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債權人虛假申報債權的法律責任

債權人虛假申報債權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30 10:36:41

A. 最高院:債權人向進入破產程序的債務人申報債權後能否

《擔保法解釋》
第四十四條保證期間,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的,債權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也可以向保證人主張權利。
債權人申報債權後在破產程序中未受清償的部分,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應當在破產程序終結後六個月內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對《關於擔保期間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方式及程序問題的請示》的答復》
對於債權人申報了債權,同時又起訴保證人的保證糾紛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在具體審理並認定保證人應承擔保證責任的金額時,如需等待破產程序結束的,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裁定中止訴訟。人民法院如徑行判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應當在判決中明確應扣除債權人在債務人破產程序中可以分得的部分。
裁判要旨
根據《破產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債務人的保證人或者其他連帶債務人已經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的,以其對債務人的求償權申報債權」之法理,在平等保護破產債權人及擔保人的合法權利上,體現了立法目的的一致性。故在擔保人通過承擔擔保責任後,在承擔責任范圍內,依法向審理破產案件的法院及破產管理人申報債權,從而獲得權利救濟。不失為各方當事人擺脫訴累,盡快實現有關權利,減少不當損失的最佳途徑。

B. 債權人要承擔連帶的法律責任

連帶責任是中國民事立法中的一項重要民事責任制度,其目的在於補償救濟回,加重民事法律關答系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有效地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連帶責任主要是基於合夥、擔保、聯營、承包等合同關系或者代理行為、上下級間的關系而產生,因而被分散規定在民法總責、合同法、擔保法等法律法規以及有關司法解釋之中。從連帶責任的屬性上屬於民事責任,不是刑事責任,沒有刑事責任後果。但因為履行民事責任過程中出現了法定情形與後果時也可能引發刑事責任,比如構成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確實沒有可執行財產,法院會裁定中止執行。如果有拒不執行,藏匿財產等行為,法院才會根據情況採取強制措施。執行局人員會先給你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或者你仍絕不履行,則可能通過凍結銀行賬戶、扣押財產等方式強制執行,以保障原告的利益。

C. 破產程序中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破產程序終結6個月後,債權人還能否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不一定。須看具體情況,舉例: 1、雙方未約定保證期間,不能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2、如果約定保證期間,保證期間少於6個月,不能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3、如果約定保證期間,且在保證人承擔責任期限內,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4、如果約定保證期間,且已超過保證人承擔責任期限,不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依據:擔保法 第二十五條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第二十六條 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需結合你的情況具體分析。

D. 債權人不申報債權,破產債權管理人可以自行追加嗎

1、這種情況無論是法律上還是實務中一般沒有追加的,知道而不回申報的,一般視為放棄該破答產債權,不得行使破產的權利。
2、債權人在指定的期限內申報債權的,還需要經過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核查並最終由法院裁定確認,並非申報債權就一定享有法律意義上的債權。
3、而且即使管理人通知該債權人,債權人不申報的,管理人也沒有依據自行追加,追加後後續具體的流程也走不通。

E. 債權人到底該怎樣申報債權呢

其實你抄說的上面兩條並不矛盾,因為他們屬於不同的法律程序。一個屬於債務人根據法律規定主動成立清算小組清償債務;一個屬於債權人申請法院進行破產審理的,這種情況下債權人屬於被動。
不知道我解釋的是否清楚?你比我學習的時候認真多了,加油!

F. 債權人申報債權應提供哪些證據,債權逾期未申報的後果

債權人申報債權時,應當書面說明債權的數額和有無財產擔保,或 進一回步與 訪問答 — 【 律師貼吧】詳問下民事律師 ,會更明白些,以下解釋只是 參照,並提供如下證據:
(1)債權證明。
即證明債權的真實性、有效性的文件,如合同、借據、法院判決等。
(2)身份證明。
債權人自己申報的應當提交合法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報人應當提交委託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和債權證明。
(3)擔保證明。
申報的債權有財產擔保的,應當提交證明財產擔保的證據。破產案件受理後,債權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新訴訟的,應予駁回。其起訴不具有債權申報的效力。

G. 債權逾期未申報的法律後果,債權申報期限為多少

債權申報期限是允許債權人向法院申報其債權的固定期間。限定債權串報期間,版對於破產程序及權時、順利地進行是必要的。因為,只有在債權人人數和債權數額業已確定的情況下,才能召開債權人會議和進行清算分配。對債權申報期限的立法體例。有法定主義和法院酌定主義兩種。我國新破產法對債權申報期限實行法定范圍內的法院酌定主義,即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確定債權人申報債權的期限;該期限自人民法院發布受理破產申請公告之日起計算,最短不得少於30日,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債權人應當在人民法院確定的
債權申報期限內向管理人申報債權。債權人未依照破產法規定申報債權的,不得參加破產程序行使權利。

H. 債權人未申報債權有哪些後果

對他的債權不與認定

熱點內容
2017年勞動法關於社保 發布:2025-10-04 05:05:40 瀏覽:976
電大教師職業道德 發布:2025-10-04 04:50:19 瀏覽:532
道德經南華經 發布:2025-10-04 04:40:18 瀏覽:81
上市公司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04 04:24:06 瀏覽:764
道德經白話文版 發布:2025-10-04 04:23:30 瀏覽:635
法院領導辦案 發布:2025-10-04 04:23:21 瀏覽:840
中國的勞動法好可笑 發布:2025-10-04 04:09:38 瀏覽:39
寧夏回族自治區節約用水條例 發布:2025-10-04 04:04:52 瀏覽:701
2012年深圳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10-04 04:03:17 瀏覽:18
下列不屬於社會法特點的是 發布:2025-10-04 04:03:17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