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委託外地
⑴ 法院可以異地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委託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2011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1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執行法院經調查發現被執行人在本轄區內已無財產可供執行,且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內有可供執行財產的,應當將案件委託異地的同級人民法院執行。
執行案件中有三個以上被執行人或者三處以上被執行財產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轄區以外,且分屬不同異地的,執行法院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報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後可以異地執行。
第二條 案件委託執行後,受託法院應當依法立案,委託法院應當在收到受託法院的立案通知書後作委託結案處理。
委託異地法院協助查詢、凍結、查封、調查或者送達法律文書等有關事項的,受託法院不作為委託執行案件立案辦理,但應當積極予以協助。
第三條 委託執行應當以執行標的物所在地或者執行行為實施地的同級人民法院為受託執行法院。有兩處以上財產在異地的,可以委託主要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執行。
被執行人是現役軍人或者軍事單位的,可以委託對其有管轄權的軍事法院執行。
執行標的物是船舶的,可以委託有管轄權的海事法院執行。
第四條 委託執行案件應當由委託法院直接向受託法院辦理委託手續,並層報各自所在的高級人民法院備案。
事項委託應當以機要形式送達委託事項的相關手續,不需報高級人民法院備案。
⑵ 被執行財產在外地,應該委託哪個法院執行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29條規定:「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版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權。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由此可見,如果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財產在外地的,受訴法院可以委託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法院執行。
⑶ 法院可以到外地執行嗎
委託執行的條件
(一)被執行人或被執行財產的所在地在受理執行法院轄區以外,或者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物屬專門法院管轄的
只有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被執行財產所在地在「外地」的,方可進行委託執行;如果在受理執行法院的轄區內,就無必要也不得委託執行。委託的情形主要有:
1、委託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執行
在案件訴訟程序中,因案件的管轄規定,有些外地當事人到本地參加訴訟。案件審結後,如果外地當事人有必須履行的義務,在執行過程中,本地人民法院可以委託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
2、委託被執行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筆者認為,這種委託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執行人是本地人,由於外出經商辦企業等各種原因,主要財產在外地,本地無財產可供執行。在這種情況下,本地人民法院可委託被執行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二是被執行人是外地人,外地人在住所地又無財產可供執行,但有財產在第三處。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直接委託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執行。
3、委託執行的案件,可以是被執行人住所地和被執行財產都在外地的案件,也可以是部分被執行人在外地或者部分財產在外地的案件,只要是需要對外地的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財產採取強制執行的,都可以委託執行。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還對兩種特殊情況作了規定:一是被執行人是軍隊企業的,可以委託其所在地的軍事法院執行;二是執行標的物是船舶的,可以委託有關海事法院執行。
(二)本地法院已經立案受理
凡是需要委託外地法院執行的案件,本地法院必須已經立案受理。如果權利人未提出申請執行或者審判員未移送執行,本地法院尚未受理執行,不存在委託執行問題;即使權利人已提出申請或審判員已移送,還需經審理再決定是否受理,如果案件不符合執行立案條件的,未經審查就委託執行,就容易造成委託執行錯誤。
(三)本院執行確有困難
委託執行的目的是為了便於案件的執行,提高案件的執行效率,如果當地法院有便利的執行條件便不宜委託其他法院執行,否則便背離了委託執行的本來目的,失去了實際意義。實踐中,被執行人住所地在本院轄區以外,但在本院轄區內有財產可供執行;被執行人住所地在本院轄區內並有財產足以執行,但在轄區外也有財產。在這些情況下,本院直接執行沒有多大困難,而個別執行人員出於某種原因,或將案件推託出手,或為了庇護被執行人,或為了避免與被執行人傷人情面子,而將案件委託外地法院執行。如果將這類案件也允許委託外地法院執行,不僅不符合委託執行的立法精神,而且為個別執行人員實施不正之風行為創造了條件。
