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取保問法院

取保問法院

發布時間: 2021-02-21 13:01:18

① 辦理取保候審後法院一般會怎麼判

取保候審後,一般會判處緩刑或不起訴,但不是所有的被告人取保候審後都會判處緩刑,需要根據取保的原因,取保後是否發現了漏罪、是否構成新的犯罪等各方面來確定具體量刑。所以在取保後,判決前也應當時刻關注案件的進展,盡量爭取判處緩刑或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1)取保問法院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② 法院取保候審被傳到法院開庭會問什麼

基本與公安詢問的內容差不多,關於案件的一些細節等
取保候審的意思是在案件宣判之前版嫌權疑人不用蹲看守所,但刑事訴訟程序不會終止。「候審」兩個字就意味著等候審判,因此除非接到結案或不起訴的決定,否則會正常公訴正常審判,只是嫌疑人在被判決有罪之前自由不被剝奪而已。

被取保候審人違反保證內容的,同意取保的單位會有不良記錄。因此刑事訴訟過程中各單位一般是不認其他單位的取保決定的。

比如在公安機關辦理取保候審的,案件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時可能會重新收押;在檢察院辦理取保候審的,案件移送法院審理時可能會重新收押。若未違反保證,保證金可以退回。

③ 我現在是取保候審 前兩天去法院簽取保候審的時候問我要不要申請律師 我不懂就說了不用 會有什麼事

一、如果是抄申請取保的,這個不需要律師出面,近親屬也可以申請。
但申請的意義不大,因為在偵查過程中,採取何種強制措施,完全是由偵查機關自己決定的,如果可以取保的,沒有申請,也照樣可以取保;如果不符合取保條件的,就是天天申請,也不能取保。
二、如果是指後期的案件偵查或審判。
1、取保的案件,一般是罪行比較輕的案件;
2、一開始取保的案件,最終的刑罰一般也是緩刑。
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類案件,請不請律師的,意義確實不大。當然,如果有律師提供法律上的咨詢與指導,效果可能會更好。從性價比的角度看,意義不大。

④ 請問法院對取保候審的人會在什麼時候收監

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抄機關在辦案過程中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在案件移送到法院後,法院可以繼續取保候審。如果法院認為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可以收監執行。另外,法院作出判決後,如果判處實刑,會當庭予以羈押並收監執行。

你這種情況一般不收監,如果再取保候審期間,故意犯罪的,可能取消取保候審,將其羈押、逮捕判決就可能是實刑,就是收監。

取保候審之後會被法院收監,主要是要看法院能否判緩刑。如果判緩刑的,則對罪犯進行社區矯正,不會收押服刑;如果判的是實刑而不是緩刑事的,則雖然是被取保候審的,但仍會被法院收押。

(4)取保問法院擴展閱讀:

取保候審的執行機關為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執行時,應當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讀《取保候審決定書》,並令其簽名或蓋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

取保候審僅僅是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即使被羈押的人獲得了取保候審批准,此時尚無法判斷其是否犯罪,需要進行處罰。因此並不能說獲得了取保候審後就沒事了。

⑤ 取保候審一庭開一個多月了今天法院打電話來要我去法院會問些什麼呢

准備宣判

⑥ 取保候審後為什麼還會移交到法院

取保候審並不等於解除刑法,只是犯罪性質不太嚴重,對社會危害不大可以先採取取保候審,在取保候審期滿後可以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送法》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6)取保問法院擴展閱讀

關於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司法機關在法定期限屆滿尚不能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五)公安機關申請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的,如果案件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的,可依法決定對其取保候審。

(六)持有效出入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責任,但又不需要逮捕的,可以適用取保候審這是司法機關辦理取保候審的最主要法律依據。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熱點內容
日喀則法院電話 發布:2025-08-17 06:49:34 瀏覽:531
耕地取料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43:09 瀏覽:39
職工死亡單位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34:43 瀏覽:808
代表公司被委託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29:48 瀏覽:489
新冠條例 發布:2025-08-17 06:28:59 瀏覽:711
我國民法典出台對生活影響 發布:2025-08-17 06:28:56 瀏覽:709
謊報險情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12:31 瀏覽:23
合同法自考簡答題 發布:2025-08-17 06:12:05 瀏覽:484
刑法第240 發布:2025-08-17 06:09:14 瀏覽:235
勞動合同法68 發布:2025-08-17 06:09:12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