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教育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

教育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

發布時間: 2021-01-28 08:04:59

❶ 教育行政機關行政主題有哪兩個主要構成要件

1. 行政主體,是指享有國家行政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並能獨立地承擔因此而產版生的相權應法律責任的組織。國家行政機關是最主要的行政主體,此外依照法定授權而獲得行政權的組織,也可以成為行政主體。 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行政主體不等於行政機關,除行政機關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也可成為行政主體。行政主體與公務員。行政主體與公務員聯系緊密,不可分割。盡管行政活動是由公務員代錶行政主體具體實施的,但公務員並不是行政主體。、行政主體的職權與職責:是國家行政權的轉化形式,是行政主體實施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資格及其權能。行政職責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國家賦予的行政職權,實施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所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行政職責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2.行政行為的一般構成要件是行政職權的運行.

❷ 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主要內容是什麼

學校教育法律責任的內容
學校實施違法行為是其承擔法律責任的前提,但並不是各種違法行為都承擔相同的法律後果。教育法根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法律地位和違法行為的性質,規定了承擔教育法律責任的主要方式。
(1)違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責任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由於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構成行政違法而應當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根據《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違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是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2)違反教育法的民事法律責任
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於民事違法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學校反教育法律、法規,破壞了平等主體之間正常的財產關系或人身關系,依照法律規定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是一種以財產為主要內容的責任。我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對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民法通則》對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15種主要方式作了規定。
(3)違反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責任
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實施的違反教育法的行為,同時觸犯了刑法,達到犯罪的程度時,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對某些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做了規定。追究刑事法律責任往往表現為給予行為人以刑事制裁,即人民法院依法對犯罪人運用的刑罰。
對於某一違反教育法律、法規的行為,追究法律責任的方式並不限於一種,可以在追究行政法律責任的同時,追究民事法律責任或者刑事法律責任,甚至三種形式可以並處。此外,如果當事人違反經濟合同的法律責任,則還承擔經濟法律責任。

❸ 教育評估公司成立條件

教育評估公司成立的條件你有合適的師資師資證必須達到十個以上

❹ 教育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

祝我的大朋友們節日快樂,永葆童心~

好了,開始我們今天的教師招聘沖刺

今天要復習的內容是教育法律責任

考點1:歸責要件

所謂歸責,是指法律責任的歸結。它要解決的是法律責任應該由誰來承擔的問題。

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只有具備以下四個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才被認定為教育法律責任主體,才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1.有損害事實

這是指行為人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學秩序及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客觀事實存在。這是構成教育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

2.有違法行為

這是指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假若行為人的行為沒有違法,他就不承擔法律責任。

3.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所謂過錯,是指行為人在實施行為時,具有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的心理狀態。

4.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這是指違法行為是導致損害事實發生的原因,損害事實是違法行為造成的必然結果,二者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系。前者決定後者的發生,後者是前者的必然結果。

考點2:歸責原則

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是指確認和承擔法律責任時必須依照的標准和准則。學校教育活動是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侵權導致的民事法律責任,根據我國《民法通則》,這種民事法律責任的追究,主要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公平責任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四項原則。

1.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以過錯作為歸責的最終構成要件,同時,以過錯作為確定行為人責任范圍的重要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2.過錯推定原則

推定,是指根據已知的事實所進行的推斷和確定。過錯推定,也稱為過失推定,是指如果原告能證明其所受的損害是由被告所致,而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應推定被告有過錯並應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

3.公平責任原則

公平責任,是指當事人雙方在造成損害時均沒有過錯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公平的原則,來判定當事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失給予適當的補償。我國《民法通則》第132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這一規定是公平責任原則的重要法律依據。此外,我國《民法通則》在多個條文中都規定了公平責任,從而使公平責任上升為一項歸責原則。

4.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也稱為無過失責任,是指當損害發生後,當事人無過錯也要承擔責任的一種法定責任形式,其目的在於補償受害人所受到的損失。

考點3:侵權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此時教育機構承擔過錯推定責任。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此時教育機構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 END ——

❺ 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構成要件

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指學校領導人或者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致使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行為。

構成教育教學設施安全事故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行為人主要是學校的校長以及其他對教育教學設施安全負有責任的人員和學校上級機關、有關校舍房管部門的主管人員。

