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治國家的法院

法治國家的法院

發布時間: 2021-02-22 20:01:31

Ⅰ 為什麼說中國的法院法官是依法治國的最大障礙

1、這是個偽命題。應該說,在依法治國進程中,中國法院和法官任重而道遠,有回很問題需要答改進。
2、中國法院是脫胎於行政管理體系,在建國之初,很多基層法院院長由縣長兼任,後期雖然不是兼職,也是作為政府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文革期間砸爛公檢法。法院名存實亡。
在改革開放後,法院的工作獲得長足發展。
當前,新一輪司法改革,正在淘汰不適應新時代需要的滯後思維和人員及管理制度,正在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3、依法治國不是法院一家之事,而是全社會之責。
黨委領導制訂依法治國方針政策;
人大監督導依法治國方針政策落實;
政府執行落實依法治國方針政策;
監察委監察依法治國方針政策落實過程的違法違紀之事;
檢察院對依法治國方針政策的落實實行法律監督;
法院依法審判依法治國過程發生的各類具體糾紛。

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願以法制國地中國誰犯罪犯法都能成為法院被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

刑法第4條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這是刑法對憲法原則的具體體現,也是司法公正的要求。法律一經公布、生效,對全社會就產生普遍的約束力,這是法制社會的基本要求。

刑法中說的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就是要求追究犯罪的司法機關,即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對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任何人,不論其職位多高,過去的功勞多大,也不論其身份如何,有什麼特殊的社會背景,都應當依法予以追究,不能因為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網開一面。

俗話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在過去的剝削階級社會里,雖然有些開明之士提出了這個主張,但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的,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實際上成為法律的特權階層,犯了罪可以不被追究,逍遙法外。

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進程中,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視這一法制原則,在憲法和刑法中都作了明確的規定,並在實踐中嚴格貫徹執行。近幾年在我國有許多身居高位的官員因貪污、受賄等瀆職犯罪而受到了法律的嚴懲,充分說明了我國法律制度的嚴肅性和公平性。

(2)法治國家的法院擴展閱讀: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和承擔法律義務,不允許任何人享有趄越法律的特權。這一原則對於資產階級最終摧毀封建特權制度具有重要的歷史進步意義。

但由於私有製造成的人們在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事實上的不平等,由於資本特權的存在,這一原則在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得到真正實現。在社會主義國家,由於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和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制度,這一原則才能得到真實的貫徹。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一項基本原則。中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一規定真實地反映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客觀要求。

Ⅲ 在發達的法治國家,法院判決是如何執行的

各國有各國的司法方式。
即使是發達國家,因為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在司法各個環節上的做法也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很難同一而就、很難概括。

Ⅳ 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依法治國.法院要忠實履行國家的法律.不私自製定土政策和土文件來代替法律.

我國法院有時向下級法院發一些特殊類型案件的指導意見,這些意見通常是在現有法律基礎上細化和解釋,只要不違反法律的規定,談不上是侵權行為,所以,你說的這個文件是否違法,還要看實際情況。

Ⅳ 我想知道:我們法治國家人民法院判案都不走法律程序嗎判案都不以事實證據為根據,不以法律為准繩嗎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誰主張,誰舉證,
收集證據,兩年之內,起訴維權。沒有證據,難以勝訴

法院違法,可以依法投訴舉報,維護法治尊嚴

Ⅵ 建設法治國家,法院違法辦案後憑什麼不認錯

法院違法辦案或枉法判案,不是認錯的問題了,而是要糾錯並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如果有證據與事實可以向檢察院申請司法監督。

Ⅶ 既然法治社會要求司法獨立,那為何在一些法治國家司法權的代表「最高法院法官」要由總統/總理任命呢

這是要保證權力之間沒有絕對的權力

Ⅷ 西方的法治國家,法官是獨立於政府以外判案的,那誰來監督法官的公正性呢

1、法官們自己。司法系統都是二級終審或者三級終審,你對判決不服可以上訴,上一級回法院自然答會對下一級法院的判決是否公正進行監督。
2、議會或國會。一些國家的最高審判機構是議會,議會可以通過表決撤銷或修改法院判決,對不公正的法官進行彈劾。

Ⅸ 法制局和法院有什麼區別

法制局的主要職責:(1)審核、起草市政府的規范性文件,對市政府各部門版和各鄉鎮出台的權規范性文件審查備案,定期清理規范性文件,參與法律、法規規章的徵求意見工作;(2)組織、協調市政府的行政執法活動,對市政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審核把關;(3)對市政府的重大決策,提供法律意見;(4)開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糾正、撤銷各執法部門和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的錯誤行政行為,具體實施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5)依法受理行政復議案件;(6)受市長委託,出庭應訴;(7)開展行政執法調研,為領導當好參謀助手;(8)指導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市政府各部門推行依法行政,指導政府各部門的行政執法活動,協調執法糾紛,組織培訓執法人員;(9)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市政府各行政執法部門的依法行政進行評議考核;(10)組織或參與本市的法制宣傳工作;(11)承辦市政府領導和上級政府法制機構交辦的其它事項。

熱點內容
找新勞動法 發布:2025-08-16 20:16:31 瀏覽:428
一帶一路法規建設 發布:2025-08-16 20:14:37 瀏覽:908
法國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20:11:49 瀏覽:361
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 發布:2025-08-16 19:59:16 瀏覽:254
2008前勞動法 發布:2025-08-16 19:48:14 瀏覽:549
房產過戶律師 發布:2025-08-16 19:48:08 瀏覽:411
勞動法出離職證明 發布:2025-08-16 19:34:33 瀏覽:297
城陽法律顧問律師 發布:2025-08-16 19:34:26 瀏覽:143
法的社會作用概念 發布:2025-08-16 19:33:07 瀏覽:551
行政訴訟法的舉證責任倒置 發布:2025-08-16 19:23:38 瀏覽: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