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仲裁調解書和裁決書法律效力

仲裁調解書和裁決書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30 14:43:04

A. 和解協議、調解書、仲裁書、判決書的效力區別

和解協議抄一般指當事人雙方之間達成的協議,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顯失公平等情形應認定為有效,效力等同於一般的民事約定(有效、無效或效力待定)
調解書是在和解協議的基礎上由仲裁機構或者法院予以確認,直送達簽收之日起生效
仲裁裁決書的效力分情況,適用一裁終局的裁決書如申請人未提起訴訟,自作出之日起生效;非終局裁決的,當事人在文書規定的時間內未提起訴訟生效,否則不生效
判決書分一審和二審,一審判決類似於非終局裁決
二審判決書送達生效
全手打,望採納

B. 請說明仲裁的調解書、裁決書,與民事訴訟的調解書、判決書的生效時間有何不同

調解書都是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立即發生法律效力。民事判決書雙方自收到之日起15日內不版上訴就生效,權仲裁裁決書分兩種:《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C. 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區別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仲裁調解書是仲裁庭對當事人自願達成的調解協議依法製作的回,記載當事人之間調解協議內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仲答裁調解書既是當事人協商結果的記錄.又是仲裁庭認可調解協議的證明。

仲裁裁決書是仲裁庭對仲裁糾紛案件作出裁決的法律文書。裁決書是勞動爭議仲裁機關根據已查明的事實依法對爭議案件作出裁決的書面文書。製作裁決書應做到事實表述要清楚,引用法律、法規和政策准確適當。

若幫到請採納,謝謝

D. 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之處。
相同的方面表現在:(1)結束仲裁程序。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送達後,均表明勞動爭議已從仲裁法律程序上解決了雙方當事人的爭議,即意味著仲裁程序的結束。(2)確定了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產生了實體法上的後果,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3)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實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如有上述情況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機關不予受理。但對確有錯誤或經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向仲裁機關提出,按仲裁監督程序處理。(4)具有強制執行效力。《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1條規定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為執行調解書和裁決書而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和人員必須執行。
不同之處表現在:(1)生效的時間不同。「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並不是送達後立即生效,而是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2)提起訴訟的權利不同。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裁決書,當事人對其不服或有異議,可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E. 仲裁庭作出的調解書或裁決書具有法律效力對嗎

根據法律規定,為解決勞動爭議,促進勞動關糸和諧穩定,仲裁委員會在做出仲裁前,先行調解,對方不上訴裁決書就生效可以申請執行

F. 調解書與仲裁裁決書的區別。

區別如下:

1、二者出現的程序不同

仲裁調解書是在仲裁活動的調解程序中依法製作的,而仲裁裁決書則是在裁決階段後製作出來的。

2、二者所反映的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同

仲裁調解書是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所產生的法律結果。仲裁裁決書則不然。

3、生效的時間不同

「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並不是送達後立即生效,而是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4、提起訴訟的權利不同

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裁決書,當事人對其不服或有異議,可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當事人想盡快結案,使自己的權益得到更快的保護,無疑以仲裁調解書的方式結案是更好的選擇。如果調解方案,自己不是十分滿意,不要勉強自己接受調解方案,可以不同意調解方案,要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

G. 仲裁調解書的法律效力

(1)使仲裁程序終結。調解書一經生效,仲裁程序即告結束,仲裁機構便不再對該案進行審理。這是調解書在程序上的法律後果。
(2)糾紛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被確定。這是調解書在實體上的法律後果。
(3)當事人不得再行申請仲裁或起訴。調解書的生效表明當事人已接受仲裁機構的裁決結果,依一裁終局原則,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
(4)任何機關或組織都要在重新處理該案方面受調解書約束。也就是說,對於仲裁機構出具了調解書的爭議,任何機關或組織都不得再做處理。這也是一裁終局原則的要求。
(5)其是強制執行的依據。具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生效後,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調解書所確定的義務,對方當事人有權根據調解書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7條的規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協議。協議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第28條的規定,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根據第29條的規定,仲裁庭作出裁決後,應當製作裁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因而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是勞動仲裁的兩種重要結案方式。雖然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均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卻存在著不同之處。因而在此特別對二者做個比較,供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參考,選擇合適的結案方式。
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作為勞動仲裁的結案方式,存在著相同的地方: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送達後,均表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已從仲裁法律程序上解決了雙方當事人的爭議,即意味著仲裁程序的結束;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在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生效後,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實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如果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機關將不予受理。《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1條規定,「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為執行調解書和裁決書而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和人員必須執行。因而不管是調解書還是裁決書,都具有強制執行效力。
但是還是要注意的是兩種結案方式存在著不一樣的地方:
(1)生效的時間不同。「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並不是送達後立即生效,而是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2)提起訴訟的權利不同。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裁決書,當事人對其不服或有異議,可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當事人想盡快結案,使自己的權益得到更快的保護,無疑以仲裁調解書的方式結案是更好的選擇。如果調解方案,自己不是十分滿意,不要勉強自己接受調解方案,可以不同意調解方案,要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如果對裁決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H. 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有何異同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之處。
;相同的方面表現在:(1)結束仲裁程序。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送達後,均表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已從仲裁法律程序上解決了雙方當事人的爭議,即意味著仲裁程序的結束。(2)確定了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產生了實體法上的後果,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3)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實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如有上述情況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機關不予受理。但對確有錯誤或經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向仲裁機關提出,按仲裁監督程序處理。(4)具有強制執行效力。《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1條規定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為執行調解書和裁決書而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和人員必須執行。
不同之處表現在:(1)生效的時間不同。「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並不是送達後立即生效,而是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2)提起訴訟的權利不同。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裁決書,當事人對其不服或有異議,可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I. 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有哪些異同

相同:1、調解書抄和裁決書都襲具有執行力,2、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實向 仲裁機關申請仲裁,3、確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不同:1、生效的時間不同。「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並不是送達後立即生效,而是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2、提起訴訟的權利不同。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裁決書,當事人對其不服或有異議,可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J. 勞動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區別,勞動爭議

一、勞動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區別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內效力,既有相容同的方面又有不同之處。
二者相同的方面表現在:
(1)結束仲裁程序。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送達後,均表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已從仲裁法律程序上解決了雙方當事人的爭議,即意味著仲裁程序的結束。
(2)確定了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產生了實體法上的後果,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
(3)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實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如有上述情況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機關不予受理。但對確有錯誤或經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向仲裁機關提出,按仲裁監督程序處理。
(4)具有強制執行效力。人民法院為執行調解書和裁決書而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和人員必須執行。
其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
(1)生效的時間不同。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並不是送達後立即生效,而是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2)提起訴訟的權利不同。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裁決書,當事人對其不服或有異議,可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熱點內容
電大教師職業道德 發布:2025-10-04 04:50:19 瀏覽:532
道德經南華經 發布:2025-10-04 04:40:18 瀏覽:81
上市公司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04 04:24:06 瀏覽:764
道德經白話文版 發布:2025-10-04 04:23:30 瀏覽:635
法院領導辦案 發布:2025-10-04 04:23:21 瀏覽:840
中國的勞動法好可笑 發布:2025-10-04 04:09:38 瀏覽:39
寧夏回族自治區節約用水條例 發布:2025-10-04 04:04:52 瀏覽:701
2012年深圳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10-04 04:03:17 瀏覽:18
下列不屬於社會法特點的是 發布:2025-10-04 04:03:17 瀏覽:779
社會與法之手機演員 發布:2025-10-04 04:02:42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