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鑒定人弄虛作假法律責任

鑒定人弄虛作假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8 13:47:58

㈠ 鑒定人違法該怎麼追究其法律責任

你首先要寫書面申請,然後法庭批准,然後交出庭費,然後才是鑒定人出庭,你自己看看你缺了什麼吧

㈡ 鑒定造假,鑒定中心應該負責什麼樣責任

司法鑒定機構因嚴重不負責任,對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司法鑒定機構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還有在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後果,要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第95號)
第三十九條司法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警告,並責令其改正:
(一)超出登記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開展司法鑒定活動的;
(二)未經依法登記擅自設立分支機構的;
(三)未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的;
(四)出借《司法鑒定許可證》的;
(五)組織未取得《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的人員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司法鑒定委託的;
(七)違反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的;
(八)支付回扣、介紹費,進行虛假宣傳等不正當行為的;
(九)拒絕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監督、檢查或者向其提供虛假材料的;
(十)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條司法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
(一)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具有本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條司法鑒定機構在開展司法鑒定活動中因違法和過錯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二條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十二、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十三、鑒定人或者鑒定機構有違反本決定規定行為的,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
鑒定人或者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
(一)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的;
(三)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拒絕出庭作證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十四、司法行政部門在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辦事,積極推進司法鑒定的規范化、法制化。對於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後果的直接責任人員,應當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㈢ 司法鑒定人員違反法律規定應承擔哪些法律後果

對司法鑒定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八條第(三)、(四)、(五)、(七)項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由執業證書頒發機關根據法律、法規及規章實施。
司法鑒定人違法執業或因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由其所在的司法鑒定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司法鑒定機構賠償後,可以向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的司法鑒定人追償。
未取得司法鑒定人職業資格和執業證書的人員,為牟取經濟利益從事司法鑒定活動的,由鑒定活動所在地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責令其停止非法執業;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人民幣3萬元。
司法鑒定人在鑒定活動中有犯罪行為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鑒定人的法律責任是指司法鑒定人在執法活動中,因為故意或過失,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鑒定人的執業紀律,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擾亂了正常的司法秩序,影響了司法鑒定職業的形象,導致司法鑒定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後果。
目前對鑒定人法律責任的確立方式是以機構責任為主,鑒定人(自然人)責任為輔。我國現行司法鑒定機構大多數是行政機構或機關事業單位舉辦的機構,主要確立的是刑事責任和國家賠償責任,也有一些民事責任的規定。
在司法實踐中,錯鑒的責任可分為責任錯鑒與技術錯鑒兩類,責任錯鑒是指因鑒定人工作責任心不強,違反有關規定而造成在事實、證據、定性、結論等方面的差錯。如隨意破壞送檢的文書資料或檢材;對原始資料隨意取捨或檢查、檢驗不全面而影響檢驗、鑒定結論准確性的;弄虛作假,偽造結果而得不出准確結論的等等。

㈣ 在精神病司法鑒定中故意弄虛作假,徇私舞弊 會被追究什麼法律罪名

原則上,司法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是不能夠作假的,因為我國有相應的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根據該項制度的規定,司法鑒定作假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但是不排除有人違反相關規定,導致司法鑒定的結果不真實。 參考法律條文: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1、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鑒定人應當獨立進行鑒定,對鑒定意見負責並在鑒定書上簽名或者蓋章。多人參加的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註明。 2、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3、鑒定人或者鑒定機構有違反本決定規定行為的,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 鑒定人或者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 (1)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2)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的; (3)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拒絕出庭作證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二十三條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應當對鑒定過程進行實時記錄並簽名。記錄可以採取筆記、錄音、錄像、拍照等方式。記錄的內容應當真實、客觀、准確、完整、清晰,記錄的文本或者音像載體應當妥善保存。 對司法鑒定結果有爭議的,主要有以下情況①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原委託事項鑒定執業資格的②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 ③原司法鑒定人按規定應當迴避沒有迴避的 ④委託人或者其他訴訟當事人對原鑒定意見有意義,並能提出合法依據和理由的。⑤法律規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其他情形。 首先如果懷疑司法鑒定機構做假鑒定,要有合法依據和理由。委託人一般是法院等,法院審查理由准許了可以做重新鑒定。 如果鑒定機構有違反《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中的規定行為的課給予警告、責令改正的行政處罰,如果有嚴重違法情形的則可以給予在一定期限內停止從業、撤銷登記的處罰。

