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出裁決書
Ⅰ 法院出具的裁定書,
1、送達給當事人的裁定書上怎麼能有簽字呢?
現在法院的裁定書都是印刷的,只有法院的院印,是不會有簽字的。不知道你說的什麼情況。
2、你看的是正卷還是副卷?
嚴格來講,副卷不應該讓當事人看。而且,副卷中的內容,只要不是正式文書,你也沒什麼好說的。
如果你是在正卷中看到的,這不能算偽造證據,但程序上肯定是有問題,因為不論最後結果如何,做出的裁判文書都應該向當事人送達。
Ⅱ 人民法院出裁定書執什麼作用
裁定與判決的區別- -
1、判決解決的是案件的實體問題;裁定是解決訴訟中的程序事項
2、裁定發生於訴訟的各個階段,一個案件可能有多個裁定;判決在案件審理終結時作出
3、裁定可採用書面形式,也可採用口頭形式;判決只能採用書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對管轄權的異議、駁回起訴的裁定可上訴外,其他裁定一律不準上訴;一審判決可以上訴。
民事判決,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依照法律,對審理終結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案件,就當事人民事實體權利義務的爭議,或者就確認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作出的決定,民事判決的書面形式,就是民事判決書。
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執行的過程中,為保證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就發生的訴訟程序問題作出的決定。民事裁定的書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書。
民事裁定和民事判決,雖然都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作出的決定,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但是,二者又不相同:
1、 民事裁定解決訴訟中的程序問題,而民事判決解決的則是訴訟中的實體問題。
2、 民事裁定所依據的是程序法,民事判決所依據的是實體法。
3、 裁定可以在訴訟的過程中作出,而判決一般只能在案件審理終結時作出。
Ⅲ 法院的裁決書和判決書有何不同裁決書可以改為判決書嗎
裁決抄書是仲裁機構做出的,而法院做出的是裁定書和判決書。判決和裁定不可以互相轉換。
僅以民事裁定書和民事判決書為例,進行區分解釋如下:
1、判決解決的是案件的實體問題;裁定是解決訴訟中的程序事項;
2、裁定發生於訴訟的各個階段,一個案件可能有多個裁定;判決在案件審理終結時作出;
3、裁定可採用書面形式,也可採用口頭形式;判決只能採用書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對管轄權的異議、駁回起訴的裁定可上訴外,其他裁定一律不準上訴;一審判決可以上訴。
Ⅳ 一般法院判決書要多久才能下來
民事訴訟一審普通程序審限一般不超過六個月,復雜的可以延長六個月,一審簡易程序審限為三個月;案件的審判程序一般要經過多次開庭審理,查清案件事實,查清案件事實並有相關證據證明後,法院才可以宣判,當庭宣判時,法院不能立即作出判決書,所以一個案件定期宣判的,會在十日內發判決書,定期宣判的,立即發判決書。
(4)法院出裁決書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資料鏈接: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Ⅳ 要求法院出具裁定書是什麼條件下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有明確的規定。
Ⅵ 法院裁決書下來對方不執行有什麼後果
極有可能涉嫌拒不履行法院判決等違法犯罪行為,故建議依法行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