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獨資公司出資人的法律責任
『壹』 國有獨資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與自然人成立子公司需要報國資委批准嗎
國有獨資公司只有自身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方可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版。該子公司設立登記時,除應權提交其母公司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的批准文件外,不需提交該子公司設立登記的批准文件,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符合條件不受個數限制。
『貳』 代表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可以是國有獨資公司嗎
根據物權法第抄五十五條的襲規定:國家出資的企業,由國務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出資人權益。 因此,國有獨資公司不能代表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國資委履行非金融類央企的出資人職責,財政部代表國家履行金融類央企的出資人職責,地方人民政府或地方國資委履行地方類國有企業的出資人職責。國有獨資公司只能根據本級國資委的授權,對下屬企業履行股東職責。
『叄』 國有獨資企業在章程里能把出資人寫成股東嗎
可以,國有獨資公司的股東只有一個=>國家,所以出資人和股東是同內一個人
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容條例》規定:企業名稱不得買賣。也就是說,在企業名稱核准階段,是不允許進行股東變更的。
所以,不可以在章程中直接寫入多個股東。那麼,只能夠接著往下走,還按一個股東往下走。
注冊下來當然還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注冊好以後,可以再將股權轉讓給其他股東。達到多個股東的目的。
『肆』 國有獨資公司負有限責任還是無限責任
我國公司法抄所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襲分為:一般有限責任公司(就是您理解的那一種)、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由一個自然人或一個法人出資,以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的。這種公司與個人獨資企業不同,因為投資則不用冒著「傾家盪產」的風險來投資,所以是鼓勵投資、促進經濟發展的一種創立方式。但為了防止抽逃資產,損害債權人利益,對其也有嚴格的限制,比如當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國有獨資公司類似於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只不過出資人不是一個自然人或法人,而是國家,國家以其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
這里您理解有偏差:國家負有限責任,並不意味著還有其他社會團體或者個人來負連帶責任。如果國有獨資公司破產清算,那麼這個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償還債務,在破產債權人對公司破產財產瓜分完畢後,未還清的不在償還。沒有任何人負無限連帶責任。這一點跟一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沒有區別。
『伍』 全民所有制企業的出資人可以是國有獨資公司嗎
可以,我所在公司的母公司是國有獨資,但所屬企業中n多未改制的全民所有制企業。
『陸』 國有獨資公司可以成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出資人(主管部門)嗎
第十五條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一般情況下不可麻煩採納,謝謝!
『柒』 國有獨資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出資人變更為國資委需要哪些程序
國有獨資公司是《公司法》確認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有限責任公司形式,其特殊性版表現為國有獨資公司的股權東只有一個,而且只能是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時,它還具有有限責任公司的一般特徵,實行股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分離,即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捌』 國有獨資公司下設的法人獨資公司再出資的有限公司減資需要哪些手續
公司減資的基本來流程如下:
1.股源東會決議。有限責任公司減資應由股東會依法作出特別決議。國有獨資公司減資由國有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作出決定。
減資決議或決定的內容大體有:
(1)減資後的公司注冊資本;
(2)減資後的股東利益、債權人利益的安排;
(3)有關修改章程的事項;
(4)股東出資及其比例的變化等。公司作出減資決議或決定時,應注意公司減少資本後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法定的最低限額。
2.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
3.通知或公告債權人。公司應當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30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3次。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玖』 新設立一個國有企業,可不可以以財政局作為出資人進行工商登記如果可以依據是什麼,不可以的依據是什麼
國有資產是指國家對企業各種形式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出資所形成的企業即為國家出資企業。
在登記角度來看,全民所有制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均屬於國家出資企業。
誰是國家出資企業的股東
我們分析一下國家出資企業中各方的角色。
國家:國有資產的所有者,意味著國有資產是全民所有。
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國有資產所有權。
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國家對國家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出資人權益。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即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對國家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
