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淺議婚約的法律效力

淺議婚約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30 07:37:21

1. 淺議我國可撤銷婚姻制度的完善

我國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制度的立法缺陷 無效婚姻是指男女兩性已成立的婚姻,因違反婚姻成立的實質和形式要件,被依法宣告不具有法律效力。確認婚姻的無效與撤銷,是對有瑕疵的、違法婚姻的制裁。無效婚姻制度源於古代法,在中世紀歐洲的寺院法也設有無效婚姻制度,規定凡有婚姻障礙、無婚姻意思和欠缺形式要件的婚姻,均為無效。在1900年《德國民法典》1306-1308條規定了婚姻的禁止,同時在《德國民法典》第1313條-1318條還規定了婚姻的廢止,在這時就出現了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兩種制度。我國在1980年《婚姻法》中沒有設立婚姻無效的條款,但在1994年頒布的《婚姻登記條例》中規定了可撤銷婚姻的情形,條例第25條卻規定了申請婚姻登記的當事人弄虛作假、騙取婚姻登記的,婚姻登記機關應當撤銷婚姻登記。同時條例第28條也規定了婚姻登記機關工作人員對不應當辦理婚姻登記,而違反規定辦理的,對仍不符合登記條件的婚姻當事人撤銷婚姻登記。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雖然建立了較為體系化的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制度。但是將1994《婚姻登記條例》中的結婚當事人龍虛作假欺騙婚姻登記機關騙取結婚證的,以及婚姻登記機關工作人員違反規定辦理結婚登記的,是屬無效婚姻,還是可撤銷婚姻,沒有進行法律上的界定,特別是對這種成立的婚姻怎麼處理,以及由那個機關處理更沒有法律規定。筆者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和新《婚姻登記條例》、《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沒有作出這方面的規定,是因為《婚姻法》沒有對此作出規定,司法解釋和部門規章的制定不能與法律相抵觸,才導致將原有的規定在制定新條例的時候沒有得到保留。由於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這給人民法院和婚姻登記機關處理該類案件帶來了法律障礙,這也是我國婚姻立法的一個缺陷。筆者在辦案過程中遇到的這個案例就能充分說明這一點。2008年3月8日,張芳與自己的男朋友從成都回到家鄉,她們一是回家看看父母,二是回家辦理結婚登記,可當他們到當地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時,卻被工作人員告知,她在2006年就已經和另一個男子登記結婚,張芳一聽傻了,自己一直在外打工根本沒有回家,怎麼會同別人結婚?於是工作人員調出了婚姻檔案一看,檔案上明明寫的是自己名字,可照片卻是自己的妹妹,這時她才知道是自己的妹妹可能因為沒有達到法定婚齡,為了結婚,盜用了自己的名字與他人結婚,且現在已經有了兩個子女。當他們發現問題後,就要求民政部門撤銷她與別人的婚姻,但民政部門稱,我們只受理受脅迫婚姻的撤銷,你這不是法律規定的可撤銷婚姻,我們無法受理,你們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於是他們又起訴到人民法院,法院可卻告知也不受理,因為按照《婚姻法》的規定,這種情形不屬無效婚姻,也不屬可撤銷婚姻,只能要求民政部門解決,或提起行政訴訟解決。張芳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明明是婚姻登記機關登記錯了,為何都不能處理?後來他們只好放棄行政處理和訴訟,由張芳與自己的妹夫先辦理離婚手續,然後再和自己男朋友結婚。雖然眼前的問題解決了,但是以後的問題卻出現了,一是張芳從法律上講與他人結過婚,屬再婚,並且還有兩個孩子;二是妹妹兩個子女今後還可以繼承自己遺產;三是自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如果自己婚後再要一個小孩就難了,自己子女也無法享受獨生子女待遇。 還有就是婚姻登記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辦理結婚登記的情形仍然存在,一是為未達到法定婚齡的當事人辦理結婚登記;還有一種就是結婚的一方或者雙方都沒有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而是通過一方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或者雙方都沒有去,而是由他人代辦結婚登記的行為,特別是後一種,他不是婚姻當事人對結婚的真實意思表示,違反了《婚姻法》第8條規定的婚姻登記的強制性規定。通過上面的案例,我們不難發現,我們國家的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處理還存在立法缺陷。我國新修訂的《婚姻法》第10條以列舉式對無效婚姻予以規定,它包括四種情形:一是重婚;二是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三是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四是未達到法定婚齡的。同時我國《婚姻法》第11條還規定了因受脅迫而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另外還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明確規定婚姻無效、可撤銷制度,還規定了婚姻無效或可撤銷的事由、請求權人、有權宣告的機關。但是我們從《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中無法找到婚姻當事人因採用欺騙手段騙取結婚登記或者婚姻登記人員違反規定辦理結婚登記,對形成的婚姻如何處理的法律規定,它到底是屬無效婚姻還是可撤銷婚姻,法律和司法解釋沒有具體規定。這類婚姻在實踐中處理非常困難,民政部門按照現有的法律規定不能撤銷,因為法律規定民政部門可以撤銷的就是受脅迫的婚姻,而人民法院按照《婚姻法》第10條的規定,又無法按照無效婚姻處理。即使當事人按照行政訴訟方式來確認婚姻登記機關的行政行為違法,當人民法院確認後,婚姻登記機關又按照什麼法律依據來撤銷婚姻登記?這一操作也沒有法律依據,根據《婚姻登記條例》第九條和民政部《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第三十九條規定,只有受脅迫結婚的婚姻當事人,可以向原辦理該結婚登記機關請求撤銷婚姻。民政部《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第四十六條規定,除受脅迫結婚之外,以任何理由請求宣告婚姻無效或撤銷婚姻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筆者認為婚姻當事人隱瞞事實,欺騙婚姻登記機關騙取結婚證的,以及婚姻登記機關工作人員違反規定辦理結婚登記的,違反婚姻成立的實質和形式要件,具有瑕疵,應當屬可撤銷婚姻,婚姻當事人一方可以請求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撤銷婚姻登記。因此,筆者建議對《婚姻法》第11條應當進行修改,應增加一款:「婚姻當事人騙取結婚登記、婚姻登記機關工作人員違反規定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當事人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http://www.bylw8.com/Thesis/Law/Civil_Law/0331241J12010-1270027092.html點擊 可參考

