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報表不合法誰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會計法》第六章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違反會計法規應當承擔如下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
(二)私設會計賬簿的;
(三)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等。
第四十三條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會計報表不合法誰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會計法》第二十五條 公司、企業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確認、計量和記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和利潤。
第二十六條 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二)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
(三)隨意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費用、成本;
(四)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編造虛假利潤或者隱瞞利潤;
(五)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行為。
2. 財務報表出現問題,法律負責人會是誰製表人要不要負責
出納員可以製作財務報表,財務報表出現問題,公司的法人和財務總監(或財務經理)負法律責任。
3. 2、某國有企業因內部管理混亂等原因造成會計報表資料不合法、不真實,對此問題首先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責任
該企業的廠長或經理
4. 到底誰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財務會計報告的主體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具體地說企業負責人對本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主要是指會計)也是要追究責任的。
5. 違反會計制度規定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有哪些
2.私設會計來帳簿的行為。就是指依法應當源建帳的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法定的會計帳簿之外私自設置會計帳簿的行為,這是對第一種違法行為的補充。俗稱「二本帳」、「帳外帳」。 3.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行為。就是指出具原始憑證的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出具的原始憑證不合法;或者取得原始憑證的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取得的原始憑證不合法。 4.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帳簿或者登記會計帳簿不符合規定的行為。 5.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行為。 6.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行為。 7.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帳本位幣的行為。 8.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行為。 9.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行為。 10.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為。
6. 某國有企業因內部管理混亂造成財務會計報告不合法、不真實,對此,首先應當承擔責任的是( )。
選D。根據《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同時國有企業的負責人是廠長或經理,所以選D。
如果滿意我們的回答請記得[釆納],你的採納是我們答題的無限動力。
7. 公司違反財務會計制度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違反會計制度規定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包括:
(1)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是指依法應當設置會計賬簿的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設置會計賬簿、設置虛假會計賬簿或者設置不符合規定的會計賬簿及設置多套會計賬簿的行為。
(2)私設會計賬簿的行為。就是指依法應當建賬的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法定的會計賬簿之外私自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這是對第一種違法行為的補充。俗稱「二本賬」、「賬外賬」。
(3)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行為。就是指出具原始憑證的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出具的原始憑證不合法;或者取得原始憑證的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取得的原始憑證不合法。
(4)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行為。
(5)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行為。
(6)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行為。
(7)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行為。
(8)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行為。
(9)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行為。
(10)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為。
8. 注冊會計師應對財務報表的編制承擔法律責任
如果注冊會計師未查出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中的錯誤,注冊會計師 不一定 應承擔法律責任。
這是因為,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是由被審計單位出具的,不是由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因此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責任主體是被審計單位,而不是注冊會計師。
那注冊會計師就沒有責任?
不是的,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通過一定的審計程序,何玲保證被審計單位出具的財務報表不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這有兩層意思:
一,是重大錯報風險,如果只是小錯誤,或者說不重大的錯誤,則無所謂。何謂重大?意思是能影響報表使用者做出決策的錯誤。比如,我是投資者,我想投資某公司,但是如果我知道某個錯誤後我就不想投資了,那這個錯誤就是重大的。如果只是折舊少計算了幾萬塊錢或者費用多報銷了幾千塊錢,我作為投資者是不在乎的,那麼這就是非重大錯報。
二,是合理保證。合理保證指的是不是100%的保證沒有錯誤。因為注冊會計師畢竟是外部人員,而且是普通人,不是神。他對企業的情況了解沒有那麼清楚,如果企業鐵了心要造假,注冊會計師也不一定就能發現。所以,注冊會計師只要嚴格按照審計准則的要求,做了所有該做的工作,還是沒有發現重大的錯誤,那麼他就是沒有責任的。
因此,如果注冊會計師未查出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中的錯誤,注冊會計師 不一定 應承擔法律責任。
但是,如果注冊會計師故意不作為,或者能力不足造成了報表使用者的損失,注冊會計師是要負責人的。有時會被判處賠償責任,在國外,這一懲罰是很嚴重的。
9. 給銀行提供虛假財務報表,要負刑事責任嗎由誰承擔
向銀行提供虛來假財務源報表不承擔刑事責任,除非你利用虛假的報表,用於詐騙銀行貸款,你如果不是有意識的去利用虛假報表詐騙,即使沒有及時還款,也不構成詐騙,因此你不會負刑事責任的。 不用擔心,一般的做個虛假報表,貸款歸還了,啥問題也沒有了。負刑事責任主要是造成了嚴重後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