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書規定責任
⑴ 親戚未經允許收法律文書親戚負什麼法律責任
你是作為被告吧?親戚代簽沒有什麼法律責任的,即便拒簽,法院也會通過其他途徑向你送達法律文書的。不接收法律文書是不利於你及時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的。
如果律師行為確實存在過錯,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要有確實的證據,證明律師行為存在過錯,且與您的損失具有因果聯系。
⑶ 被執行人有能力償還債務,拒不償還,向法院申請被執行人拒不履行法律文書規定追究他法律責任文書怎麼寫
人民法院可以視情形與情節直接判決。
⑷ 律師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
根據抄律師法的規定,律師對委託人應承擔的責任包括:
1、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但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委託人隱瞞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簡稱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
2、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
3、律師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不得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
4、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簡稱保密的義務)
⑸ 代簽法院判決書有沒有法律責任
法律規定代簽法律文書,要當事人委託書才能代簽,否則無效。當事人不能履行簽字行為和起草代簽法律文書的除外,但也要具有國家法定代簽身份的自然人和司法機構可以代簽(當事人委託的律師)
⑹ 向法院申請追究被執行人(老賴)的法律責任文書怎麼寫
法院宣判後,被執行人有故意轉移財產,在法律中目前確實沒有明確的解釋。其行為並不屬於刑事犯罪。
⑺ 行政處罰沒有法律文書誰擔什麼責任
違反行政法律,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分別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版任與行政法律責任權:
1、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
2、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3、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行政責任是指因為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⑻ 如何理解法律文書的連帶償還責任
連帶清償責任,復是指數制人債務者承擔共同清償債務的法律責任,也就說數人負同一債務,明示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
連帶債務的成立有兩種情況,一是法律的規定;二是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所成立的連帶清償責任:
當事者的意思表示可以成立連帶債務,即合同約定的連帶責任。
法律規定的連帶清償責任:
民法和商法所規定的連帶清償責任。對於合夥債務,合夥人應當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此為一般規則。我國《民法通則》第35條第2款規定:「合夥人對合夥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 外。」
⑼ 法律對當事人不履行法律文書裁定有何規定
一、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賠償金,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帳戶內劃撥;
(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三)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造知人民法院;
(四)拒不履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第二百一十二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一十三條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五)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裁定書應當送達雙方當事人和仲裁機構。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百一十四條對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公證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並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關。
第二百一十五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