只有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被執行財產所在地在「外地」的,方可進行委託執行;如果在受理執行法院的轄區內,就無必要也不得委託執行。委託執行的目的是為了便於案件的執行,提高案件的執行效率。
⑷ 怎樣委託異地法院代執行
咨詢執行法官。個人不能委託。
⑸ 法院異地執行規定
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15.被拘留人不在本轄區的,作出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應派員到被拘 留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請該院協助執行,受委託的人民法院應及時派員 協助執行。被拘留人申請復議或者在拘留期間承認並改正錯誤,需要提前 解除拘留的,受委託人民法院應向委託人民法院轉達或者提出建議,由委 託人民法院審查決定。
259.被執行人、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委 托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也可以直接到當地執行。直接到當地執行的, 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當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當地人民法院應當 根據要求協助執行。
(5)法院執行委託外地擴展閱讀
異地執行的操作及應注意的問題:
1、首先做好異地執行的充分准備,減少因盲目行動造成損失。首先,要對申請執行的本院生效的法律文書認真審查,對符合異地直接執行條件的,要逐級申請;
基層人民法院異地直接執行本市轄區以內被執行人,應由本院寫出書面申請,闡明異地執行理由,連同判決書、申請執行書等原件,一並遞交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審批;
涉及本市中級人民法院轄區以外及本省、直轄市轄區以外的異地執行案件,首先應得到本市中級人民法院批准後,取得本省、直轄市等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即異地直接執行批准通知書),該手續必不可少:
一是法院執行機構內部規定,二是到異地執行請求當地法院配合時,當地法院首先要審查異地執行批准通知書,如無該通知書,當地法院執行機構可能會拒絕配合、協助。
2、其次,本院決定受理異地執行案件,並得到批准後,應在三日內向被執行人送達本院執行通知書,闡明履行義務,限定履行期限(筆者建議以郵寄方式送達,減少開支)。
這里所應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僅對執行案件的執行費有明確收費標准,對實際支出費用並無明確收費標准,致使各地法院對實支費的收取並不統一;
如果對實際支出費用的收取明顯高於被執行人當地法院收取標准,可能會使被執行人造成誤解,影響執行,應靈活掌握,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另外要將執行中所需的文書准備充分,做到一應俱全,來應付一切突發情況。實踐證明,在異地執行中,往往會因某種法律文書不全,影響案件進程。
3、再次,在異地執行時,必須攜帶自己的工作證和最高人民法院統一制發的執行公務證,並按規定著裝,必要時,應由司法警察參加執行。另外,異地執行最好由三名以上執行員進行,在執行程序中遇重大事項的辦理,可進行討論,報院長批准後,做出裁定。
4、最後,在對被執行人限定的履行時間前,派人到被執行人處進行摸底、了解,在進入強制執行程序前,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以免「白跑腿」,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和開支。
以上四項建議,旨在異地執行要准備充分,以免身在異地,因一項手續不全,而來回往返,增加執行周期,增大執行開支。
⑹ 一個關於委託異地法院執行的問題
1、你可以通過本地法院申請執行;
2、可以有多少執行多少。
⑺ 法院能否帶被執行人到異地執行
法院可以帶被執行人到異地執行,判決書在全國都是有效的,沒有地域限製版。法院即可以自權己執行,也可以委託當地法院執行。
法院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九條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⑻ 法院委託異地法院強制執行,委託函已發但沒回復怎麼辦
根據來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自: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建議您耐心等待一段時間,並根據上述執行時間點,與判決的法院及溝通執行情況。
⑼ 本地法院委託異地法院執行案件的規定是怎樣的請律師朋友幫忙回答一下。
《最高人抄民法院關於委託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
1、第一條:執行法院經調查發現被執行人在本轄區內已無財產可供執行,且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內有可供執行財產的,應當將案件委託異地的同級人民法院執行。
執行案件中有三個以上被執行人或者三處以上被執行財產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轄區以外,且分屬不同異地的,執行法院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報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後可以異地執行。
2、第四條: 委託執行案件應當由委託法院直接向受託法院辦理委託手續,並層報各自所在的高級人民法院備案。
說明,作出判決的法院到異地執行的,原則上需要高院批准;委託執行不需要審批而只需備案,直接委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