在國有資產法規中,國家出資企業並無「股東」的說法,與公司法中股東權責相近的是「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這個機構通常就是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國資委。
簡而言之,國有資產是人民的,也是國家的,國務院擁有國有資產所有權,國務院帶著各級地方政府一起對外出資並收益,但政府需要指定一個具體的機構來負責,這就是國資委。
我們登記時當然不能把股東寫成人民。在實踐中,將地方人民政府或國資委登記為股東(出資人)的情形均有前例,如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東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東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因此,依據實際情況,將人民政府或國資委列為股東(出資人)都是可行的選擇。
國家出資企業的特殊登記要求
《內資企業登記材料規范》在公司設立一節中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件復印件。
這一條是否意味著國有出資需要地方政府批准?我們分析一下。
除《公司法》中關於國有獨資公司一節中的相關規定外,《企業國有資產法》對國有出資需要批準的情形作出了進一步規定。
重要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合並、分立、解散、申請破產以及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應當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的重大事項,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在作出決定或者向其委派參加國有資本控股公司股東會會議、股東大會會議的股東代表作出指示前,應當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也就是說,企業重大事項批准制度是針對重要企業制定,一般的國有出資企業並沒有規定需要本級人民政府批准。重要企業名單筆者沒有找到,但應該指的是規模較大的中直國企。
根據上述規定,國有出資企業設立,並沒有規定需要人民政府批准。
那麼國有出資企業設立時,出資人資格有什麼原則要求呢?
國有出資的監管原則
國資監管依據主要是2008年十七屆二中全會《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和2009年《企業國有資產法》及其下位法。
《意見》確立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原則,其中與出資企業相關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把不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轉移出去。
理順部門職責分工,堅持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
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原則,對現有事業單位進行改革。
《企業國有資產法》中規定了具體條款。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的授權,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對國家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
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可以授權其他部門、機構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對國家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中規定則更為具體。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國有資產管理法律、法規,堅持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堅持政企分開,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不行使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政府其他機構、部門不履行企業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
哪些行政、事業單位能設立企業
由上述原則可見,國有出資企業的出資人只能是人民政府、人民政府授權的國資監管機構或除國資委(局)外的無公共管理職能的其他專職國資監管部門。
政府其他機構、部門不能作為出資人投資企業。對歷史存量的此類企業,應當依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依法進行改制。
也就是說,如交通局、工信局、住建局、工商局等承擔公共管理職能的部門,不能被授權出資。而無專職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的地方政府,可授權特定的不承擔公共管理職能的唯一機構承擔此項職能,如財政局。一旦授權後,原則上不得再授權其他機構同時負責國有資產出資。
而依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部門內設機構除辦公廳(室)外不得對外正式行文,因此,財政局國資科(股、辦)等出具的公文因違反《辦法》,亦無法律效力,涉及國有出資的重大事項,也不應當以非正式行文出具公文。但有的地區以財政局下屬事業單位,如某縣財政局國資中心為授權的國資監管機構,也未嘗不可。
如確有以部門內設機構名義提交申請的,登記機關可依據《公司法》進行形式審查,其設立文件不符合《公司法》、《企業國有資產法》、《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的法定形式的,駁回申請。
如有存疑,可向上級國有資產監管部門發函商洽,也可建議申請人向紀檢監察部門咨詢相關規定。
筆者登記工作時間尚短,對國有資產監管相關法律法規並不熟悉,貿然成文,望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拾』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任免或建議任免國家出資企業的人員包括(1)任免國有獨資企業的經理
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享有股東會權利
按照完善法人治理專結構的要求,一般是這屬樣:
委派董事、任命董事長(董事董事自己委派,肯定能代表自己意志) 監事、監事長,
根據董事長提名聘任總經理,根據總經理提名聘任其他高管
但是再實際中,因為黨管幹部,。特別是塊頭大點的國企,同時被列為市管幹部或者區管幹部,所以按照上面正常的流程外,一般國資委或相應部門或另行下文批復或者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