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交易套取銀行承兌匯票的法律責任人
『壹』 收到一張假的銀行承兌匯票,拒收了,這種情況我們單位有權利銷毀嗎
直接給9,因為9已經去銀行托收了,他已經蓋了委託收款的章了,別人誰也入不了。把所有的證明及匯票全部記給9,他在去銀行托收。沒關系,這種事很常見。
『貳』 向銀行申請,無真實貿易交易行為,但具有足額保證金的銀行承兌匯票,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
是的,目前法院判復決和銀監會制的復函都支付這種行為構成犯罪
2009年江蘇有法院的判決案例認為被告人構成非法經營罪,被告人王某在2006年至2008年期間,先後注冊成立了多個有限公司,其通過網路廣告等多種途徑積極宣傳自己可以辦理承兌匯票貼現業務。偵查機關查明,被告人王某先後以自己的多個公司的名義,出具交易合同和交易發票,將他人未到期的承兌匯票,拿到廣東、江蘇、山東等地的銀行辦理貼現,貼現金額達10億人民幣,個人獲取好處費6萬余元。法院為了慎重審理,函請了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會出具了對該行為的性質認定函,認為採用虛假交易合同發票辦理承兌匯票貼現的行為屬於「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 最後法院宣判判決認定,被告人王某採用虛假的交易合同和發票辦理承兌匯票貼現的行為,構成非法經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半,並處罰金二十五萬元,沒收違法所得。
『叄』 急!!!私下買賣銀行承兌匯票是否違法
對無真實的交易關系,套取銀行資金一經審計核實,經濟處罰,如果後果嚴重,以擾亂金融秩序和金融穩定論處。
1、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辦法》、《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規定,不允許個人和單位之間買賣銀行承兌匯票和從事所謂的「承兌」和「貼現」活動。對票據的善意取得和佔有應以無重大過失為條件。
2、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具備的條件:
(1)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帳戶的法人以及其他組織。
(2)與承兌銀行具有真實的委託付款關系。
(3)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購銷合同及其增值稅發票。
(4)有足夠的支付能力,良好的結算記錄和結算信譽。
(5)與銀行信貸關系良好,無貸款逾期記錄。
(6)能提供相應的擔保,或按要求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7)出票人有良好的信用保證。
(3)虛假交易套取銀行承兌匯票的法律責任人擴展閱讀:
根據《票據法》的規定:
1、第十條
票據的簽發、取得和轉讓,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
2、第十一條
因稅收、繼承、贈與可以依法無償取得票據的,不受給付對價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據權利不得優於其前手的權利。前手是指在票據簽章人或者持票人之前簽章的其他票據債務人。
3、第十二條
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手段取得票據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於惡意取得票據的,不得享有票據權利。持票人因重大過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規定的票據的,也不得享有票據權利。
參考資料:
票據法-網路
銀行承兌匯票-網路
票據詐騙罪-網路
買賣匯票的法律保護-中新網
『肆』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買賣銀行承兌匯票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意見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13年10月9日《關於買賣銀行承兌匯票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意見》【高檢函字(2013)58號】如下:
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你院《關於買賣銀行承兌匯票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請示》(閩檢[2013]25號)收悉。經研究認為,根據票據行為的無因性以及票據法關於匯票可背書轉讓的規定,匯票買賣行為不同於支付結算行為,將二者等同可能會造成司法實踐的混亂。
實踐中,買賣銀行承兌匯票的情況比較復雜,對於單純買賣銀行承兌匯票的行為不宜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
請示所涉及的案件,建議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依法處理。
(4)虛假交易套取銀行承兌匯票的法律責任人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檢察院以高檢研函字[2013]58號《關於買賣銀行承兌匯票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意見》明確答復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對於單純買賣銀行承兌匯票的行為不宜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
這雖然不能與正式的司法解釋比較效力,但是它表明了最高檢的基本態度。非法經營罪罪名在基層被執行的一塌糊塗,成了不法商人打擊競爭對手的工具、官方打擊異己的工具。
因此要明確買賣銀行承兌匯票的行為性質及法律適用,在增加資金流動性的同時,確保交易安全,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伍』 偽造銀行承兌匯票,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偽造銀行復承兌匯票是一種違反《制民法》或者《刑法》的行為,偽造人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或者刑事責任。
偽造銀行承兌匯票構成犯罪的,要根據犯罪的主體、主觀、客體、客觀四個方面要素,來區分劃分責任承擔方式的。
根據《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的規定,偽造金融票證罪指偽造、變造匯票、本票、支票、委託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信用證或者附隨的單據、文件,以及偽造信用卡等金融票證的行為。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陸』 銀行承兌匯票私下買賣的法律後果
對無真實的交易關系,套取銀行資金一經審計核實,經濟處罰,如果後果嚴重,以擾亂金融秩序和金融穩定論處。
1、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辦法》、《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規定,不允許個人和單位之間買賣銀行承兌匯票和從事所謂的「承兌」和「貼現」活動。對票據的善意取得和佔有應以無重大過失為條件。
2、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具備的條件:
(1)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帳戶的法人以及其他組織。
(2)與承兌銀行具有真實的委託付款關系。
(3)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購銷合同及其增值稅發票。
(4)有足夠的支付能力,良好的結算記錄和結算信譽。
(5)與銀行信貸關系良好,無貸款逾期記錄。
(6)能提供相應的擔保,或按要求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7)出票人有良好的信用保證。
(6)虛假交易套取銀行承兌匯票的法律責任人擴展閱讀:
根據《票據法》的規定:
1、第十條 票據的簽發、取得和轉讓,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
2、第十一條 因稅收、繼承、贈與可以依法無償取得票據的,不受給付對價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據權利不得優於其前手的權利。前手是指在票據簽章人或者持票人之前簽章的其他票據債務人。
3、第十二條 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手段取得票據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於惡意取得票據的,不得享有票據權利。持票人因重大過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規定的票據的,也不得享有票據權利。
票據法-網路
銀行承兌匯票-網路
票據詐騙罪-網路
買賣匯票的法律保護-中新網
『柒』 倒賣偽造的銀行承兌匯票應如何定性
先說下,倒賣比較難界定,銀票本身就可以在市場上流動的。至於偽造,現在普及電票,電票被偽造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
2.單位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刑法第194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二)明知是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三)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的;(四)簽發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五)匯票、本票的出票人簽發無資金保證的匯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
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才構成本罪。
最高人民法院為了貫徹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於1996年12月16日發布施行了《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本罪的定罪量刑標准作出了規定: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單位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單位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單位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立案標准第1項規定,「個人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這里的「票據」,包括匯票、本票、支票。所謂匯票,是指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所謂本票,是指由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面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所謂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簽發的,委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資料來源網頁鏈接
『捌』 銀行承兌匯票詐騙案銀行工作人員要承擔什麼責任
這個看參與了沒有的,或者有失誤。
不然就沒事
『玖』 企業虛構經濟業務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很肯定是刑事責任,建議不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