2. 男女雙方婚前簽署的婚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所簽署的協議約定內容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協議約定內容不侵犯第三人版合法權益是有法律效力權的。

《婚姻法》第19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3. 訂立婚約有法律效力嗎

婚約亦即訂婚,是男女雙方以結婚為目的而作的事先約定。我國《婚姻法》沒有對婚約作出規定。但是法律不規定婚約,不等於當事人之間不可以訂立婚約,只是這種婚約對雙方沒有法律約束力,一方要求解除的,可通知對方,無需徵得對方同意,也不必履行任何法律手續。

因一方當事人解除婚約而產生的財產糾紛,應依據交付財產時的動機、目的及財產的價值,區別情況,妥善處理。對於婚約期間男女為增進感情無條件主動贈送給對方的價值不高的衣物等,可視為贈與,受贈人無返還義務。但對於為達到結婚目的而有條件地贈送的價值較高的財產,贈送方要求返還的,宜酌情返還。屬於男女雙方定情的信物,一方要求返還的,也以返還為妥。

二、婚約解除彩禮是否應當返還

司法解釋規定在三種情形下,當事人可以請求返還彩禮:一是雙方未辦理結婚手續;二是雙方辦理結婚手續但未共同生活;三是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男方給付彩禮,是以結婚為目的的,當雙方並沒有結婚,男方給付彩禮的目的落空時,彩禮若仍歸對方所有,便與其當初給付時的本意明顯背離,當然應當返還。

如果已經登記結婚,但沒有共同生活,雙方沒有建立起夫妻間的權利與義務,甚至女方存在利用彩禮騙婚的情況,比如在收到彩禮,辦完結婚登記後不久即要求離婚,而此時男方家庭為了給付彩禮,已經債台高築,甚至是全家舉債,生活限於貧困,如不予返還,明顯使給付方處於不利地位,容易激化矛盾。按照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原則,對於以上兩種情況即使結了婚,也應當予以返還。

關於「生活困難」如何認定,婚姻法解釋(二)第10條第1款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應當返還彩禮。《婚姻法》第42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的幫助」。

婚姻法解釋(一)第27條對該條所規定的「一方生活困難」解釋為「依照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故從婚姻立法的原意來看,解釋(二)第10條所規定的「生活困難」,應屬絕對困難,即以因彩禮的給付導致給付人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生活水平為前提,體現的是對確有困難當事人的幫助。

