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學校不履行法律責任

學校不履行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9 18:50:50

1. 學校未履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職責或者學校教職工不正當履行職務造成學生人身

根據《湖南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學校未履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職責,或者學校教職工不正當履行職務,造成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的,學校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學生、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過錯的,依法減輕學校的賠償責任。

因下列情形造成學生人身傷害事故,學校已經盡到教育、管理職責,並無不當行為的,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1、因學校以外的第三方侵害造成的;

2、學生自殺、自傷、走失的;

3、學生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況,學生、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未告知學校且學校無法預見的;

4、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意外發生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1)學校不履行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為保障學生安全,學校應當建立落實下列安全制度:

1、落實以校長(園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學生安全管理責任制,明確專門機構或者人員具體負責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按照國家規定配備具有從業資格的專職醫務(保健)人員或者兼職衛生保健教師;

3、建立食堂進貨查驗、采購索證、台賬記錄、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食品留樣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食品安全管理員,定期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體檢;

4、建立校園巡查等內部安全保衛制度,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加強來訪人員和車輛的登記和管理。

2. 哪部法律規定學校不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的後果

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范疇。 根據1981委員會的辦公室設在同級政府的主管部門,不另增加編制。 個別地方,由於氣候

3. 學校不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根據有關法律規定( )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d,有關直接責任人負直接責任,學習負責人負領導責任

4. 因哪些情形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無法律責任

教育部頒來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自理辦法》中,
第十二條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已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並無不當的,無法律責任:
(一)地震、雷擊、台風、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來自學校外部的突發性、偶發性侵害造成的;
(三)學生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態,學校不知道或者難於知道的;
(四)學生自殺、自傷的;
(五)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第十三條 下列情形下發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後果的事故,學校行為並無不當的,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或者其他有關規定認定: 微信關注國暉律師事務所,掌握更多法律知識
(一)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發生的;
(二)在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生的;
(三)在放學後、節假日或者假期等學校工作時間以外,學生自行滯留學校或者自行到校發生的;
(四)其他在學校管理職責范圍外發生的。

5. 學校應承擔全部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案例一】幼兒園內上廁所排隊時被推倒致傷

【案情】小明,五歲,在新新幼兒園上學。一日小明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和小朋友們排隊上廁所,因排在其後的另外一名朋友小強推了小明一把,小明立即摔倒在地,並將門牙磕破。小明家長認為幼兒園應對小明的傷害承擔賠償,索賠4萬元醫療費、後續治療費、整容費、誤工損失費、車馬費以及精神損失費。經查,新新幼兒園是某駐京部隊的子弟幼兒園。該幼兒園園址位於該部隊大院內,所需辦學經費是由該部隊撥放,並且新新幼兒園的法定代表人也是該部隊的總負責人。

【案例評析】新新幼兒園顯然不具備法人資格,因此無法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故小明的家長提出的索賠要求如果成立的話,承擔賠償責任的不是新新幼兒園,而是該部隊。

【案例二】學生在上體育課時玩雙杠摔傷

【案情】小亮,7歲,在樂樂小學上學。一日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距下課十分鍾,體育老師讓同學們自由活動。小亮就去玩操場上的雙杠,小亮由於力氣不夠,不小心從雙杠上摔下來。後陳老師經其他同學報告才得知小亮受傷,在小亮受傷的整個過程中,陳老師正忙著打電話,沒注意到小亮的異常情形。後經醫院診治,發現小亮右腿骨折。

【案例評析】這起事故發生在學校的正常授課階段,是由於體育教師沒有在場,對學生沒有採取相應的管理和保護措施,這確實是教師的失職,教師的應作為而不作為構成了違法行為,且該違法行為與學生的受傷有著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且教師在主觀上存在疏忽大意的過失,因此,該體育教師構成了對學生人身權利的侵害。但是,由於教師陳某是在履行職務行為過程中造成小亮的受傷,所以賠償責任主體是學校。而該教師陳某的責任則由學校另行追究。

【相關法律法規】

(1)《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六條第2款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九條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都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2)《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第八條第一款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應當根據相關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依法確定。【案例三】學校樓道電燈未開集合時造成死傷

【案情】某小學在早晨7時要求全體學生集中舉行周會,於是教學樓上千名學生爭相下樓到操場集合。但由於教學樓兩側的樓梯柵門只開一個,所以學生全部湧入開著的東側樓梯。當學生來到一樓和二樓的拐角時,因為樓道電燈未開,樓道里人群又非常擁擠混亂,下樓的學生與一些上樓放書包的學生擠到了一起,致使擁擠越來越嚴重,最終造成學生死亡5人,受傷30人的重大事故。事後查明,事故發生時沒有老師在現場維持秩序。

