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事故法律責任
❶ 在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當中,如果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甲方是否要承擔責任以及理由及出自什麼規范
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如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甲方即建設單位會承擔一定的責任。主要依據是建築法、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築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
1、 建築法
根據建築法,建築活動應當確保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符合國家的建築工程安全標准。建築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申領施工許可證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有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具體措施。建設單位應當向建築施工企業提供與施工現場相關的地下管線資料,建築施工企業應當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建設單位應確保建築工程設計應當符合按照國家規定製定的建築安全規程和技術規范,保證工程的安全性能。施工現場安全由建築施工企業負責。建設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建築設計單位或者建築施工企業在工程設計或者施工作業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建築工程質量、安全標准,降低工程質量。
建設單位承擔責任的情形包括:
建築法第七十二條,建設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要求建築設計單位或者建築施工企業違反建築工程質量、安全標准,降低工程質量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安全生產法
根據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建設單位承擔責任的情形主要包括:
第八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經調查確定為責任事故的,除了應當查明事故單位的責任並依法予以追究外,還應當查明對安全生產的有關事項負有審查批准和監督職責的行政部門的責任,對有失職、瀆職行為的,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及其他與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有關的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規定,保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依法承擔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
建設單位承擔責任的情形包括: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建設單位未提供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作業環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費用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該建設工程停止施工。
建設單位未將保證安全施工的措施或者拆除工程的有關資料報送有關部門備案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對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准規定的要求的;
(二)要求施工單位壓縮合同約定的工期的;
(三)將拆除工程發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施工單位的。
4、建築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
根據建築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建設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個人還對工程質量承擔終身責任。
❷ 建築工程出了事故責任該誰承擔
鍋爐的外部檢驗一般每年進行一次,內部檢驗一般每二年進行一次,水內壓試驗一般每六容年進行一次。
對於無法進行內部檢驗的鍋爐,應每三年進行一次水壓試驗。如果是鍋爐運行工的責任將追究事故責任人,如果發生重大死亡事故將依法追究責任人的刑責。
❸ 什麼叫建設工程安全事故
工程安全事故是工程建設活動中突然發生的,傷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損壞設備設施,或者造成經濟損失的,導致原工程建設活動暫時中止或永遠終止的意外事件。
工程安全事故亦是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造成安全事故的行為。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工程建設事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建設工程安全事故認定
一、本罪與一般安全事故的界限
兩者都實施了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準的行為,區分兩者的關鍵就在於是否造成了重大安全事故。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造成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則構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如果上述單位雖然違反了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卻沒有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則按不構成犯罪處理,或對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行政處罰,或按有關建築合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與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界限
兩者都是過失犯罪,都以法定的嚴重後果作為構成犯罪的必備條件,但兩者具有明顯區別。
犯罪主體不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是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屬於單位犯罪;重大責任事故罪的主體是工廠、礦山、林場、建築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屬於自然人犯罪。
❹ 我國法律對工程建設重大事故發生後的處理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
建設部令第3號1989年9月30日建設部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及時報告和順利調查,維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重大事故,系指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由於責任過失造成工程倒塌或報廢、機械設備毀壞和安全設施失當造成人身傷亡或者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
第三條重大事故分為四個等級:
(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一級重大事故:
1.死亡三十人以上;
2.直接經濟損失三百萬元以上。
(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二級重大事故:
1.死亡十人以上,二十九人以下;
2.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下,不滿三百萬元。
(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三級重大事故:
1.死亡三人以上,九人以下;
2.重傷二十人以上;
3.直接經濟損失三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
(四)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四級重大事故:
1.死亡二人以下;
2.重傷三人以上,十九人以下;
3.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不滿三十萬元。
第四條重大事故發生後,事故發生單位必須及時報告。
重大事故的調查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第五條建設部歸口管理全國工程建設重大事故;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歸口管理本轄區內的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管理所屬單位的工程建設重大事故。
【章名】第二章重大事故的報告和現場保護
第六條重大事故發生後,事故發生單位必須以最快方式,將事故的簡要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和事故發生地的市、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檢察、勞動(如有人身傷亡)部門報告;事故發生單位屬於國務院部委的,應同時向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事故發生地的市、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向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向人民政府和建設部報告。
第七條重大事故發生後,事故發生單位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按第六條所列程序和部門逐級上報。
重大事故書面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
(二)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三)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四)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五)事故報告單位。
第八條事故發生後,事故發生單位和事故發生地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嚴格保護事故現場,採取有效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