2、行為人必須有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的行為。校舍,除各類學校及教育機構的教室、教學樓外,還包括辦公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教育教學設施是用於教育教學的各種設施、設備,如實驗室、實驗設備、體育設施等。雖然現實生活中有的校舍及教育教學設施已十分陳舊,但由於資金有限,不是主觀願望就可以改變現狀的。但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漠不關心,發現問題不及時採取防範措施,對自己不能解決的,也不向上級領導及有關主管機關及時報告,不履行自己應當履行的職責,以防止事故的發生。

3、行為人的上述行為導致校舍倒塌、設備儀器破裂、爆炸,造成重大傷亡事故。這是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如只是發生校舍倒塌、教育教學設施遭到破壞而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則不構成本罪。

根據刑法規定,對構成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即造成人員傷亡眾多,國家財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社會影響極為惡劣的情形,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對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負有維護義務的直接人員。主要是學校領導、負責學校後勤維修工作的職工。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可以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也可以是過於自信的過失。這里所說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其所造成的危害結果的心理狀態而言。但是,對行為人不採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的行為來說,有時卻是明知故犯的。行為人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但卻未想到會因此立即產生嚴重後果,或者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嚴重後果。

❻ 教育法律責任的四個構成要件之間是什麼關系

新義務教育法,指明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這個根本方向。明確了義務教育承擔內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容大使命歸來,義務教育免費的本質,進一步完善了義務教育的管理體制確立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障受教育者的平等權利,規范義務教育的辦學行為。

❼ 教育違法的構成要件

一般地說,違法行為由以下四個要素構成,缺少任何一個就不能稱違法行為:
第一,必須是違回反法律規定的答行為。
……
第二,違法必須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
……
第三,違法一般必須有行為人的故意或過失。原則上,由於過錯,才構成違法行為。但沒有過錯,法律規定應承擔法律責任的,仍應承擔。
……
第四,違法者必須具有法定責任能力或法定行為能力。
——沈宗靈:《論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載《法學》1994年第6期,第27頁。

❽ 教育法律責任的四個構成要件之間是什麼關系是各自獨立嗎還是缺一不可求解答

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行為必須違反教育法律法規。責任人有教育違法行為是其內承擔教育容法律責任的前提。

②存在著損害事實,即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學秩序及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客觀事實存在。

③行為人在主觀上有違反教育法律法規的故意或過失心理,即行為人有過錯。

④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內在、本質的必然聯系,即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以上所述四方面是教育法律責任構成的必備條件,缺一不可。

❾ 教育違法的構成要件

答:違法是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或公民,因違反法律的規定,致使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受到破壞,依法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違法由下列條件構成: (1) 違法必須是人們違反法律規定的一種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 (2) 違法必須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必須是對社會造成一定危害的行為。 (3) 違法必須是行為者出於故意或過失,也就是行為人要有主觀方面的過錯或罪過。 (4) 違法的主體必須是具有法定責任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❿ 教育法律責任的四個構成要件之間是什麼關系是各自獨立嗎還是缺一不可求解答

教育法律關來系主體的行為必須自違反教育法律法規。責任人有教育違法行為是其承擔教育法律責任的前提。

②存在著損害事實,即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學秩序及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客觀事實存在。

③行為人在主觀上有違反教育法律法規的故意或過失心理,即行為人有過錯。

④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內在、本質的必然聯系,即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以上所述四方面是教育法律責任構成的必備條件,缺一不可。

熱點內容
一級建造師法規復習題 發布:2025-10-04 22:19:50 瀏覽:210
早婚違反婚姻法 發布:2025-10-04 21:57:24 瀏覽:646
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4 21:37:12 瀏覽:440
最高人民法院對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10-04 21:04:55 瀏覽:469
法院國徽天平 發布:2025-10-04 20:45:57 瀏覽:928
2017法律法規銀行業 發布:2025-10-04 20:39:49 瀏覽:500
建設新時代法治 發布:2025-10-04 20:38:26 瀏覽:833
集團公司法律風險體系 發布:2025-10-04 20:16:58 瀏覽:326
關於美國合同法有幾本書 發布:2025-10-04 20:08:10 瀏覽:227
法律服務所不是律師不應承擔責任 發布:2025-10-04 20:08:08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