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涉訴信訪案件

法院涉訴信訪案件

發布時間: 2021-02-05 06:25:36

㈠ 涉法涉訴的案件應當由哪個部門受理

、涉法涉訴是在黨中央「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思想下出現的新名詞。它是指當事人對刑事執法、行政執法等權力部門在案件或問題處理上不滿,認為受到了不法侵害或不公平的待遇,從而引發上訪告狀的案件。
2、《信訪條例》規定:「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健全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機制,進一步強化屬地責任,積極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級表達訴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級上訪。中央和國家機關來訪接待部門對應到而未到省級職能部門反映訴求的,或者省級職能部門正在處理且未超出法定處理期限的,或者信訪事項已經依法終結的,不予受理。各地可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依法維護信訪秩序,對信訪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3、涉法涉訴信訪改革是中央確定的重要改革事項,是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自2003年全國首次「集中處理涉法訪」案件以來,各地相關部門集中力量查辦了一大批涉法涉訴案件,解決了問題,化解了矛盾,息訴罷訪,相關責任人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理,維護了公平與正義。
雖然如此,仍有一些遺留問題尚待解決,個別上訪老戶提出的要求無法滿足,無理纏訪客觀存在,新的矛盾而激發的此類案件在所難免。
2013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明確了涉法涉訴信訪改革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4、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周本順在會上強調:
第一,堅持把解決問題放在首位。
各級領導幹部要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接訪,面對面聽取群眾訴求,一個一個地分析原因,一個一個地採取措施,統籌解決群眾反映的法律問題、思想情緒問題、實際困難問題。
第二,堅持把問題解決在源頭。要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辦案考核評價體系,不僅要看解決了多少信訪問題,更要看預防了多少信訪,減少了多少矛盾;要始終堅持調解優先的原則,建立完善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政復議、仲裁等的銜接機制;要倒查責任,強化"是誰製造問題、誰就要承擔責任、誰就要受到追究"的工作導向。
第三,堅持依靠基層解決問題。實現涉法涉訴信訪秩序的根本好轉,必須下大力氣強基固本,相信基層,依靠基層,樹立"不到北京也能解決問題"的導向,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各地要採取有力措施,強化基層基礎建設,強化基層解決問題的責任,落實經費保障,改善工作條件,確保有人幹事、有錢辦事,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第四,堅持靠法制解決問題。處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不能隨意突破法律政策底線,不能以犧牲司法權威為代價,必須依法維護司法機關作出的公正結論,依法糾正存在的問題,依法維護信訪秩序。

㈡ 什麼叫涉法涉訴信訪

涉法涉抄訴是在黨中央「立黨為公襲、執政為民」的執政思想下出現的新名詞。它是指當事人對刑事執法、行政執法等權力部門在案件或問題處理上不滿,認為受到了不法侵害或不公平的待遇,從而引發上訪告狀的案件。

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信訪不存在涉訪問題,因為信訪形式本身就是通過信或訪,無所謂涉訪。所謂涉法涉訴信訪,是指信訪中有屬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門和司法行政部門處理的信訪案件,即屬於涉法涉訴信訪。

㈢ 什麼是涉法涉訴信訪

涉法涉訴是指當事人對刑事執法、行政執法等權力部門在案件或問題處理上不滿,認為受到了不法侵害或不公平的待遇,從而引發上訪告狀的案件。

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是指信訪中有屬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門和司法行政部門處理的信訪案件。

自2003年全國首次「集中處理涉法訪」案件以來,各地相關部門集中力量查辦了一大批涉法涉訴案件,解決了問題,化解了矛盾,息訴罷訪,相關責任人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理,維護了公平與正義。

(3)法院涉訴信訪案件擴展閱讀:

工作會議: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在會上強調:

第一,堅持把解決問題放在首位。各級領導幹部要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接訪,面對面聽取群眾訴求,一個一個地分析原因,一個一個地採取措施,統籌解決群眾反映的法律問題、思想情緒問題、實際困難問題。

第二,堅持把問題解決在源頭。要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辦案考核評價體系,不僅要看解決了多少信訪問題,更要看預防了多少信訪,減少了多少矛盾。

要始終堅持調解優先的原則,建立完善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政復議、仲裁等的銜接機制;要倒查責任,強化"是誰製造問題、誰就要承擔責任、誰就要受到追究"的工作導向。

