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小區被盜的法律責任

小區被盜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8 17:59:20

① 小區業主家中財物被盜物業有沒有責任

  1. 可以告。來《物業管理條例》第三自十六條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

  2. 物業管理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勝訴的機率為70%以為要看警察調查的結果,如果你有較大責任,那麼可能敗訴。


勝訴後頂多賠30%

② 小區業主被盜 保安要負什麼責任

一般都是物業!針對住戶失竊物業公司是否有責任這個問題,首先,應該澄清一個誤區:物版業公司權從事的是物業管理,而不是每位業主的保鏢。所以,從法律上講,業主不能要求他們對自己的人身和財產盡到保鏢的義務。目前,我們法律有「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從這個原則上看,如果不能證明小區內的保安沒有履行自己的24小時巡邏的義務,那麼訴訟請求就不會得到支持。
當然,物業公司並不能因此而推卸其在治安方面的責任。物業公司應該建立嚴格的治安管理機制,這不僅對業主有利,同時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一般而言物業公司在收取住戶物業管理費後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有義務保證住戶的生命財產安全。至於具體責任認定和賠償問題,還是一個很新的領域。

③ 小區被盜,物業應承擔什麼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物業服務企業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法規規定以及相關行業規范確定的維修、養護、管理和維護義務,業主請求物業服務企業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公開作出的服務承諾及制定的服務細則,應當認定為物業服務合同的組成部分。」

《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全防範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時,物業服務企業在採取應急措施的同時,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協助做好救助工作。」

小區被盜,物業承擔的責任:

第一,業主被盜時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業主被盜時,應當首先依據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內容進行判斷,如果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了財產保管服務,在發生業主房屋被盜時,物業公司應當按照協議約定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物業服務合同中沒有約定財產保管服務,則要根據物業公司對安保義務的履行情況來決定是否承擔賠償責任。此時,對於物業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判斷要適用過錯責任的規則原則。物業公司如果未盡到安保義務,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物業公司在其職責范圍內未盡到安保義務,且其失職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物業公司應當依據過錯程度大小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5條第2款的規定「對合同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即由物業公司承擔責任。當物業公司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盡到安保義務時,應推定其存在過錯,構成對安保義務的違反。

第二,業主被盜時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范圍的認定。雖然物業公司對業主被盜承擔過錯責任,但這並不意味著物業公司對小區內盜竊行為的發生只要存在過錯就必須承擔全部責任。業主被盜的直接責任人是盜竊者,物業公司僅需在其失職的范圍內承擔責任。確定物業公司的責任范圍需要考慮物業公司的過錯在多大程度上導致盜竊行為的發生,並以此來確定賠償比例。具體而言,在明確物業公司安保義務范圍的前提下,調查物業公司在哪些方面未盡到安保義務,以此為標准判斷物業公司的過錯程度。另一方面,業主應依法承擔對被盜事實和實際遭受損失數額的舉證責任。在認定業主的實際損失後,物業公司根據業主的損失數額和自身應負的賠償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同類案件處理的裁判規則。此類案件有以下兩個裁判規則:一是物業公司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二是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問題。首先,對物業公司應否承擔賠償責任的判斷,應當結合物業公司的安保措施是否達到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的標准;物業公司是否能夠舉證證明自己在責任范圍內盡到了安保義務;物業公司在履行安保義務中是否有過錯,與業主被盜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其次,對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的確定,應注意物業公司的過錯程度,業主自身是否對被盜存在過錯,並以此確定物業公司的賠償比例;業主因被盜而遭受的損失,需要業主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根據賠償比例和業主損失金額確定物業公司的賠償數額。

小區被盜,物業應承擔的責任

④ 我家被盜小區物業有責任嗎

家庭被盜小區物業有安保措施不到位的責任,但是沒有賠償責任。盜竊屬於刑事案件,由犯罪分子負賠償責及拘留處罰,如果盜竊財物價值較高,則觸犯刑法,負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4)小區被盜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在跨地區運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盜竊,盜竊地點無法查證的,盜竊數額是否達到「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應當根據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確定的有關數額標准認定。

⑤ 小區被偷,小區保安和物業有責任嗎


法律是合同法
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業主和物業之間簽訂了物業管理協議,版實際上就是一份合權同。根據合同內容,物業和保安對小區的業主的人身財產安全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除了業主本身造成的情況下,或者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可以找到應當對人身財產損失賠償的當事人外,其他如被盜等造成的人身財產損失,物業有賠償的義務。
您可以和其他業主共同搜集財產損失的相關數額及證據,還有被盜的證據,最好能夠當時報警,有警方的記錄為證,可以要求物業賠償,如果無法協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⑥ 汽車在小區被盜 起訴物業有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合同法,起訴物業違約,沒盡到保管責任,同時可以參照《物業管理條例》。專對於交了停車費的屬車輛的管理責任,一般有兩種觀點:
1. 一種觀點認為,車輛停放在小區停車場內,且車主也向物業管理公司交納了停車費用,車主與物業管理公司之間已形成保管關系,如車輛出現丟失、損毀等情況,物業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 另一種觀點認為,車輛停放一般只收取幾元錢的停車費,應視為一種場地使用關系,而不能認定為保管關系,對於提供場地使用的物業公司來說,不應對車輛的丟失、損毀承擔責任。
要確定到底是那一種,
1. 先搞清楚物業服務合同上有沒有寫他們要盡到保管義務,如果有就簡單了,起訴違約;
2. 如果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比較難,主要看物業對車輛有沒有控制權,就是一般情況下鑰匙是你拿著的,你可以隨時開車,就會認為實際控制權在你手裡,沒在物業手裡,他們沒有控制權,就沒有保管義務。
不過可以一試啦~在實踐中就是有爭論的,供參考。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的實際運用 發布:2025-10-04 15:38:41 瀏覽:257
信仰乃道德之本 發布:2025-10-04 15:37:10 瀏覽:681
勞動法變相辭退 發布:2025-10-04 15:30:45 瀏覽:882
鐵路建設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04 15:30:43 瀏覽:53
行政法舒暢如何 發布:2025-10-04 15:17:45 瀏覽:527
國家取票條例 發布:2025-10-04 15:17:00 瀏覽:151
王永和法院 發布:2025-10-04 15:16:40 瀏覽:507
房產代持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4 14:34:48 瀏覽:541
勞動法違法案例百度文庫 發布:2025-10-04 14:29:01 瀏覽:565
舟山法院房屋拍賣 發布:2025-10-04 14:28:58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