因搶救人員、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並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有條件的可以拍照或錄相。
【章名】第三章重大事故的調查
第九條重大事故的調查由事故發生地的市、縣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組織成立調查組負責進行。
調查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事故發生單位的主管部門和勞動等有關部門的人員組成,並應邀請人民檢察機關和工會派員參加。
必要時,調查組可以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協助進行技術鑒定、事故分析和財產損失的評估工作。
第十條一、二級重大事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查組組成意見,報請人民政府批准;
三、四級重大事故由事故發生地的市、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查組組成意見,報請人民政府批准。
事故發生單位屬於國務院部委的,按本條一、二款的規定,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其授權部門會同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查組組成意見。
第十一條重大事故調查組的職責:
(一)組織技術鑒定;
(二)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情況;
(三)查明事故的性質、責任單位和主要責任者;
(四)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及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所應採取措施的建議;
(五)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六)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第十二條調查組有權向事故發生單位、各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事故的有關情況,索取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和隱瞞。
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干擾調查組的正常工作。
第十四條調查組在調查工作結束後十日內,應當將調查報告報送批准組成調查組的人民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調查組其他成員部門。經組織調查的部門同意,調查工作即告結束。
第十五條事故處理完畢後,事故發生單位應當盡快寫出詳細的事故處理報告,按第六條所列程序逐級上報。
【章名】第四章罰則
第十六條事故發生後隱瞞不報、謊報、故意拖延報告期限的,故意破壞現場的,阻礙調查工作正常進行的,無正當理由拒絕調查組查詢或者拒絕提供與事故有關情況、資料的,以及提供偽證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七條對造成重大事故的責任者,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對造成重大事故承擔直接責任的建設單位、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構配件生產單位及其他單位,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調查組的建議,令其限期改善工程建設技術安全措施,並依據有關法規予以處罰。
【章名】第五章附則
第十九條工程建設重大事故中屬於特別重大事故者,其報告、調查程序,執行國務院發布的《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及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本規定由建設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規定自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❺ 建築施工中發生安全責任事故,建設單位承擔什麼責任
總承包單位承擔責任。
根據《建築法》
第三十九條建築施工企業應當在施工現場採取維護安全、防範危險、預防火災等措施;有條件的,應當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閉管理。
施工現場對毗鄰的建築物、構築物和特殊作業環境可能造成損害的,建築施工企業應當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第四十五條施工現場安全由建築施工企業負責。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負責。分包單位向總承包單位負責,服從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第二十四條建設工程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負總責。
總承包單位應當自行完成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
總承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分包合同中應當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義務。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對分包工程的安全生產承擔連帶責任。
分包單位應當服從總承包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分包單位不服從管理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單位承擔主要責任。
(5)工程建設事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建築工程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及使用管理規定》
第十一條施工單位應當確保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專款專用,在財務管理中單獨列出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項目費用清單備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對建築工程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的組織實施進行現場監督檢查,並有權向建設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工程總承包單位對建築工程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的使用負總責。總承包單位應當按照本規定及合同約定及時向分包單位支付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總承包單位不按本規定和合同約定支付費用,造成分包單位不能及時落實安全防護措施導致發生事故的,由總承包單位負主要責任。
❻ 工程建設安全事故級別劃分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6)工程建設事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依照下列規定上報事故情況,並通知公安機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會和人民檢察院:
(一)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二)較大事故逐級上報至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三)一般事故上報至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依照前款規定上報事故情況,應當同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以及省級人民政府接到發生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報告後,應當立即報告國務院。
必要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可以越級上報事故情況。
❼ 工程如果發生質量問題,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該承擔什麼責任
工程如果發生質量問題,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該承擔首要責任。不管其他哪一方出的問題導致質量事故,建設單位項目都要擔責。
2018年3月2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要求:
一、開展工程質量提升行動,推動建築業質量變革
(一)健全質量保障體系。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部署要求,深入開展工程質量提升行動,健全工程質量保障體系。嚴格落實各方主體責任,強化建設單位首要責任,全面落實質量終身責任制。
強化政府監管,保障監督機構履行職能所需經費,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方式,加大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抽查抽測力度,督促質量責任落實。
(7)工程建設事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2017年08月25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嚴厲打擊建築施工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的通知》也對建設單位責任有明確要求:
四、嚴厲打擊非法違法建築施工活動
當前,非法違法建築施工活動時有發生,主管部門監管缺失,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存在大量安全風險和隱患,極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嚴格依照建築施工有關法律法規,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嚴厲打擊非法違法建築施工活動。
對於未辦理施工許可及安全監督手續擅自施工的項目,一律責令停工整改,並向社會公開通報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非法違法行為查處情況。造成安全事故的,建設單位要承擔首要責任,構成犯罪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❽ 建築工程出現重大質量事故項目經理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項目經理、總工都屬於直接責任人,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❾ 施工工地出現安全事故 建築施工企業應承擔什麼責任
❿ 工程發生事故誰負主要責任
這應該屬於工傷,由用人單位負責.如果乙方是具有施工資質的單位,那麼就由乙方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乙方是不具備施工資質的個人,則由乙方的發包方來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