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店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壹』 分公司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嗎
分公司不可以來獨立承擔民自事責任。
《民法總則》第七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法人承擔;也可以先以該分支機構管理的財產承擔,不足以承擔的,由法人承擔。
綜上分析,從責任承擔主體來講,只能由法人承擔。分支機構能夠以自己管理的財產承擔責任後果,但不能夠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
(1)分店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民事責任構成要件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使民事主體的權利遭受某種不利的影響。權利主體只有 在受損害的情況下才能夠請求法律上的救濟;
2、行為的違法性。指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規定的違反。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之外,行為人只應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作為構成民事責任要件的因果關系指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物件與損害事實之間所存在的前因後果的必然聯系;
4、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的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
『貳』 分公司應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公司法》第條第1款的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8條規定:「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能清償債務時,可以裁定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企業法人直接經營管理的財產仍不能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企業法人其他分支機構的財產。」
分公司雖然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在一般情況下不能作為獨立的被告來承擔責任,司法實踐多是分公司與總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判決共同承擔責任。但在執行的時候,一般是先執行分公司財產,不足在執行總公司。
但當分公司屬於其他組織的分類,有較強的償付能力的,應只以分公司為被告,民事責任由分公司承擔。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124條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依法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金融機構協助執行的通知》第8條之精神,涉及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承擔民事責任時,只能以該分支機構為被告。若分公司有償付能力,仍一律以總公司為被告,既不便於當事人參加訴訟,也不便於法院審判,故原告堅持以總公司為原告的,也不予准許。原告在起訴時,只選擇分公司為被告的,只要分公司仍存續的,應予准許。只以分公司為被告時,雖然最終民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但總公司是案外第三人,人民法院不能裁定保全總公司的其他財產,也不能判決總公司承擔民事責任。裁判生效後,執行過程中發現分公司的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可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8條的規定,執行總公司的其他財產,債權人的權利仍能得到保護。
希望有幫助
『叄』 如何分別集團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能否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2、工商登記方式和名稱不同:
子公司在工商部門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分公司則領取《營回業執照》。企業的名稱答上,也有很大不同。子公司的名稱最後都是xxx有限責任公司或xxx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名稱最後都是xxx有限公司xxx分公司。因此,我們業務活動中只要注意一下對方的執照就能弄清其法律地位。
訴訟中的法律效果不同:
我國法人制度的基本精神是法人僅以其自身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也就是說,子公司的資產狀況決定了其清償能力;但就分公司而言,除了其自身資產外,其設立公司的全部資產也可以承擔清償責任。
子公司由於是獨立法人,只能就其自身資產追究民事責任,除出資人(即子公司的各股東)出資不實或出資後抽逃資金的情況之外,不能清償的部分也不能向出資人追償;而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業務開展過程中出現不能履行債務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要求設立公司承擔清償義務。在訴訟中,可以直接把設立公司列為共同被告要求承擔責任。
『肆』 什麼是 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分支機構
有限公司、集團公司的子公司、分公司;進行工商登記注冊的法人與法人合作的版合作公司;銀行下設權的分行、支行、辦事處;進行過社團登記並取得工商登記的社會公益基金會的分支機構都屬於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分支機構。
『伍』 分公司能否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分公司是總公司下屬的分支機構,不是獨立法人,所以不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陸』 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分支機構有哪些
有限公司、集團公司的子公司;進行工商登記注冊的法人與法人合作的合作公司;銀行下設的分行、支行、辦事處;進行過社團登記並取得工商登記的社會公益基金會的分支機構……還有很多。
『柒』 請問麥當勞的分店是獨立法人嗎需要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嗎
麥當勞的分店的形式有多種,既有個體戶以「加盟」的形式開設分店,也有麥當勞總店在異地開設分店,還有其他法人企業「加盟」後獨立設立分店。要確認該分店是否具有法人需要看其在店中懸掛的《營業執照》中的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