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群眾調解不具有法律效力

群眾調解不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30 03:45:11

『壹』 人民調解對雙方有法律約束力,仲裁、法院調解作出的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意思是有強制執行力)

我的理解是,和解想要獲得強制執行力必須是經過法院判定或者確認的才行。其他的專雖然有法律效力,屬但想要獲得強制執行力,還需要法院起訴,才行。(仲裁裁決因為和法院判決是同等法律地位的,所以可以直接申請法院執行)而,法院判定或者確認過的,可以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貳』 村委會的調解書有法律效力嗎

村委會可以對民間糾紛進行調解,經調解協商一致的,可以製作調解書,由雙專方當事人簽訂後,即屬具有法律效力。
從法律效力上來說,村委會的調解書與普通民事協議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要按調解書內容履行。如一方拒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到法院起訴處理。

『叄』 和解協議有無法律效力,調解協議有法律效力對嗎

執行和解,是指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就執行標的的一部或全部,自願協商達成如何執行的協議。
對執行和解協議的效力,有的學者認為「執行和解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執行和解協議是當事人之間自行和解的結果,

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仍要按原法律文書執行,只有原法律文書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約束力。

簽訂協議書就是為了解決問題,達成和解,至於和解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法律上是有明確規定的。雙方在自願的情形下簽訂的協議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大家在簽訂協議書的時候也要看清和寫明協議書的基本內容,確保自身合法權益不受損。

《調解協議》與《民事調解書》不同。調解協議系案件各當事人自行判斷各方利益後,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達成的協議,提交給法院,法院據《調解協議》製作《民事調解書》。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89條的規定,法院調解書的內容包括以下三項:

一是訴訟請求。即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實體權利請求。

如果被告向原告提出反訴的,調解書中也應當列明。有第三人參加訴訟的,還應當寫明第三人的主張和理由。

二是案件事實。即當事人之間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和雙方爭執的問題。

三是調解結果。即當事人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其中包括訴訟費用的負擔。

拓展資料:

和解協議,是指債務人與債權人會議之間就債務清償、避免破產清算所達成的書面契約。和解程序開始後,為達成和解協議,債務人須向債權人會議提交和解協議草案,供其審査討論。

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和解協議,交法院裁定是否認可。法院裁定認可後,發布公告,中止破產程序。和解協議自公吿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通常,和解協議包括對債務人減免清償債務的數額,債務清償期限,清償方式,債務清償的擔保等內容。

由債務人提出草案、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法院認可的關於清償債務的協議。債務人提交的和解協議草案的內容應當包括:清償債務的財產來源;清償債務的辦法;清償債務的期限等。

1.雙方債務糾紛的情況、金額。

2.債務人承認的債務事實。

3.債務人償付債務的期限與金額。

4.債務支付的優惠。

5.延遲付款的後果。

6.雙方簽字、生效。

『肆』 調解書什麼情況下不具備法律效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內》第四、第五條的規定,具備容以下條件的調解協議有效:
(一)當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調解協議無效:
(一)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人民調解委員會強迫調解的,調解協議無效。

下列調解協議,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調解協議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調解協議,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不得撤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伍』 村委會的調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之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是村幹部的調節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

《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一條雖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但前提是必須「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

《人民調解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5)群眾調解不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村委會與村民之間的協議書法律效力:

村委會與村民簽訂的協議只要符合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不損害其他人利益等法律規定就是具有法律效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參考資料: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陸』 庭前調解,具不具備法律效力


庭前調解具備法律效力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訴法》)第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訴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經審查認為法律關系明確、事實清楚,在徵得當事人雙方同意後,可以徑行調解。」《民訴法》設立專章,即第八章專門規定了調解。由此可見,調解是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很重要的程序,而且並沒有規定在哪一階段才能調解。庭前調解完全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原則進行的,並且強調要在當事人自願接受調解的前提下,對當事人雙方在案件事實上無爭議,證據充分,是非明確,不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取證工作的情況下進行調解。

『柒』 書上說和解、調解不具備法律強制執行力,請問什麼樣的調解書具備法律效力

由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主持下達成的「調解書」一經當事人簽收,即具有強制執行力,一方不遵守協議,對方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和解是當時雙方經協商,自行達成的協議,這個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其本質就是雙方簽訂的一份民事合同。調解,是指爭議雙方經中間人撮合,雙方達成的協議,這個根據「中間人」的不同,效力不一。其他單位和人員主持下作出的調解均無強制執行力。

