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李文傑法官

李文傑法官

發布時間: 2021-02-04 19:48:22

⑴ 李玫瑾分析葯家鑫案引發的爭議是什麼

爭議:

第一,葯家鑫駕車撞人後,是「故意殺人」,還是「強迫殺人」?

第二,缺少依據的「鋼琴強迫殺人症」,是否是「強迫立論症」產物?

第三,相比於葯家鑫,馬加爵殺人是否是「理科強迫殺人」?

事情發生在2011年3月23日,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葯家鑫殺人案開庭,當晚,李玫瑾在央視點評稱,葯之所以會在瞬間完成連扎6刀的動作,和他長期以來的鋼琴訓練有關。旋即,李的說法被網友稱為「鋼琴強迫殺人法」,認為她是在為葯開脫罪行。李本人亦陷入漫天口水之中。

其中,在葯家鑫殺人案的網路舌戰中,網民對專家言論的寬容邊界因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的央視點評而探底。李玫瑾表達的是心理學范疇的思考理性,因為法律審判與心理分析是絕然不同的兩件事;網民們表達的是民意情緒,這種情緒糾結於把專家的言論等同於法律審判的結論。

拓展資料:

南都:你對很多案件的評價,曾引來很大爭議。比如在葯家鑫案上提出的「鋼琴強迫殺人法」;還有湖北公安縣紀檢官員11刀自殺事件,你認為是「自虐式自殺」。這些看法不被普通人理解,是不是因為犯罪心理學還沒有被普通民眾接受?

李玫瑾教授:葯家鑫案,我的角度和公眾不同,我關注的是葯家鑫為什麼這樣,關注他的家庭教育,我認為我的專業分析沒有錯,只是在那個時候說那樣的話不適合,容易讓人誤解,大家的憤怒我很理解。湖北官員11刀自殺事件上,我當時曾說,我沒有調研這個案件,不對此作評價。但我自己經歷的案件中,有類似甚至比這個更復雜的。類似自虐的心理行為在生活中確實存在,比如割腕、不想上學故意把自己弄病,這都是一種自虐性抗拒。

把犯罪心理問題講出來,是為了讓公眾更好地了解這種嚴重的心理疾病發生的原因,從而如何防範。葯家鑫案風波之後,我也在調整自己,我認為,我的評論應該用公眾容易接受的語言,包括後來點評周克華案。我現在擔心,大家對我形成社會刻板印象,希望大家能靜下心來聽我把問題講清楚,我很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對社會有用。普及心理學不是幾個案件就能做好的

南都:你曾提出要讓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你認為葯家鑫和馬加爵殘忍地殺人有共同的心理問題,就是對生命的漠視,那麼應該如何讓孩子對生命有敬畏?

李玫瑾教授:這個問題特別重要,馬加爵案,我有一個報告,他從小學到中學,接受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就是沒有人生教育。我認為人生的第一課應該是教育人活著是為了什麼。課怎麼上?我認為應讓孩子進行參與式討論。我給孩子做法律講座,都要先提三個問題:一是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什麼是最最寶貴的;二是為什麼寶貴;三是最寶貴的生命我們如何來保護。應該討論這個話題,讓孩子明白生命不能輕易傷害。

這與法律教育不同,北京有幾個少年學了法律,知道未成年人殺人不會判死刑,於是殺了一個同學,還向對方家裡索要100萬元,這就是只有法律教育,沒有人生教育的結果。

⑵ 陽歷2007年12月26日11:00出生的李姓男孩子取什麼名呀

首先恭喜了
精心挑選一個您中意的名字,以下僅供參考
李偉奇(偉大、神奇)版
李致遠 (出自諸權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李俊馳(出自成語:俊才星馳)
李麗鋒(既俊美又有鋒利的一面,有剛柔並濟之意)
李雨澤 (恩惠像雨一樣多)
李國豪(國人因它而自豪)
李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李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李修傑(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

熱點內容
社會工作研究生是法碩嗎 發布:2025-08-21 02:50:31 瀏覽:570
把員工外派到分公司勞動法 發布:2025-08-21 02:49:36 瀏覽:487
婚姻法的司法解釋探望權 發布:2025-08-21 02:42:37 瀏覽:403
菲律賓移民法 發布:2025-08-21 02:14:02 瀏覽:157
國外公司法 發布:2025-08-21 02:12:03 瀏覽:171
有煙草控制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02:06:46 瀏覽:843
法學難過 發布:2025-08-21 01:59:28 瀏覽:208
汽車維修行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01:59:25 瀏覽:273
道德9年級 發布:2025-08-21 01:58:07 瀏覽:130
最高人民法院的級別 發布:2025-08-21 01:58:00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