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裁判文書公開

法院裁判文書公開

發布時間: 2021-02-21 11:19:18

A. 法院判決書怎樣在網上公開

法院判決書,只要生效,就會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開公布,不需要經過當事人的同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

1.第二條

中國裁判文書網是全國法院公布裁判文書的統一平台。各級人民法院在本院政務網站及司法公開平台設置中國裁判文書網的鏈接。

2.第三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書應當在互聯網公布:

(1)刑事、民事、行政判決書;

(2)刑事、民事、行政、執行裁定書;

(3)支付令;

(4)刑事、民事、行政、執行駁回申訴通知書;

(5)國家賠償決定書;

(6)強制醫療決定書或者駁回強制醫療申請的決定書;

(7)刑罰執行與變更決定書;

(8)對妨害訴訟行為、執行行為作出的拘留、罰款決定書,提前解除拘留決定書,因對不服拘留、罰款等制裁決定申請復議而作出的復議決定書;

(9)行政調解書、民事公益訴訟調解書;

(10)其他有中止、終結訴訟程序作用或者對當事人實體權益有影響、對當事人程序權益有重大影響的裁判文書。

(1)法院裁判文書公開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第四條規定:

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聯網公布:

(1)涉及國家秘密的;

(2)未成年人犯罪的;

(3)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的,但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確有必要公開的除外;

(4)離婚訴訟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監護的;

(5)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其他情形。

B. 法院給我的判決書怎麼會在網上公開公布的 我沒有公開公布過啊

法院送達給當事人的判決書,只要生效,就會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開公布,不需要當事人同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第四條 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應當在互聯網公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

(二)涉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

(三)以調解方式結案的;

(四)其他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

(2)法院裁判文書公開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法院應當依託信息技術將裁判文書公開納入審判流程管理,減輕裁判文書公開的工作量,實現裁判文書及時、全面、便捷公布。

第十五條 在互聯網公布的裁判文書,除依照本規定要求進行技術處理的以外,應當與裁判文書的原本一致。

人民法院對裁判文書中的筆誤進行補正的,應當及時在互聯網公布補正筆誤的裁定書。

辦案法官對在互聯網公布的裁判文書與裁判文書原本的一致性,以及技術處理的規范性負責。

第十六條 在互聯網公布的裁判文書與裁判文書原本不一致或者技術處理不當的,應當及時撤回並在糾正後重新公布。

在互聯網公布的裁判文書,經審查存在本規定第四條列明情形的,應當及時撤回,並按照本規定第六條處理。

第十七條 人民法院信息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中國裁判文書網的運行維護和升級完善,為社會各界合法利用在該網站公開的裁判文書提供便利。

C. 現在法院審判的案件全部公開嗎在網上能查到嗎包括去年的案件。求解答

審判是公開的,抄可網上查。審判案件絕襲大多數是公開審理,但刑事案件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不公開審理;

民事案件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在當地法院網站可查詢,打法院立案庭的電話也可以查詢,直接去法院也可。只要報案件號就能查詢。

為貫徹實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法釋〔2016〕19號),規范全省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工作。