【案例評析】本案中,校方存在嚴重過錯,忽視了學生安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校的校舍通道不暢,未對學生的規模以及相應的容納能力作足夠的考慮。其次,在事故發生前以及事故發生時,始終沒有負責人員進行疏導,維持秩序。最後,學校只開了個柵門,供1000多學生使用,存在人身安全隱患。《教育法》第73條規定,明知校舍或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第2款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設施、場所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學校顯然沒有盡到法定的責任義務,沒有確保校舍和其他教育設施的安全,過錯明顯。在本案,由於學校的過錯,致使發生學生死亡的重大惡性事故,對此,學校應賠償傷亡學生的損失。有關責任人若構成犯罪的,還應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

(1)《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六條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第一百六十條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任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

第七條第一款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4)《教育法》

第七十三條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四】學生被老師辦公室花盆砸傷

【案情】高某(16歲)是某高中高一學生,2003年10月9日,高某下課去操場休息,當天風大,當高某從教室跨出教學大樓時,正巧被大風刮落的原擺在三樓老師辦公室陽台的花盆砸中頭部。學校立即將其送往醫院治療,經診斷為開放性顱腦損傷,法醫鑒定高某為八級傷殘。治療期間花去醫療費、鑒定費共計2萬元。事後高某的父母要求該高中賠償高某的治療費、傷殘補助金、護理費、精神損失費、教育補償費共計20萬元。該學校認為該起事故屬於意外傷害事件,學校既不存在主觀上的故意,也不存在主觀上的過失;高某受傷後,學校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採取了及時的救護措施,因此高某父母的索賠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最終雙方未能達成一致,高某的父母將該校告上了法庭。

【案例評析】根據《民法通則》第126條的規定,學校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值得注意的是,該案採取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原告只要證明有損害事實存在,損害事實的發生是由該校教師辦公室陽台的花盆墜落所致,不必就被告是否是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被告如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就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

(1)《教育法》

第七十三條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刑法

第一百三十八條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沒採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致使發生傷亡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案例五】學生從教學樓二層陽台上樓梯摔傷

【案情】韓某就讀於北京某民辦大學國際商務英語專業。2002年7月11日凌晨2時許,韓某與其他同學在教學綜合樓二樓的教室內看書,聽到教學綜合樓旁邊的男生宿舍樓傳來吵鬧聲,於是韓某便與其他同學來到二層走廊盡頭的陽台觀看。當走到陽台時,韓某一腳踩入陽台上的樓梯孔,從二層陽台跌至一層地面,失去知覺。隨即韓某被送進搶救中心,經過二十多天治療後出院,此後又轉至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醫院就醫。經科學技術鑒定研究所鑒定,韓某雙下肢完全性癱瘓,大小便失禁;遺有開顱術後顱骨缺損等症,傷殘程度為二級(傷殘度為90%)。韓某及其律師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學校賠償韓某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精神撫慰金共計2400567.54元。法院受理此案後,經查:該學校的教學樓是從北京某機械廠租來的,在二、三、四、五層陽台上均有一個三米長、1米寬的樓梯孔,學校為了解決樓梯孔的安全隱患問題, 曾經將通往陽台的門用鎖鎖上,陽台上的洞用床板覆蓋。但是因為陽台與教室走廊相連,門上的鎖經常被學生打開,開始學校還及時鎖上,後來學校放鬆了警惕,放任門鎖被撬及床板被掀。當夜發生事故時,二層陽台上通往陽台的門並沒有封閉,而且樓梯孔也沒有任何覆蓋物,使得韓某摔成二級傷殘。2003年6月15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令學校賠償韓某護理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營養費、就醫交通費、殘疾生活補助費、今後治療費、殘疾用具費、精神撫慰金合計1191154元。判決後雙方當事人均沒有上訴。

【案例評析】本案所發生的學生傷害事故屬於一起學校責任事故,符合《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第1款的情形。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教育教學設施是學校的一項最基本義務。而本案中韓某所在的學校沒有嚴格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將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築物作為教學設施,沒有有效地採取防範措施,直接導致韓某傷害事故的發生。故學校應該對韓某所受傷害承擔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

(1)《教育法》

第二十六條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三)有符合規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等……

