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鍾旭
A. 嘗木刻一舞鍾馗是哪篇文言文里的
木刻鍾馗
【原文】
宋慶歷中,有一術士,姓李,多巧思。嘗木刻一舞鍾馗,高三尺許,右手持鐵簡。以香餌置鍾馗左手中,鼠緣手取食,則左手扼鼠,右手以簡斃之。
【譯文】
宋朝慶歷年間,有一個道士,姓李,經常有奇思妙想,曾經用木頭刻過一個鍾馗,高三尺左右,右手拿著鐵簡。把誘餌放在鍾馗的左手裡,老鼠沿著手爬上去吃,鍾馗像左手把老鼠抓住,右手用鐵簡把老鼠打死。
出自《夢溪筆談》「捕鼠木鍾馗」條:
慶歷①中,有一術士②姓李,多巧思。嘗木刻一「舞鍾馗③」,高二三尺,右手持鐵簡④,以香餌置鍾馗左手中。鼠緣手取食,則左手扼鼠,右手運簡斃之。以獻荊王⑤,王館於門下。會太史言月當蝕於昏時,李自雲:「有術可禳⑥。」荊王試使為之,是夜月果不蝕。王大神之,即日表聞,詔付內侍省問狀。李雲:「本善歷術,知《崇天歷》⑦蝕限⑧太弱,此月所蝕,當在濁中。以微賤不能自通,始以機巧幹荊邸⑨,今又假禳以動朝廷耳。」詔送司天監考驗。李與判監楚衍⑩推步日月蝕,遂加蝕限二刻;李補司天學生。至熙寧元年七月,日辰蝕東方,不效。卻是蝕限太強,歷官皆坐謫。令監官周琮重修,復減去慶歷所加二刻。苟欲求熙寧日蝕,而慶歷之蝕復失之,議久紛紛,卒無巧算,遂廢《明天》,復行《崇天》。至熙寧五年,衛朴造《奉元歷》,始知舊蝕法止用日平度,故在疾者過之,在遲者不及。《崇》《明》二歷加減,皆不曾求其所因,至是方究其失。
注釋編輯
①慶歷:宋仁宗趙禎年號(1041—1048年)。
②術士:古代有時指儒生,有時指道術之士,文中指懂得天文、歷法、卜算與某方面技藝的人。
③鍾馗:傳說中的一個專門打鬼的判官。
④鐵簡:文中指狹長的鐵板子。
⑤荊王:宋神宗的弟弟趙頵。
⑥禳(ránɡ):迷信的人用祈禱的辦法消除災難。
⑦《崇天歷》:宋代所用歷法之一,分別用於1024—1064年和1068—1074年。
⑧蝕限:即食限,指日食限和月食限。《辭海》:「在朔日,月球中心離白道和黃道的交點使日食成為可能的極限角距離叫『日食限』。距離在15°21′(下限)以內必發生日食,在18°31′(上限)以外無日食。在望日,地影中心離白道和黃道的交點使月食成為可能的極限角距離叫做『月食限』。月食的上限為12°15′,下限為9°30′。在上下限之間可能發生日偏食或月偏食。」
⑨荊邸:文中指荊王府邸。
⑩楚衍:宋代開封阼城人,精於天文歷法,曾補司天監學生,進司天監丞,是《崇天歷》的參與編制者。
司天學生:司天監的下級官員。
辰:辰時,指上午7時至9時。
不效:沒有應驗,與推算的時間不符。
坐:因某事受牽連而受處罰或被定罪。
謫:貶官,文中指受降職處罰。
周琮:宋英宗時任殿中丞判司天監,曾主持編制《明天歷》。
《明天》:即《明天歷》,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由周琮等編制而成,應用於1065—1067年。
熙寧五年:1072年。熙寧:宋神宗趙頊年號(1068—1077年)。
衛朴:宋代人,平民出身,為沈括舉薦,編制了《奉元歷》。
《奉元歷》:宋代歷法之一,為平民衛朴編制,應用於1075—1093年。
譯文編輯
宋仁宗慶歷年間,有一個姓李的術士,多有奇思妙想。他曾經刻制了一個能動的木頭人叫「舞鍾馗」,(木頭人)有二三尺高,右手拿著一根鐵板條,左手裡放著噴香的誘餌。當老鼠順著木頭人的手爬上去吃誘餌的時候,它的左手就會緊緊抓住老鼠,右手會揮動鐵板條將老鼠打死。姓李的術士把這個木頭人送給了荊王,荊王就把他留下來做了門客。(後來有一次)恰巧碰到太史說黃昏時刻會發生月食,姓李的術士自己(出來)說:「我有辦法使月食消除。」荊王就試著讓他去消除月食,那天月食果然沒有發生。荊王感到非常神奇,當天就將此事上奏朝廷,皇帝便下令由內侍省來詢問這件事的具體情況。姓李的術士說:「我本來就善於歷法,知道《崇天歷》對食限的角度定得過小了,這次月食的位置應該在地平線以下。因為自己出身寒微,不能自己將此事上報官府,所以才做了一個設置了機關的木頭人借機進了荊王府,現在又假借能夠消除月食來引起朝廷注意罷了。」皇帝於是下令將姓李的術士送到司天監,對他的說法進行檢驗。姓李的術士同司天監長官楚衍一道推算日食、月食,於是把食限增加了兩刻,姓李的術士也因此而得以補司天學生的職務。(但是)到了宋神宗熙寧元年七月的一天,按推算當天早上要發生日食,卻沒有應驗,恰恰是食限增大了的緣故。於是歷法官們都因此而被降職。皇帝下令司天監官周琮重新修正歷法,他又減去了慶歷年間所加的二刻食限。(這樣一來)如果算準了熙寧年間的這次日食,慶歷年間的那次月食就又算不準了。(如此這般)爭論了很久,始終沒有一個巧妙的演算法,於是廢掉了《明天歷》,又重新採用《崇天歷》。直到熙寧五年,衛朴編制了《奉天歷》後,才知道過去推算日月食時只用了太陽運行的平均速度,所以當太陽運行速度較快時就超過了,當太陽運行速度較慢時又會達不到。《崇天歷》和《明天歷》兩種歷法對食限的加減,都沒有探究尋找到產生偏差的真正原因,直到這次才弄清了產生偏差的原因所在。
B. 地藏王菩薩、閻王和鍾馗,他們三個誰的地位更高
世俗的講當然是地藏王菩薩,地位居尊,閻居次,鍾馗最末了。其原因如下:
1、地府文官體系
眾所周知,中國神仙體系繁雜,帶著濃濃的世俗特色,其中玉皇的朝廷更是文官政治,文官體系系統而繁雜。而作為這個文官體系中一部分的地府系統,更是一個文官體系的縮影。
3、地府精神領袖
相比地府的文武官僚,地藏菩薩則是地府的精神領袖,「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就是他對地府的理念,雖然他不對地府負責具體的事物,但是地府里,佛光卻去無處不在,所以依世俗的眼光看,地藏菩薩才是地府里最大的責任者和「領航者」,與他相比,十殿閻王和包括鍾馗在內的官僚團隊,不過只是「政府雇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