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人民法院假釋
① 服刑人員如何申請假釋
第十四條 監獄提請人民法院裁定減刑、假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提請減刑建議書》或者《提請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據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 對本規定第四條所列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應當同時提交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簽署意見的《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假釋是對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經過一段時期的勞動改造後,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給予其有條件地提前釋放的一種制度。
(1)中級人民法院假釋擴展閱讀:
一、2017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開始施行。
根據刑法第82條、第79條的規定,對於犯罪分子的假釋,應當遵守下列程序:
(1)由執行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釋建議。
(2)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收到假釋建議書後,應當組成合議庭對假釋案件進行審理,要重點審查罪犯是否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對符合法定假釋條件的,裁定予以假釋。
適用假釋必須符合法定的條件。根據我國《刑法》第81條規定,適用假釋必須遵守下列條件:
(一) 法定的對象
並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假釋。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釋。
(二)法定的實質條件
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視,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後不至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或者關鍵條件。
犯罪分子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的,應當認為「確有悔改表現」:認罪服法;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范和監獄紀律;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參加勞動,愛護公物,完成勞動任務。
二、不適用假釋的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被判處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不適用假釋;
2、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犯罪分子,不適用假釋。
3、不滿足執行部分刑罰的犯罪分子不適用假釋。假釋只適用已經執行了部分刑罰的犯罪分子。具體來說,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13年以上。
三、為了從嚴把握減刑、假釋案,最高檢和最高法分別作出了最新的規定,關於六類減刑、假釋案,它們根據各自的司法實踐情況進行了劃分,並作出了特別的處理。
最高檢:《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
(一)《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規定了以下六類減刑、假釋案。
1、有特殊向人的罪犯:擬提請減刑、假釋罪犯系職務犯罪罪犯,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罪犯,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罪犯,嚴重暴力恐怖犯罪罪犯,其他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社會關注度高的罪犯;
《規定》將『三類罪犯』作為第一類調查核實對象,是針對專項活動發現的問題,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鞏固專項活動成效,通過制度進行長效防範。
為嚴厲打擊恐怖主義,《規定》還將「嚴重暴力恐怖犯罪罪犯」吸收為第一類調查核實對象。
2、有易發問題的情節:因罪犯有立功表現或者重大立功表現擬提請減刑的;擬提請減刑、假釋罪犯的減刑幅度大、假釋考驗期長、起始時間早、間隔時間短或者實際執行刑期短的;
擬提請減刑、假釋罪犯的考核計分高、專項獎勵多或者鑒定材料、獎懲記錄有疑點的;
3、其他:收到控告、舉報的;其他應當進行調查核實的。
(二)對這「六類減刑、假釋案」一律進行調查核實
檢察院:根據《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要求檢察機關對上述六類減刑、假釋案件一律進行調查核實。調查核實方式主要有:調閱復制有關材料、重新組織診斷鑒別、進行文證鑒定、召開座談會、個別詢問,以及派員列席執行機關提請減刑、假釋評審會議。
同時,要求各地檢察機關對「三類罪犯」逐一建檔,調取歷次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卷進行審查;對保外就醫的「三類罪犯」逐人見面、重新體檢,逐人逐案進行認真審查;
對發現的違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線索認真調查核實,堅決依法予以糾正;發現執法司法人員徇私舞弊、權錢交易、失職瀆職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六類減刑、假釋案:
1、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提請減刑的;
2、提請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或者減刑幅度不符合一般規定的;
3、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或社會關注度高的;
4、公示期間收到投訴意見的;
5、人民檢察院有異議的;
6、人民法院認為有開庭審理必要的。
(二)對這「六類減刑、假釋案」一律進行開庭審理
規定選取了現階段人民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社會關注度較高、司法實踐中也容易出問題的上述六類減刑、假釋案件,明確要求必須開庭審理。
同時,《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還明確要求,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一律予以公示。公示地點為罪犯服刑場所的公共區域。有條件的地方,應面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四、假釋考驗期
《刑法》第八十三條 【考驗期限】有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沒有執行完畢的刑期;無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十年。
假釋考驗期限,從假釋之日起計算。
② 假釋的條件和程序
一、條件:
1、對象是判處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且必須不是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刑期限制條件,被判處有期徒刑的,必須執行原判決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實際執行10年以上。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3、實質條件,犯罪分子須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後不致再危害社會。
二、假釋的法定程序:
(一)由執行強制勞動改造的監獄向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假釋建議書,並復以下材料:
1、罪犯評審鑒定表;
2、罪犯獎懲表;
3、終審法院判決書和裁定書;
4、歷年減刑裁定書復印件;
5、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的具體材料;
6、未成年或者老殘(自傷自殘除外)的材料。
對無期徒刑假釋建議書應當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局同意後再提出假釋建議。
(2)中級人民法院假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二)監獄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收到監獄的假釋建議書後審查其材料是否齊全、手續是否齊備、程序是否合法;
(三)人民法院在審查案件材料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釋。