【案例六】學生陳某上體育課被老師踢傷

【案情】唐某系某縣第二中學老師,曾因情感問題受到重大刺激,有時候情緒極易沖動,且在情緒失控時傷害過同事多人。但是唐某仍然擔任該校五個班的體育教學工作 。2003年10月,高二某班的同學在唐某的指揮下,排隊做操。學生陳某因身體不適蹲在地上,捂著肚子。唐某看後,以為陳某不遵守紀律,即上前抓住陳某的衣服,命令陳某站好。陳某被這突如其來的動作嚇壞了,隨後很反感地白了唐某一眼,再次蹲下。這下,唐某突然火冒三丈,認為陳某很反感他惡意對抗,當即狠踢陳某一腳,陳某當即軟癱在地。後經學校校醫急救後,送往正規醫院搶救。經診斷,陳某內臟被踢傷,脾臟腫大,後花費了5000元的醫葯費才平安無事。

【案例評析】學校對學生具有保護責任。學校對學生的保護行為存在於教學活動中和由學校組織的各種文化、體育、社會實踐活動的整個過程中。過錯責任原則是確定學校應否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原則。本案中,肇事者唐某因曾受刺激,時常情緒失控,且傷害同事多次,學校應當預見到其可能患有某種精神疾病,且其行為有可能危及學生的人身安全,然而學校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對此,學校具有過錯。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9條第5款的規定,學校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學生陳某,蹲在地下是為了緩解身體不適,屬於病人的正常的習慣性動作,並無不妥。唐某突然抓住學生衣領,命令其站好,態度粗暴,以及其後的打人行為是《教師法》和《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所禁止的。故學生陳某不承擔事故責任,學校應承擔全部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第九條第五項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五)學校知道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患有不適宜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疾病,但未採取必要措施的……

【案例七】學生在救火當中被燒死

【案情】2003年4月的一天,某小學校長馮某、教師馬某帶領部分學生在操場勞動。突然附近山坡的小樹林起火,火借風勢越來越大。由於只有學校離樹林最近,所以還沒有人來救火。學生們非常著急,請求馮校長允許他們去救火,馮校長對他們說:「保護國家財產要緊,你們要注意安全,火滅了趕緊回家。」經馮校長同意,十幾名學生帶著掃帚等物朝山坡跑去,而馮校長和馬老師二人依然在操場上遠望著,沒有去火災現場組織和指揮。孩子們全憑一般熱勁沖上去並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由於風向突然改變,孩子們陷入火焰包圍圈,結果造成8名學生死亡,1名學生被燒成重傷的慘劇。

【案例評析】本案中,馮校長和馬老師在帶領學生勞動時,發現附近山坡著火,首先應當想到火勢是否會蔓延到學校,使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做好疏散學生預防火災的准備。然而,恰恰相反的是,老師沒有考慮到小學生們的智力、體質以及自我保護能力低下等實際情況,同意了同學們去救火,最終導致了慘劇的發生。因此,學校對這起事故的發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應當追究校長和相關老師的刑事責任,其行為已經構成了過失致人死亡罪。在本案中,這顯然不是意外事件,讓小學生去救火,每個人都應想到這意味著什麼。老師組織學生救火,然而自己卻站在操場上遠遠觀察,本身就與為人師表的職業標准相距甚遠,也說明了他們知道山火的危險性。老師雖然沒有傷害小學生的主觀上的故意,然而他們已經意識到學生救火可能會造成人身傷害,由於種種原因輕信這種事情不會發生或者可以避免,放任甚至組織小學生去救火,這種行為已經滿足了主觀上的過於自信的過失的要件,校長和老師應當為自己錯誤的行為而導致的悲劇結果承擔刑事上的責任。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由於學校疏忽過失,未盡到相應的教育、管理、保護的職責和義務而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違反了有關規定,同意未成年學生從事不適宜未成人參加的勞動或集體活動。且在活動過程中,相關老師履行職責有違職業道德。因此,學校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對於賠償數額,應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處理。

【相關法律法規】

(1)《教師法》

第八條第三項至第五項老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第一款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3)《森林防火條例》

第二十三條第二款撲救森林火災不得動員殘疾人員、孕婦和兒童參加。

【案例八】學生參加越野長跑後猝死

【案情】小強(化名),男,漢族,15歲,湖北省某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附中)高中一年級學生。