拓展資料

1、使用首頁左上角檢索。輸入關鍵詞不少於兩個字,也可以輸入具體案號,然後搜索可查詢到相應的結果。

D. 法院在裁判文書網公布當事人詳細信息違法嗎

如何處理裁判文書上網與保護當事人私權的關系。

裁判文書承載著大量信息,有些信息是依法不能公開的,有些信息公開後可能會給當事人和相關人員帶來損害。裁判文書上網必須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統籌好公眾知情權、監督權與當事人隱私權及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關系。這里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如何確定不能上網的裁判文書。我們認為,應考慮以下三個層面:一是現行法律規定。按照法律規定,不宜公開審理案件的裁判文書一般不能上網。二是裁判文書上網後可能對當事人造成的損害。如某些刑事案件的判決書中,會對被害人受到侵害的事實進行認定,這些被認定的事實一旦通過裁判文書的形式公之於眾,將可能對被害人造成二次損害[12];還有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的裁判文書,上網後公眾很自然地會從道德角度去解讀案件事實,從而對當事人形成輿論壓力,造成較大的精神損害。三是當事人的意見。民事裁判文書上網要考慮雙方當事人的意見。這是因為,民事裁判文書雖然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但它畢竟是調整私權的載體。在對私權的處理上,權利主體擁有最高的權力,因而作為調整私權載體的裁判文書是否在網上公開應依附於私權主體的意志。綜合上述因素,以下六類裁判文書不宜上網:(1)裁判文書中涉及到國家政治生活,公布後有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的;(2)案件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情況的;(3)未成年人犯罪的;(4)裁判文書中過多涉及到其他人和事,公布後有可能會給他人造成精神壓力或給法院工作帶來不利影響而無必要公布的;(5)民事案件中雙方當事人都明確表示不同意上網的;(6)其他不宜上網公布的裁判文書。

第二,如何處理上網裁判文書中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個人信息問題。在上網的裁判文書中,其承載的信息內容可能涉及當事人的一些隱私,如民事訴訟中自然人主體的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刑事案件中受害人和證人的個人信息,等等。這些內容一旦上網公開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某種損害。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因文書上網而泄露有關人員的私人信息,一是凡裁判文書涉及自然人通訊住址、身份信息、家庭情況的一律刪除;二是凡涉及證人、刑事案件受害人姓名的一律用符號代替。三是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保留其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姓名、性別和年齡,其餘信息刪除。

E. 法院的所有判決都會公布到裁判文書網嗎

第一個問題,買賣不破租賃,糾紛不影響您租賃房屋;
第二個問題,法律規定無論任何案件的宣判必須一律公開。
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按照法律的規定可能不公開審理的案件,開庭審判都都不公開,證據材料也不公開。但不涉及宣判。
根據法律規定,無論任何案件的宣判,都一律公開進行。也就是說,判決書的內容,嚴格按程序要求,任何公民都是有機會旁聽宣判的,也就是一律公開的。早在幾年前,很多地方法院就開始試點公民可以按照規定到法院檔案部門閱卷。法院案件卷宗的正卷部分一般可以供公民查閱(副卷一律保密),只有涉及到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部分文件不能查閱,比如加密的證據材料。但判決書都可以查閱得到。現在針對法院的審判腐敗問題,很多人提出法院判決書應該全部「上網」供查閱,但是全國法院還沒有全面施行,但有有些比較發達地方的法院把判決書都是全部公開掛上網了的。還有比如「知識產權裁判文書網」,全國各地法院知識產權案件的判決書、裁定書都是集中上網了的。
所以,判決書的內容本來就是公開的,不構成侵權。只有極少數情況例外,比如:
某強奸幼女案中,按照保護個人隱私的規定,判決書中應當使用被害人的化名而禁止使用其真名,但由於法院的疏忽,使用了被害人真名,導致當事人隱私泄露,這個是法院的過錯造成隱私侵權。明知這種情況,侵權人還故意把判決書的內容到處公開宣揚的人,具有明顯惡意,構成侵權。

F. 民事判決書的內容可以公開嗎

民事判決書的內容可以公開,但不是所有的民事判決書都可以公開。

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第三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書應當在互聯網公布:

(一)刑事、民事、行政判決書;

(二)刑事、民事、行政、執行裁定書;

(三)支付令;

(四)刑事、民事、行政、執行駁回申訴通知書;

(五)國家賠償決定書;

(六)強制醫療決定書或者駁回強制醫療申請的決定書;

(七)刑罰執行與變更決定書;

(八)對妨害訴訟行為、執行行為作出的拘留、罰款決定書,提前解除拘留決定書,因對不服拘留、罰款等制裁決定申請復議而作出的復議決定書;

(九)行政調解書、民事公益訴訟調解書;