假釋由裁定宣告之日起計算,考驗期為執行完畢的刑期,考驗期內一般不予減刑,被判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從假釋之日起執行。
③ 您好 一般經過中級人民法院公示假釋結束後 幾天可以出獄
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中級人民法院公示假釋結束後送達監獄的釋放日期,但規定了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假釋建議書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審核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具體時間由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限內裁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規定:
第三十二條 被判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規定的假釋條件的,由監獄根據考核結果向人民法院提出假釋建議,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假釋建議書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審核裁定;
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假釋裁定的副本應當抄送人民檢察院。
(3)中級人民法院假釋擴展閱讀:
案件網上報送審理,數據跨部門、跨地域聯通
記者在最高人民法院看到,信息化辦案平台的基本結構是「三縱三橫」。不僅法院、檢察院和司法行政部門上下級之間互聯互通,法院、檢察院和司法行政部門之間也互聯互通。
「信息化辦案平台的建設實現了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刑罰執行機關的網路聯通、數據貫通,實現了跨部門、跨地域的連通,這是信息化辦案平台最大的特色。」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錢曉晨說。
據介紹,信息化辦案平台建成後,至少具備4項主要功能:
一、監獄網上報送。監獄對罪犯的考核獎懲、認罪悔罪等情況實行網上錄入,對減刑假釋案件的內部審查以及報請省級監獄管理局審核等均在網上進行,向法院報送案件一律以電子數據形式通過網上進行傳輸,無需再將紙質卷宗材料移送至法院。
二、法院網上審理。法院對減刑假釋案件的立案、分案、閱卷、審查、文書起草及審簽等活動全部在網上進行,各環節高效運轉,審理活動全程留痕,開庭審理可以採用視頻方式進行,可以實現網上同步直播,法律文書一律電子簽章並通過網上流轉送達。
三、檢察院網上監督。檢察院通過信息化辦案平台不僅對內實現減刑假釋案件的網上請示、網上流轉、網上備案,對罪犯前期改造及監獄報請減刑假釋情況進行監督,並在法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時,通過網路提出檢察意見或者以視頻方式參加庭審,實現全程動態跟蹤和實時監督。
四、多種智能服務。利用法律條文自動推送、裁判文書輔助生成、庭審語言自動識別、法律文書智能糾錯等功能,進一步提高案件辦理質效;利用數據統計分析、自動生成報表等功能,進一步提高司法數據的應用能力和水平。
④ 中級人民法院假釋公示期後多久可以出來
看季抄度,每一次監獄都襲會開減刑大會,一般都是3 6 9 12這樣 每個地方不一樣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相關規定,法院擬定的減刑、假釋意見等,裁前公示在意見擬定後的3個工作日內進行,公示期為5天。在公示期間無任何問題,5個工作日內辦理假釋手續。
⑤ 假釋的公示表以經由中級人民法院公示了,是不是就意味著同意假釋
不代復表。公示是法定程序,所有減刑假制釋案件都要公示,公示完全不代表同意假釋,假釋是由人民法院裁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
第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在立案後五日內將執行機關報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書等材料依法向社會公示。
⑥ 中級人民法院減刑假釋公示期是多長時間.生意經幫忙
各個地區有所不同, 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時,在內法定期限容內擬出意見,下達裁定之前在監區范圍內予以公示。內容涉及罪犯的姓名、罪名、刑期、余刑、悔改表現和立功情況, 法院擬定的減刑、假釋意見等。裁前公示在意見擬定後的3個工作日內進行,公示期為5天。刑罰執行機關被要求在監區醒目位置設立公示欄,並保證罪犯充分了解公示的內容。在公示欄旁設立意見箱,法院通過公布聯系電話和通訊地址保證反饋意見渠道暢通。在接到反饋的意見後,法院要對擬定的意見進行復議,並在公示期滿後的5個工作日內作出裁定。
⑦ 假釋法院通過後到下裁定需要幾天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的規定,法院在收到監獄機關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並立案後,應在下列時間內做出裁定:
(1)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2)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3)對被判處有期徒刑和被減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執行機關提出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4)對被判處拘役、管制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執行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而按照規定,法院在對減刑假釋案件立案後,在五天內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是五天,那麼在公示期結束後,犯罪分子家屬就可以按照上述規定的時間,計演算法院會在什麼時間出裁定書了。
如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的減刑,在公示名單後,20天(一個月30天-5天-5天)內應該下裁定,最長不應超過一個月。
(7)中級人民法院假釋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 第一條
對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二)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三)對被判處有期徒刑和被減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執行機關提出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四)對被判處拘役、管制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執行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的減刑,應當根據情況,分別適用前款的有關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
⑧ 監獄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假釋是否一定會批
不一定會批。
獲假來釋的犯罪自分子,必須是執行一定刑期的犯罪分子。犯罪分子只有經過一定刑期的教育改造,才有可能對其悔改表現有一個較為准確的正確判斷,這是對其做出確有悔改表現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結論的考察期限,否則不能保持人民法院判決的嚴肅性和相對穩定性。
獲假釋的罪犯必須是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後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
(8)中級人民法院假釋擴展閱讀
1、假釋的法定對象
並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假釋。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屬於拘役和累犯和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故意傷害罪除外)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2、假釋的法定實質條件
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這是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或者關鍵條件。
犯罪分子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的,應當認為「確有悔改表現」:認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范和監獄紀律;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參加勞動,愛護公物,完成勞動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