2003年10月,小強經確認患有肥厚性心肌病。2004年7月,小強被附中錄取,入學體檢時,醫生發現其有心臟病,小強如實陳述其心肌病史,體檢檔案對此記載。

2004年12月9日,下午第二節課後,附中組織學生參加冬季越野長跑比賽。小強堅持半個小時,完成約3000米長跑。長跑結束後,小強繼續在學校上完晚自習,騎自行車半小時後回到家,剛一進門對父親說了句:「下午跑得好累啊!」便倒地不醒,小強父親隨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後經醫院搶救無效,於22∶10被宣告死亡,診斷結果為猝死。小強父親與附中多次協商未果,遂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狀告附中及其上級主管單位湖北某大學,索賠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共計30.6萬元。法院依法受理後經審判後判決:原告的損失為20萬元,自行承擔40%的責任,被告附中承擔60%的責任即賠償原告12萬元,被告湖北某大學不對作為獨立法人的附中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案例評析】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學校明知或者應當知道學生具有特殊疾病,不宜參加某各教育教學活動,應予以必要的照顧而未給予,造成學生傷害的,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原告之子小強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屬於患有特殊疾病的學生,被告學校出於錯誤的判斷,認為小強進行長跑沒問題,結果導致小強猝死,學校應當依法承擔過錯賠償責任。對於法院的判決,認定小強父母應當承擔部分責任有待商榷,因為小強父母不應當承擔監護不力的責任,因為這種監護缺位,是由於學校沒有履行告知義務而造成的,小強父母沒有過錯,而應當由學校對其過錯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6. 學校違反義務教育法應付什麼責任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實施細則》第七章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違反義務教育法的法律責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因工作失職或玩忽職守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法律責任
(1)未能如期實現義務教育規劃目標和達到辦學條件要求的法律責任
《實施細則》第三十八條第(一)、第(二)項中分別規定:「因工作失職未能如期實現義務教育實施規劃目標的」,以及「無特殊原因,未能如期達到實施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要求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依照管理許可權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未能積極履行職責,從而影響了義務教育規劃目標和辦學條件的如期實現,其行為構成失職。但在追究責任時還要考慮是否有「特殊原因」,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或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無法如期完成義務教育實施責任的,不應認為是失職行為而追究其法律責任。
(2)對學生輟學未採取必要措施的法律責任
《實施細則》第三十八條第(三)項規定:「對學生輟學未採取必要措施加以解決的」,要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負有法定責任保障學生接受規定年限義務教育的有關教育部門、基層人民政府以及中小學校的校長、教師等,如發現接受義務教育的中小學生輟學,不採取措施解決,也不如實向上級報告的,屬於失職行為。這類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行為,應當對有關責任人員予以行政處分。
(3)玩忽職守致使校舍倒塌並造成師生傷亡的法律責任
《實施細則》第三十九條第(二)項規定:「玩忽職守致使校舍倒塌,造成師生傷亡事故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依照管理許可權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遺年來,因教育主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或中小學校長上作失誤、玩忽職守致使中小學校舍倒塌,造成師生傷亡的事故,時有發生,結義務教育的實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對於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的責任人員,就不僅僅是由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凡已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我國1997年修訂後的《刑法》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致使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妨礙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法律責任
(1)無正當理由拒絕接收適齡兒童、少年就學的法律責任
《實施細則》第三十八條第(四)項規定:「無正當理由拒絕接收應當在該地區或者該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學的」,對有關責任人員應給予行政處分。任何負責組織、實施義務教育的單位和個人,負有接收和保障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責任。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的校長以及教師,如果拒絕接受應當在本地區或本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學,就是侵犯了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是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行為,應根據具體情況,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批評教育或給予行政處分。
(2)不送適齡兒童、少年就學接受義務教育的法律責任
《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第一款和《實施細則》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送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這是家庭所承擔的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我國法律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其他監護人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父母以外的其他近親屬,如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等。不履行這項義務的,依據《實施細則》第四十條的規定,城市由市、市轄區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機構,農村由鄉級人民政府,進行批評教育;經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就學的,可視具體情況處以罰款,並採取其他措施使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就學。」
(3)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業的法律責任《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禁止任何組織和分人招用應該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業。」《實施細則》第四十一條規定:「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做工、經商或者從事其他僱傭性勞動的,按照國家有關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處罰。」
用行為的法律責任
3.侵佔、剋扣、挪用義務教育款項和妨礙義務教育設施使用行為的法律責任
(1)侵佔、剋扣、挪用義務教育款項的法律責任
《實施細則》第三十九條第(一)項規定:「侵佔、剋扣、挪用義務教育款項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依照管理許可權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此項違法行為的只能是經管、經辦義務教育款項的人員。
(2)妨礙義務教育設施使用的法律責任
《實施細則》第三十八條第(五)項規定:「將學校校舍、場地出租、出讓或者轉移作他用,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第四十二條第〔四〕項規定:「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由公安機關給與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作出出租、出讓校或將校舍移作他用行為的,只能是有關教育主管部門及其負責人或學校的負責人員。作出侵佔、破壞學校校舍、場地和設備行為的一般為校外人員,但也可能是校內的人員。
4.擾亂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秩序和侵犯師生人身、人格行為的法律責任
(1)擾亂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秩序的法律責任
《實施細則》第四十二條第(-)項規定:「擾亂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秩序的」,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學校完成義務教育任務必須保證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和工作秩清氣如果是學校內部人員或其他公職人員擾亂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應由其所屬行政組織給予行政處分。擾亂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構成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行政處罰。我國修訂後的《刑法》第二百九十條規定,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教學、科研無法進近,「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侵犯師生人身權利的法律責任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和《實施細則》第四十二條第(二)、(三)項的規定,侮辱、毆打教師、學生和體罰學生情節嚴重的,對行為人應當分別給予行政處分、行政處罰或追究其刑事責任。毆打教師、學生或體罰學生,是對師生人身健康權的侵犯;對教師、學生的侮辱行為,是對師生人格權的侵犯。人身健康權和人格權都是人身權的重要內容,受到法律保護。近年來,我國義務教育實踐中對師生人身權、人格權的不法侵害事件時有發生,有的情節還十分嚴重。對侵犯師生人身權的行為,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是對實施義務教育的重要保障。毆打、侮辱教師、學生的可能是校內人員,更多的是社會一般人員。而體罰學生的行為只可能發生在對學生具有教育職責的教師或其他學校人員中。
5.使用未經依法審定的教科書的法律責任
義務教育法明確要求,義務教育必須使用依法由國家和有關部門審定的教科書。《實施細則》第三十八條第(七)項規定,使用本經依法審定的教科書,造成不良影響的,由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依照管理許可權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7. 如果不履行義務教育會怎麼樣

