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用人單位收取押金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收取押金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30 12:24:48

A. 請問勞動法關於用人單位收取押金的相關事宜

1、勞動者與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時,用人單位不能向勞動者收取證內件和任何形式的風容險抵押金。如果收取,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退回,並加以處罰。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後,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管理的需要,在職工自願的情況下,可以向職工收取押金和集資,如職工不願繳納,用人單位以此為由解除合同是違法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如你屬於第一種情況,即在你入職前就已交納押金,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機構投訴舉報;第二種情況,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兩種情況你都要提供押金條作為證據。

B. 用人單位不得收取押金的規定是第幾條法律上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1、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內押勞動者的居民身容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2、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C. 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交「押金」有沒有法律依據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4條明專確規定:「屬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同時,我國《勞動合同法》第84條也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由此可見,法律對用人單位收取「押金」的行為是禁止的,即不允許收取「押金」。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交「押金」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D. 用人單位收取押金是否合法

不合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八十四條第二款: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用人單位收取押金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八條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E. 關於用人單位收取押金的問題

相關法律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任何名義的押金版。」如果用人單位沒權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話,那麼則屬於是違法用工,應當簽訂勞動合同,在一定時限內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應該該地區同崗位同薪計發雙倍的工資。建議:先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之後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F. 用人單位收取押金合法嗎

1、用人單位收取押金不合法
<<勞動合同法>>已經明方規定了不能以任何名義收取費用的.
第九條回 用人單位答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2、如果用人單位收取可協商要求退回,如果協商不一致,可到當地勞動部門投訴.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G. 用人單位不得收取押金的規定是第幾條法律上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1、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內勞動者,不容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2、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H. 用人單位收取押金合法嗎

不符合法律規定。

原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執行勞部發內(1994)118號文件中有關規容定的請求》的復函中規定,一些企業在與職工建立勞動關系時擅自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或者「風險金」,這一做法違反國家關於勞動關系當事人平等、自願和協商一致建立勞動關系的規定,侵害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必須予以制止……

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也不得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或「風險金」。對擅自收取抵押金(品)的,勞動行政部門應責令企業立即退還給職工本人。

根據上述規定,你所在的企業不應該收取所謂的「押金」。你可以向該企業所在地勞動行政部門舉報這一違法行為。

I. 用人單位收取押金是否合法

當然不合法的,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能收取押金的
這個是勞動法原文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證件。

J. 問用人單位是否可以收取員工押金

熱點內容
2017年勞動法關於社保 發布:2025-10-04 05:05:40 瀏覽:976
電大教師職業道德 發布:2025-10-04 04:50:19 瀏覽:532
道德經南華經 發布:2025-10-04 04:40:18 瀏覽:81
上市公司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04 04:24:06 瀏覽:764
道德經白話文版 發布:2025-10-04 04:23:30 瀏覽:635
法院領導辦案 發布:2025-10-04 04:23:21 瀏覽:840
中國的勞動法好可笑 發布:2025-10-04 04:09:38 瀏覽:39
寧夏回族自治區節約用水條例 發布:2025-10-04 04:04:52 瀏覽:701
2012年深圳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10-04 04:03:17 瀏覽:18
下列不屬於社會法特點的是 發布:2025-10-04 04:03:17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