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開庭後調解

法院開庭後調解

發布時間: 2021-02-20 16:55:23

A. 法院開庭時間已確定,是否還可以調解呢

1、法院開庭時間已確定的,可以調解。法院在開庭前、開庭中、開庭後,都可以進行調解。

2、如果是民事案件,調解是貫穿始終的。正常的程序是判決前調解,現在是司法為民,任何時候都調解,甚至在立案的時候有個訴訟調解中心,先調解,不成再立案的。

3、新《民事訴訟法》增加了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明文規定了對適宜調解的民事訴訟案件,在訴訟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先行調解程序,強調了民事訴訟調解在民事訴訟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立足化解矛盾在基層,體現了圍繞黨委政府和諧社會中心工作大局的司法工作理念。

(1)法院開庭後調解擴展閱讀:

法院開庭流程具體如下:

(1)准備開庭

書記員查明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以及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口頭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2)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結束前,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應當就法庭調查認定的事實和當事人爭議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分別尋問當事人、第三人、訴訟代理人是否還有意作最後陳述。

(3)法庭辯論

雙方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進行辯論,審判長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徵求各方最後意見。

(4)評議

法庭辯論結束後,審判長宣布休庭,進入評議時進行評議,實行少數服從數的原則,評議的情況應當如實製作筆錄。評議筆錄不準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查閱、復制。

評議畢,審判長宣布繼續開庭,當庭公開宣布判決結果,10日內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或定期宣判,在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要告知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上訴期限、上訴法院。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B. 法院在開庭後調解糾紛時間有沒有限制

按照法律規定,簡易程序的案件(一個法官獨任)審限為3個月,普通程序的案件回(合議庭成員為3人或答3人以上)審限為6個月,在審限內一直做調解不違法,雖然法律規定調解不成應立即做出判決,但在法定審限內做調解工作都可以(實踐中通常的做法),如果超過審限就不行了

C. 民事案件開庭後同意調解了,什麼時候給調解書

民事訴訟法抄中並沒有對調解書的送達做出相關規定,只是規定了調解書經雙方簽字確認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法院應當及時判決。我認為調解書的送達應當適用判決書送達的相關規定,十日內送達當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七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D. 法院開庭調解後,多久能見到調解書,和生效證明

有的法院當時就能收到調解書,否則一周內可以收到,
如果被告按時履行義內務,就不用申容請法院強制執行,也就不用法官開生效證明了,否則原告可以在被告逾期履行義務後2年內找法官開生效證明,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要寫執行申請書、復印調解書、身份證(單位的要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委託書)。

E. 法院開庭後不宣判,原告和被告想和解該怎麼辦

可以自願和解,雙方達成一致,原告去撤訴即可。

撤訴,是指在人民法院受回理案件之後答,宣告判決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訴的行為。申請撤訴,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後,進行宣判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訴的要求。

F. 開庭時法院還會再調解嗎

1、法院復開庭時間已確定的,制可以調解。法院在開庭前、開庭中、開庭後,都可以進行調解。
2、如果是民事案件,調解是貫穿始終的。正常的程序是判決前調解,現在是司法為民,任何時候都調解,甚至在立案的時候有個訴訟調解中心,先調解,不成再立案的。
3、新《民事訴訟法》增加了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明文規定了對適宜調解的民事訴訟案件,在訴訟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先行調解程序,強調了民事訴訟調解在民事訴訟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立足化解矛盾在基層,體現了圍繞黨委政府和諧社會中心工作大局的司法工作理念。

G. 開庭後雙方同意調解,要到哪裡調解

開抄庭後雙方同意調解,是在法庭調解的。這個調解是在人民法院審判人員的主持下,對雙方當事人就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自願協商,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活動。
法院調解是在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的。人民法院進行該活動,依據的是其審判職權,所進行的活動屬於審判活動,具有審判上的意義,具有司法的性質。

H. 在法院庭前調解和開庭後調解有沒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

前者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性質,後者則是當事人在訴訟中對自己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

2、參加的主體不同

前者有人民法院和雙方當事人共同參加,後者只有雙方當事人自己參加。

3、效力不同

根據法庭調解達成協議製作的調解書生效後,訴訟歸於終結,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具有執行力;當事人在訴訟中和解的,則應由原告申請撤訴,經法院裁定準許後結束訴訟,和解協議不具有執行力。

(8)法院開庭後調解擴展閱讀:

民事調解的適用范圍

一、關於調解的適用范圍

訴訟調解,是指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程序中,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對爭議各方進行疏導規勸,促使其就民事爭議通過自願協商,達成協議的活動,又是人民法院審結案件的方式之一。

訴訟調解作為《民事訴訟法》一項基本原則,在民事訴訟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條、第155條,《民訴意見》第201條的規定,調解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第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

《若干規定》第2條用列舉和概括的方式,規定了除6類案件不適用調解外,其他案件均可以調解。這6類案件是: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還債程序案件,婚姻關系、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民事案件。

I. 請教法院開庭後同意調解跟法院判決法律結果有什麼不同

法院出具的調解書,一經作出,立即生效了,如果對方不按照調解書內容履行義務,可以直接申請執行。判決書的話,一審判決之後,對方不服可以申請上訴,經過上訴後下發的二審判決書才是生效判決。

J. 法院開庭後調解幾天生效

雙方簽收調解書後就生效,調解書與離婚證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快遞預計到達時間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7 22:06:10 瀏覽:804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發布:2025-08-17 22:06:05 瀏覽:802
2017西安勞動法 發布:2025-08-17 21:58:42 瀏覽:123
刑事法律服務內容 發布:2025-08-17 21:46:56 瀏覽:788
法治禁毒手抄報 發布:2025-08-17 21:45:16 瀏覽:889
刑法選擇罪名 發布:2025-08-17 21:29:17 瀏覽:934
經濟法概論提綱 發布:2025-08-17 21:29:14 瀏覽:505
法律法規地方性規章 發布:2025-08-17 21:24:52 瀏覽:829
在審判實踐中如何把講政治和講法治統一起來 發布:2025-08-17 21:24:49 瀏覽:741
營商環境與政府法治建設 發布:2025-08-17 21:14:3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