(十)其他有中止、終結訴訟程序作用或者對當事人實體權益有影響、對當事人程序權益有重大影響的裁判文書。

(6)法院裁判文書公開擴展閱讀:

《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第四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聯網公布:

(一)涉及國家秘密的;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

(三)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的,但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確有必要公開的除外;

(四)離婚訴訟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監護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其他情形。

G. 法院的裁判文書公開嗎

法院的裁判文書公開。

裁判文書不允許根據案件類型、影響大小等選擇性公回開——司法公開和司答法公正應是對每一個案件的追求,而非部分案件。根據暫行辦法,最高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書,原則上均應當上網公開。

文書上網前進行技術處理隱去個人信息——例如,只公開當事人的姓名或名稱,而隱去具體住址、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銀行賬號等其他信息;對於刑事案件被害人、證人、被告人家屬的姓名,以「某某」代替,其他相關信息也予以隱去。

(7)法院裁判文書公開擴展閱讀

裁判文書指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提起公訴或者自訴人提起自訴的刑事案件,在審理終結後或者在審理過程中,依照法律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案件的實體問題和程序所作局面處理決定,包括刑事判決書和刑事裁定書。

常見的刑事判決書有一審公訴案件刑事判決書、二審公訴案件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等。

常見的刑事裁定書有維持原判刑事裁定書、發回重審刑事裁定書、准許撤訴或按撤訴處理刑事裁定書、減刑刑事裁定書等。

H. 判決書出來後,判決書多久會公布在網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規:法院生效的判決書從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聯網全面公布,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曬」的4類判決書外,公眾均可隨時查閱。

1、民事訴訟一審普通程序審限一般不超過六個月,復雜的可以延長六個月,一審簡易程序審限為三個月;

2、案件的審判程序不是開一次庭就能搞定的,一般要經過多次開庭審理(如果是簡單的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可能一次開庭就能解決問題),查清案件事實,只有查清案件事實並有相關證據證明時,法院才可以宣判,而且即使是當庭宣判,法院也來不及當場作出判決書,所以一個案件定期宣判的,會在十日內發判決書,定期宣判的,立即發判決書。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拓展資料

判決書,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那麼法院判決書的生效時間歸類為:

1、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2、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3、行政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I. 法院判決書何時能夠全公開

2014年以後的生效判決可以在最高院的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查詢。

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開裁判文書的規定》第一條 ,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應當依法、全面、及時、規范。

《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開裁判文書的規定 》第二條, 中國裁判文書網是全國法院公布裁判文書的統一平台。各級人民法院在本院政務網站及司法公開平台設置中國裁判文書網的鏈接。

《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開裁判文書的規定 》第四條,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聯網公布:

(一)涉及國家秘密的;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

(三)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的,但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確有必要公開的除外;

(四)離婚訴訟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監護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其他情形。

(9)法院裁判文書公開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時,應當刪除下列信息:

(一)自然人的家庭住址、通訊方式、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健康狀況、車牌號碼、動產或不動產權屬證書編號等個人信息;

(二)法人以及其他組織的銀行賬號、車牌號碼、動產或不動產權屬證書編號等信息;

(三)涉及商業秘密的信息;

(四)家事、人格權益等糾紛中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

(五)涉及技術偵查措施的信息;

(六)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公開的其他信息。

熱點內容
日喀則法院電話 發布:2025-08-17 06:49:34 瀏覽:531
耕地取料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43:09 瀏覽:39
職工死亡單位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34:43 瀏覽:808
代表公司被委託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29:48 瀏覽:489
新冠條例 發布:2025-08-17 06:28:59 瀏覽:711
我國民法典出台對生活影響 發布:2025-08-17 06:28:56 瀏覽:709
謊報險情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12:31 瀏覽:23
合同法自考簡答題 發布:2025-08-17 06:12:05 瀏覽:484
刑法第240 發布:2025-08-17 06:09:14 瀏覽:235
勞動合同法68 發布:2025-08-17 06:09:12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