2、雙方在主觀上都有過錯,吵架、鬥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不同,行為人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另外,雙方在公眾場合,用語激烈,對受害人進行侮辱、誹謗,受害人無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氣絕身亡的,行為人要負刑事責任。

❾ 跟別人吵架不小心推了他一下導致死亡責任大不大

雙方口角因推揉導致一方死亡要根據具體情節確定承擔的法律責內任。根據生活常容理,輕微推揉並不會致人死亡,死者患有心臟病或重大疾病的概率很大,當吵架與引發疾病致死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系時,當事人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明知對方患有重大疾病或除有辱罵被害人,還有肢體上的推搡而導致對方死亡的,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一、民事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二、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❿ 在我國法律法規兩個人吵架導致一方死亡的另一方會受到法律嗎

吵架導致一方死亡要根據具體情節確定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根據生活常理,一般性的謾罵並不會致人死亡,「吵架導致對方死亡」案件中,死者患有心臟病或重大疾病的概率很大,當吵架與引發疾病致死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系時,當事人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如果明知對方患有重大疾病或除有辱罵被害人,還有肢體上的推搡而導致對方死亡的,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2、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10)吵架致死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懲罰性。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如賠償損失、返還財產、支付違約金等。

行政違法行為要受行政處罰如罰款、行政拘留等,以及行政處分如警告、記過、降職、撤職、留用察看、開除公職等。對於違反刑法的犯罪行為來說,則要求承擔刑罰處罰的法律後果。因此,應受刑罰處罰也是犯罪的一個基本特徵。

犯罪的以上三個基本特徵是緊密結合的。這三個基本特徵是任何犯罪都必然具有的。而其他違法行為則不具備這樣三個基本特徵。

對其他違法行為來說,社會危害性雖然也有一些,但沒有達到像犯罪這樣嚴重的程度;它們並不觸犯刑律;也不應受刑罰處罰。所以,這三個基本特徵也就把犯罪與不犯罪、犯罪與其他違法行為區別開來了。

構成犯罪需要具備法律所規定的一系列主客觀要件,這些要件稱之為犯罪構成要件,這些要件的有機統一就叫做犯罪構成。比如,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構成搶劫罪必須是:

(1)使用了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

(2)搶了公私財物;

(3)行為人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4)主觀上有搶劫的故意。這幾個要件綜合在一起,就是搶劫罪的犯罪構成。

又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玩忽職守罪,它的構成要件是:

(1)行為人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2)該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

(3)由此而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4)主觀上對造成這種重大損失不是故意的,而是出於過失。這幾個要件綜合在一起,就是玩忽職守罪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分則規定有十類犯罪,每類犯罪又分為多寡不等的具體罪,現行刑法總共有414種具體罪,每種罪都有它自己的犯罪構成。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釋義 發布:2025-10-05 06:38:57 瀏覽:749
供電公司加強法律知識交流培訓 發布:2025-10-05 06:15:50 瀏覽:193
組織開展民法典 發布:2025-10-05 06:15:40 瀏覽:843
一號律師創業 發布:2025-10-05 06:12:40 瀏覽:499
齊市中級法院 發布:2025-10-05 06:01:01 瀏覽:644
延川律師 發布:2025-10-05 05:57:25 瀏覽:430
空調工墜亡後的法律賠償責任 發布:2025-10-05 05:53:36 瀏覽:416
根據婚姻法第42條 發布:2025-10-05 05:47:05 瀏覽:279
民事訴訟法解釋415 發布:2025-10-05 05:37:41 瀏覽:512
於歌律師 發布:2025-10-05 05:25:41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