㈣ 什麼叫 涉訪涉訴信訪問題

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信訪不存在涉訪問題,因為信訪形式本身就是通過信或訪,無所謂涉訪。
信訪中有涉訴信訪問題,即涉法信訪。
根據國務院2005年頒布的《信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信訪人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應當分別向有關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並遵守本條例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的規定。」
《信訪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又規定「對本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的信訪事項,應當告知信訪人分別向有關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對已經或者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信訪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
在這里,已明確指出涉及到人大、法院、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政府機關可以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信訪人。
該條款同時又指明,「已經或者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不予受理。何謂「已經或者應當」?依筆者理解,「已經」指的是已由涉法部門在處理的信訪事項,如法院已經受理的案子,人大機關已經受理的案子,政府機關就不能代替法律處理。如涉及到仲裁和行政復議的事項,就應向仲裁機關和行政復議機關提出。「應當」指的是應當向涉法部門提出的事項,因為政府機關只能依法行政,在法律規定范圍內行政,不能代替法律部門。否則就是越權。
事實上,政府不是「萬能政府」,政府也要依法行政,政府也要在法律框架內活動,政府不能司法,只能執法,就是按照法律規定行政。

㈤ 涉法涉訴案件與信訪案件有什麼不同

信訪案件大多是未經過司法途徑,沒有依法行使相應權利。
涉法涉訴案件已經過法院審判,不通過正常上訴或申請再審程序維權,而進行信訪,調整司法權威。

㈥ 什麼是涉法涉訴信訪案件

涉法涉訴是指當事人對刑事執法、行政執法等權力部門在案件或問題處理上不滿,認為受到了不法侵害或不公平的待遇,從而引發上訪告狀的案件。

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是指信訪中有屬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門和司法行政部門處理的信訪案件。

自2003年全國首次「集中處理涉法訪」案件以來,各地相關部門集中力量查辦了一大批涉法涉訴案件,解決了問題,化解了矛盾,息訴罷訪,相關責任人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理,維護了公平與正義。

(6)法院涉訴信訪案件擴展閱讀:

根據2015年12月31日雅安市人民政府發布的《中央政法委關於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導入法律程序工作機制的意見》一文

為深入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改革,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中辦發[2013]26號)和相關法律法規,現就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導入法律程序工作機制,提出如下意見。

一、實行訴訟與信訪分離

(一)涉法涉訴信訪事項統一由政法機關依法按程序辦理。

各級政法機關要積極配合黨委、人大、政府等信訪部門做好涉法涉訴信訪與普通信訪分流工作,引導涉法涉訴信訪群眾依法按程序向政法機關反映問題。

對黨委、人大、政府的信訪部門按規定轉交的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同級政法機關應當及時接收,依法處理。

(二)暢通和拓寬涉法涉訴信訪渠道。各級政法機關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信訪人的申訴控告權利,耐心聽取和了解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和訴求。

對不屬於本單位管轄的信訪事項,要詳細解釋相關法律規定,告知信訪人向有管轄權的部門或層級反映問題,或者將信訪材料轉交相關部門處理。

要進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積極推進網路信訪、視頻接訪,整合來信、來訪、電話、網路、視頻等訴求表達渠道,建立集控告、申訴、咨詢、查詢一體化的綜合受理平台,提高工作實效,把信訪群眾吸附在基層、在本地、在政法機關,努力減少進京訪、越級訪、非正常訪。

(三)准確區分涉法涉訴信訪事項的訴與訪。

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屬於政法機關管轄的信訪事項,可以通過司法程序或相關法定救濟途徑解決的,作為訴類事項辦理;對政法機關依法不能通過司法程序或其他法定救濟途徑解決的信訪事項,以及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依照《信訪條例》處理的信訪事項,作為訪類事項辦理。

中央政法各單位要按照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訴與訪的甄別標准和區分界限,細化受理范圍和條件。

㈦ 人民法院涉訴信訪案件終結辦法 全文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但凡進入法庭可以肯定有-方突破了道德的底線,進入了法律程序。但內是如今的司法容腐敗臭名昭著,人人皆知,但凡執法者能基本執法,不求公平公正,只求不要碗底朝天。執法者只認金錢不執法必然導致受害人不服上訪的事情發生。

熱點內容
山東青州法院 發布:2025-08-20 21:02:36 瀏覽:45
監察法院法 發布:2025-08-20 20:57:02 瀏覽:938
違憲立法審查權 發布:2025-08-20 20:49:51 瀏覽:233
行政訴訟可否審查規章 發布:2025-08-20 20:49:10 瀏覽:66
北京市法律援助補貼辦法 發布:2025-08-20 20:48:23 瀏覽:556
合同法不履行合同時間 發布:2025-08-20 20:42:37 瀏覽:176
社會與法電視台節目表 發布:2025-08-20 20:34:29 瀏覽:445
拍賣公司拍賣結果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0 20:33:34 瀏覽:719
彭水司法所 發布:2025-08-20 20:17:19 瀏覽:622
寧波司法招聘 發布:2025-08-20 20:16:22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