㈤ 做假鑒定犯法嗎造成後果誰來承擔

有證據證明鑒定人鑒定故意弄虛作假造成嚴重後果的,應追究其刑事責任。

㈥ 鑒定單位所作出的鑒定報告,承不承擔法律責任

鑒定單位所作來出的鑒定報告,自肯定要承擔法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九條審判人員對鑒定人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
(一)委託人姓名或者名稱、委託鑒定的內容;
(二)委託鑒定的材料;
(三)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四)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五)明確的鑒定結論;
(六)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
(七)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
《司法鑒定的工作規程》第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人員因拘私舞弊,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錯誤導致錯案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和《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追究責任。
其他鑒定人因鑒定結論錯誤導致錯案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鑒定機構工作不認真,弄虛作假,作出鑒定結論是要承擔法律責任。

㈦ 司法鑒定弄虛做假怎麼辦

如果是刑事來訴訟中的鑒自定人,弄虛做假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鑒定、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是要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如果是民事、行政訴訟中的鑒定人,經過人民法院的法庭調查,發現鑒定人存在弄虛做假的情況,人民法院有權裁弄虛做假的定鑒定無效,當事人有權提出重新鑒定的。
下面是偽證罪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五條 【偽證罪】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㈧ 司法鑒定機構偽造,篡改證據承擔什麼責任

司法鑒定的鑒定意見作為很重要的一項證據,如果弄虛作假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的版。
《中華人權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七條 【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 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公安機關鑒定規則》第三十九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事)件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辦案人可以向辦理案(事)件部門申請重新鑒定:(一)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的;因此,你方必須在提出具體意見的情況下才能要求重新鑒定。供參考。

㈨ 鑒定機構鑒定報告不真實該承擔何種罪責

《司法鑒定的工來作規程》源第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人員因拘私舞弊,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錯誤導致錯案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和《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追究責任。
其他鑒定人因鑒定結論錯誤導致錯案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鑒定機構工作不認真,弄虛作假,作出鑒定結論是要承擔法律責任。

㈩ 鑒定單位所作出的鑒定報告,承不承擔法律責任

鑒定單位所作出的鑒定報告,肯定要承擔法律責任。
《最回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答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九條審判人員對鑒定人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
(一)委託人姓名或者名稱、委託鑒定的內容;
(二)委託鑒定的材料;
(三)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四)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五)明確的鑒定結論;
(六)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
(七)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
《司法鑒定的工作規程》第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人員因拘私舞弊,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錯誤導致錯案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和《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追究責任。
其他鑒定人因鑒定結論錯誤導致錯案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鑒定機構工作不認真,弄虛作假,作出鑒定結論是要承擔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民法典正式實施的時間 發布:2025-10-04 19:07:10 瀏覽:765
濟南東城律師 發布:2025-10-04 18:51:43 瀏覽:503
時法院 發布:2025-10-04 18:50:58 瀏覽:870
勞動法交押金 發布:2025-10-04 18:42:32 瀏覽:722
刑事訴訟法管轄案例 發布:2025-10-04 18:31:26 瀏覽:962
刑法教材藍皮 發布:2025-10-04 18:30:34 瀏覽:64
一級法官工資 發布:2025-10-04 18:15:28 瀏覽:969
四川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發布:2025-10-04 18:14:06 瀏覽:976
急需提供法律服務 發布:2025-10-04 17:47:40 瀏覽:521
廣州新塘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4 17:42:28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