4. 訂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結婚登記機關進回行結婚登記。符合答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這就是說,領取了結婚證,才能成為合法夫妻,從而受到法律的保護。我國婚姻法沒有關於婚約的規定,訂婚不是結婚的必經程序,不具有法律效力。所謂的訂婚只是男女雙方在未正式辦理結婚手續之前先行訂立婚約的做法,屬於一種民間習慣。訂立婚約後的男女雙方,如有一方不願再保持婚約關系,不同意結婚的,只要通知對方即可,既不需要徵求對方的意見,也不需要經過任何機關、團體辦理解除雙方婚約的手續,被通知的一方不能以任何理由限制對方,強迫對方與其結婚,否則,就是違法的行為。

5. 判斷題 早期型婚約與晚期型婚約的重要區別在於婚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錯。不知道這些所謂的早期型晚期型婚約是什麼意思。
婚約的效力是看婚姻法的。合乎婚姻法規定的婚姻就是有效婚姻。

6. 訂婚婚約有法律效力嗎

【婚姻法律咨詢】 我姓區,我父母與胡某的父母都在一個單位工作,兩家關系一直較好。我和胡某自小就認識,後來又考上了同一所大學,成了大學同學。2003年,我與胡某大學畢業後在雙方家長的主持下舉行了訂婚儀式。訂婚後,我隻身赴京工作,胡某則留在家鄉的公司上班。由於與胡某沒有感情基礎,加上雙方缺乏溝通,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兩人幾乎不怎麼聯系。2006年,我與同事謝某通過長時間接觸,雙方互生好感,我覺得謝某才是我可以託付終身的人。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與幸福,我決定與胡某解除婚約。但是,胡某知道這件事後堅決不同意,認為我有婚約在身,就應遵守婚約的約定與他結婚,如果我再與謝某結婚,就會構成重婚罪。 【律師解答】 所謂婚約,是指男女雙方自願以將來結婚為目的而作的事先約定。在我國,訂立婚約的行為即為訂婚。在現實生活中,當事人在婚前訂立婚約的情形是很常見的,但是,這種婚約在我國卻並不具有法律效力。 從1950年《婚姻法》到2001年修正後的《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可以知道,我國法律對婚約的態度是:(1)訂婚不是婚姻成立的必經程序,法律既不禁止也不提倡。男女結婚前是否訂立婚約,完全由雙方自願決定。兩人沒有婚約,依法可以直接結婚;雙方訂有婚約的,也沒有結婚的義務。(2)婚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婚約訂立後,任何一方隨時可以向對方提出解除婚約;一方作出解除的意思表示後,無需徵得對方的同意,婚約即告解除。一方有婚約而與第三人結婚的,不構成重婚,相反他們之間的婚姻還受法律保護。一方違反婚約,無論其是否有過錯,另一方均不能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區女士,根據您的實際情況看,您與胡某之間的婚約沒有約束力,任何一方都可隨時提出解除該婚約。您的婚約並不影響您與謝某的結婚,如果您與謝某結婚,你們之間即成為合法夫妻關系,受法律保護。胡某所主張的您會構成重婚的說法並不正確。 另外,雖然法律不保護婚約,但對因婚約而引起的財產糾紛,人民法院仍會受理。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0條第(一)項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據此,您和胡某在訂婚時,如果雙方有給彩禮,在婚約解除後,應當將各自收到的彩禮返還給付方。 【律師提醒】 本問題的症結在於當事人沒有正確理解婚約及婚約在法律中的地位。 訂立婚約的當事人雙方,可以隨時宣布單方面解除婚約,無須經得對方的同意。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五條、第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

熱點內容
電大教師職業道德 發布:2025-10-04 04:50:19 瀏覽:532
道德經南華經 發布:2025-10-04 04:40:18 瀏覽:81
上市公司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04 04:24:06 瀏覽:764
道德經白話文版 發布:2025-10-04 04:23:30 瀏覽:635
法院領導辦案 發布:2025-10-04 04:23:21 瀏覽:840
中國的勞動法好可笑 發布:2025-10-04 04:09:38 瀏覽:39
寧夏回族自治區節約用水條例 發布:2025-10-04 04:04:52 瀏覽:701
2012年深圳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10-04 04:03:17 瀏覽:18
下列不屬於社會法特點的是 發布:2025-10-04 04:03:17 瀏覽:779
社會與法之手機演員 發布:2025-10-04 04:02:42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