家長不履行義務教育,未成年人和政府都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其履行。

  •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九條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 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子女或者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還對義務教育的管理許可權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 不送未成年子女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既侵害了未成年子女接受教育的權利,也侵害了當地政府實施義務教育的權利,在未成年人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各級政府可以依職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學生家長履行義務教育法所規定的義務。」

未成年人不履行義務教育屬於違法行為:

(一)義務教育階段不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承受行政法律職責《義務教育法》限定了我國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限定「凡年滿六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限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第11條限定「爸媽或者其他看護人必須使適齡娃兒或者被看護人按時入學,接受限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第15條限定了適齡兒童、少年不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對他的爸媽或者其他看護人批評教育,並採取有效措施責令其送娃兒或者被看護人入學。

作為未成年人,適齡兒童、少年不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違法職責,由其爸媽或其他看護人承受。不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違法做法隸屬行政違法。由教育行政部門追究其法律職責,能夠予以限期改正、罰金等行政處罰,並可視情況採取行政強制措施。

8. 學校不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7395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p根據有關法律規定( )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相關管理人員吧

9. 什麼情況下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已經履行職責,學校無法律責任

教育部頒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
第十二條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版學生傷害事權故,學校已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並無不當的,無法律責任:
(一)地震、雷擊、台風、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來自學校外部的突發性、偶發性侵害造成的;
(三)學生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態,學校不知道或者難於知道的;
(四)學生自殺、自傷的;
(五)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第十三條 下列情形下發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後果的事故,學校行為並無不當的,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或者其他有關規定認定:
(一)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發生的;
(二)在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生的;
(三)在放學後、節假日或者假期等學校工作時間以外,學生自行滯留學校或者自行到校發生的;
(四)其他在學校管理職責范圍外發生的。

10. 學校不履行義務,我能否要求退回學費

主要是查看雙方簽訂的合同是如何約定的,雙方應當依照合同約定履行自身的權利和義務。如果有相應的約定,則按約定處理;如果沒有約定或約定不合法,則應當按法律規定處理。
建議持相應的合同,向當地律師詳細咨詢。

熱點內容
財務管理跨經濟法 發布:2025-10-04 09:04:34 瀏覽:747
寫作主題法學 發布:2025-10-04 09:04:28 瀏覽:720
發函法規 發布:2025-10-04 09:03:55 瀏覽:672
松原法院招聘 發布:2025-10-04 08:55:51 瀏覽:607
道德新玩法 發布:2025-10-04 08:45:02 瀏覽:697
企業管理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4 08:38:25 瀏覽:645
經濟法哪條規定資金支付簽字 發布:2025-10-04 08:32:32 瀏覽:557
法院上下級關系是 發布:2025-10-04 08:03:17 瀏覽:742
抓好民法典的實施 發布:2025-10-04 07:59:38 瀏覽:859
列對勞動法的闡述不正確的是 發布:2025-10-04 07:57:22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