法律效力和強制執行力是不同的,沒有強制執行力的和解、調解書只要不違反法律強制規定,符合合同成立條件,均具備「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7)群眾調解不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在中國,和解與調解不同,和解是當事人之間自願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第三者參加;調解是在第三者(可能是群眾或者群眾組織,也可能是人民法院)主持下成立的。

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確認雙方當事人協議內容的法律文書。它是法律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文種之一。裁決書是仲裁庭或仲裁員根據經過調解雙方達成的協議製作的記載該調解結果的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書。

雙方當事人互相協商達成協議,解決雙方的爭執。這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依法處分自己民事實體權利的表現(見處分原則)。和解成立後,當事人所爭執的權利即歸確定,所拋棄的權利隨即消失。和解一經成立,當事人不得任意反悔要求撤銷。

(7)群眾調解不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網路-和解

網路-調解書

網路-法律效力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捌』 調解書具有法律強制力嗎

法院的調解書具有法律強制力,法院依製作的調解書符合法律規定的,調解書生效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一方不執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強制執行。法院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對方具不履行義務,可向法院申請執行。

基層調解委員會、司法所等組織、部門製作的調解書,經雙方簽字後,具有證據效力。如果一方拒不履行,需要通過訴訟來確認該調解書的效力,然後才能進入執行程序。調解委員會沒有對爭議糾紛的強制處理權,對經調解達成的協議也沒有法律強制力保證。

(8)群眾調解不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製作的確認雙方當事人協議內容的調解書。它是法律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文種之一,是記載該調解結果的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製作的調解書的執行,適用本編的規定。

『玖』 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有什麼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三十一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 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

第三十二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三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9)群眾調解不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二十八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第二十九條 調解協議書可以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二)糾紛的主要事實、爭議事項以及各方當事人的責任;

(三)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內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調解協議書自各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調解員簽名並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之日起生效。調解協議書由當事人各執一份,人民調解委員會留存一份。

第三十條 口頭調解協議自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

『拾』 調解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調解書生效以後是有法律效力的
生效的調解書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一)確定當事人間民事法律關系的效力
人民法院的調解書送達當事人,表明雙方當事人對曾經發生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已經取得共識並得到法律的確認,原先爭議的法律關系演變為無爭議的法律關系,權利方應依法行使權利,義務方應依法履行義務,雙方當事人從此不得對此法律關系再發生爭議。這是法院調解書在實體法上的效力。
(二)結束訴訟的效力
當事人的調解協議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願達成的;人民法院根據調解協議製作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則是在法律上對當事人調解協議的確認。因此,人民法院的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和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後,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益爭議,在法律上已最終解決,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訴,這是法院調解在程序法上的效力。調解書和特定的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後,其法律效力同法院生效判決書一樣,當事人即喪失了上訴權。當事人如對法院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有異議,也不能提起上訴。調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根據自願、合法的原則,經過充分協商達成的,並在調解書送達前和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前,還允許雙方當事人反悔。所以對生效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在法律上不存在當事人上訴的問題。
(三)強制執行的效力
調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願達成的,一般情況下當事人都能自覺履行。但在司法實踐中,有的當事人拒不履行調解協議確定的義務,於是就發生強制執行問題。依照法律規定,若調解書有給付內容的,一方當事人又不履行確定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熱點內容
李海濤律師 發布:2025-10-04 06:58:04 瀏覽:634
新疆元正律師 發布:2025-10-04 06:49:29 瀏覽:844
九寨溝法律咨詢 發布:2025-10-04 06:42:13 瀏覽:653
28法治 發布:2025-10-04 06:42:13 瀏覽:686
法院法庭 發布:2025-10-04 06:37:02 瀏覽:912
王利明民法視頻 發布:2025-10-04 06:34:58 瀏覽:154
陝西省司法廳官網查詢 發布:2025-10-04 06:34:57 瀏覽:238
2019年國開法本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10-04 06:25:30 瀏覽:728
新華網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10-04 06:25:30 瀏覽:416
2019初級經濟法壓軸題 發布:2025-10-04 06:23:59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