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領取裁定書
要看當事人對律師的授權裡面是否有代為領取裁判文書,如果有這個授權法官一般都會通知律師去領,如果沒有則律師無權代為領取,法官會讓當事人自己去拿。
Ⅱ 法院判決書必須當事人自己去法院領取嗎不去領取行不行
沒有要求必須當事人自己去法院領取,向代領人出具授權委託書,則可以由他人代領。判決你承擔的那部分責任不會因為沒去拿就不執行了,拒收判決書的,判決一樣生效。
法院判決行被告沒有去取判決書,法院可以送達法律文書,被告在規定的期限內不上訴,判決發生法律效力。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
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法院領取裁定書擴展閱讀:
法院根據判決結果送達判決書時,如果遇到對方拒絕接受的,法院可以採取留置送達的方式完成送達。即如下所示:
1、見證人送達。送達判決書的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
2、記錄送達。除了找尋見證人證明送達狀態,如果沒有的,法院還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Ⅲ 法院判決書領取
在民訴法規定中:一是人民法院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宣判後10日內向當事回人送達判決書。
二是法答院定期宣判的,宣判之日即為送達日期。
三是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接收判決書的,實際接收之日為送達日期;未接收的,指定期滿之日為送達日期。
就本案而言,如沒有上述情況,法院應盡早給對方公司送達,若對方拒不到法院集聚判決書,法院可以通過專遞給對方郵寄去。因為對方是公司,住址不會下落不明,所以不適用公告送達。
Ⅳ 領取法院判決書注意
不服判決,及來時上訴。不服地方自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Ⅳ 怎麼領法院判決書
來判決書,法律術語自,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規:法院生效的判決書從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聯網全面公布,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曬」的4類判決書外,公眾均可隨時查閱。
根據法律規定,判決書需要向當事人送達,所謂送達,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將訴訟文件送交訴訟參與人、有關機關和單位的訴訟活動。其中,通知你本人去領取屬於直接送達,你需要攜帶身份證原件,如果是委託他人代為領取,則需要出具你的委託書。
Ⅵ 對方賴著不去領取中級人民法院的裁定書該怎麼辦
法院會依法送達。
通知不領取的,人民法院會經過法定程序,依法送達相關當事人的。
Ⅶ 必須親自去領嗎法院的判決書必須親自去領取嗎
判決書親自來去領取源最好,但如果忙,可以由訴訟代理人代領,可以委託親屬代領,也可以委託其他親朋好友代領。
還可以要求法院給郵寄。
《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 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第八十八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Ⅷ 為什麼法院要求本人領取判決書呢
1、這個涉及時效問題。當然,如果有委託代理人(辯護律師),可以不用本人領取判決書。
2、首先,本人領取後的第二日開始計算期限,期限屆滿以後,上訴權利失效,判決書隨即生效。
3、如果是非本人領取,就有可能出現多種情況,一來,別人幫你領了,卻忘記將判決內容告訴,等上訴期限失效,你又還想上訴,你會認為法院有責任,沒有對簽收人進行審查,導致你失去上訴權利。
4、為了避免各種程序上的出現的問題,法律法規有規定要本人領取判決書,實在沒有辦法領取的,要辦理相關委託代理的手續。
(8)法院領取裁定書擴展閱讀:
關於上訴期限:
1、上訴期限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2日起計算。在上訴期限內,提出的上訴具有法律效力。意味著案件要進行第二審程序。如果超出這個期限,提出的上訴和抗訴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一審判決、裁定即告生效。
2、但也有特殊情況,如當事人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提起上訴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5日內,可以申請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以前完成的訴訟活動。這種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沒有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即予裁定駁回申請。
3、根據規定,上訴人既可以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也可以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上訴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
4、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用書狀或口頭兩種形式均可。當事人要求上訴,用口頭表示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筆錄存放在法院的案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