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法官
⑴ "樂平案"4名當事人為何僅1人堅持追責
2016年12月22日,江西樂平「5.24」奸殺案再審宣判。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撤銷原審判決,宣告黃志強、方春平、程發根、程立和無罪。此前,4名被告人因故意殺人、搶劫、強奸、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2017年8月4日,四名當事人收到國家賠償決定書,每人獲得227.574146萬元到227.884814萬元不等的國家賠償金。
有關案件的追責問題,探員今天了解到,截至目前,四名當事人中僅有方春平一人仍委託律師繼續相關事宜,方春平本人接受重案組37號采訪時表示,堅持追責是因為案件對家人造成很大傷害。無罪歸家半年以來,他對「新」生活還有諸多不適,甚至「還沒有開始使用微信」。
「樂平案」追責仍在進行中
2016年12月22日「樂平案」宣判方春平等4人無罪後,2017年1月16日,幾人在律師陪同下到江西省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控告公檢法當年辦案人員,並以「徇私枉法罪」控告原審改判黃志強等4人死緩的江西省高院法官,要求江西省公檢法整體迴避。
7月5日下午,方春平等3名當事人和律師到江西省檢察院第七次催問控告追責案件進展。
今天(8月5日),當事人之一方春平的代理律師張維玉告訴探員,目前,只有方春平一人堅持對案件進行追責,其他人均已經終止了追責事宜。
據張維玉律師介紹,該案被宣判無罪後,有關部門在對當事人的安置事項上進行了各方面的工作,在就業、宅基地和社會保險等問題上與4人進行協商,並希望可以妥善解決這些問題。
方春平一人的追責要求是否會堅持下去?張律師表示,方春平目前的態度還是很堅決,而作為律師,他們會尊重方春平的意見進行工作。
希望這樣的冤案能夠少一些,再多的錢也買不回青春和名譽。
⑵ 這是法官的職業素養
這種行為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⑶ 江西樂平市執行法官李長河,替被告叫苦沒錢,每次找被告父母,談,不找被告,給原告造成產重經濟損失
你說的很對,我的案子他拖了又拖,沒好處就不幫我辦
⑷ 黃樂平的主要事跡
l 堅持義務幫助廣大職工維權,切實保障受助職工合法權益
黃樂平因為自己工傷的親身經歷有感於職工維權的不易,從事律師工作以來,創辦北京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不為名、不為利,以「義助職工維權,無怨無悔;促進社會和諧,竭盡所能」為理念,致力於維護職工權益事業,並將自己律師工作收入的絕大部分都用於幫助困難職工特別是農民工的勞動維權。黃樂平在2005年4月就開通了國內第一個工傷維權網站——中國工傷損害賠償網,通過網路平台為職工們解疑答惑,普及勞動法知識。2006年3月,黃樂平又開通了工傷維權熱線,這也是國內第一條工傷維權熱線,免費為職工答疑解惑,出謀劃策。
在黃樂平的帶領下,義聯累計直接提供法律援助逾10萬人次,受惠人群超過55萬人次,其中代理案件5041件,幫助當事人獲得賠償超過1.45億元人民幣,並且多個案件開創國內司法先例,推動法制建設進步。義聯堅持維權與維穩並重,始終從政治的高度嚴格建設法律援助團隊,成功處理集體案件59件、無一例出現上訪與過激行為,多次化解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群體事件。義聯所代理的多個案件開創勞動維權的司法判決先例,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因為在工傷維權領域的突出貢獻,黃樂平被中央電視台等媒體譽為「工傷維權第一人」。 義聯也被媒體譽為「國內首家以困難職工、農民工權益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業化勞動法律援助機構」
l 解決典型疑難案件,維護職工權益,化解社會矛盾
黃樂平自投身公益法律服務事業以來,始終堅持「能援盡援,一幫到底」的原則,帶領義聯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努力鑽研疑難、集體案件,先後援助了一批在業界具有開創意義的疑難案件。如國內首例自殺認定為工傷的疑難行政訴訟案件;新華社多次報道的耗時16年的工傷維權馬拉松再審案,經過再審義聯推翻原判幫助當事人討回公道;北京市首例復轉軍人告單位安置糾紛案;澳大利亞歸國華僑高微軟的工傷認定再審案;被CCTV等多家媒體廣為報道的農民工張先法工傷案 ,歷時三年零三月,黃樂平外出超過120趟,經過6個程序,幫助當事人索賠到85萬元。
隨著群體性案件的高發,種種過激的集體維權行為屢屢出現。黃樂平將案件突破的難點集中體現在群體性勞動糾紛案件、群體性職業病案件、積壓信訪和過激維權案件中,充分發揮專業性和公信力,突出解決一系列典型案件,包括代理國內民間法律援助機構的集體勞動爭議成功調解第一案,幫助43名集體被裁的工人討回屬於他們的23萬元;審慎處理房山煤礦農民工群體性職業病案;另外,黃樂平帶領他的義聯及時介入惡性、突發性事件的處理,引導矛盾的合法化解決,防止糾紛的升級。
黃樂平在解決典型疑難、集體性案件方面的出色表現,既充分保障了職工的權益,又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
l 宣傳勞動法律知識,參與立法工作,推動勞動保障制度完善
黃樂平和他的義聯團隊並不僅僅滿足於法律援助實務,而是非常注重法律知識宣傳和普及,並致力於推動勞動保障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先後多次就相關勞動法律法規的起草與修改提交立法建議並得到採納。黃樂平律師時常說,法律援助若僅僅是停留在援助實務上還是一個非常初級的層次,如何從制度層面上努力改變勞工的生存現狀才是義聯更高的目標。
(一)出版勞動法專著超過40本,既引導勞動者正確維權,也為基層法官、勞動保障工作者及法律工作者提供有益參考
(二)發表文章160餘篇、接受媒體采訪超過500次、發表《工傷農民工調查報告》,推進執法的完善,推動法律的普及
(三)接受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委託,製作既專業有效又通俗易懂《司法部農民工公共法律服務手冊》,全國發放超過100萬份。
(四)審定國務院扶貧辦引導性培訓教材,組織了兩次農民工公益主題論壇,幫助農民工融入城市
(五)主編《勞動法實踐與研究》期刊23期,印刷20000冊及《農民工維權法律指引》宣傳頁50000份幫助農民工增加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
(六)黃樂平律師先後受邀參加司法部、全國總工會、中國扶貧基金會等多家機構舉辦的活動,做了100餘次專題講座。帶領義聯勞動維權團隊累計發放「農民工法律援助愛心卡」50000份;通過自建的中國工傷損害賠償網、中國勞動法網,累計為數以千萬計的勞動者提供法律知識的支持。
⑸ 樂平去哪裡找律師
肯定是有原因不給你立案,你可以問下法官具體的原因。
⑹ 樂平法院執行法官有嚴重問題
民事訴訟 第二百二十六條民院自收申請執行書起超六月未執行申請執行向級民院申請執行級民院經審查責令原民院定期限內執行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民院執行 事情趟較
⑺ 佘祥林的佘祥林案
1994年4月11日,湖北省京山縣雁門口鎮呂沖村發現一具無名女屍。認定死者是佘祥林失蹤的妻子。
1994年4月,以涉嫌故意殺害妻子為由,公安將佘拘留,並批准逮捕。
1994年10月13日,湖北省原荊州地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佘祥林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1995年1月10日,佘祥林上訴至湖北省高級法院,後來被撤銷一審判決,將該案發回重審。
1998年6月15日,京山縣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
1998年9月22日,湖北省荊門市中級法院駁回佘祥林上訴,維持原判,佘祥林隨後在湖北沙洋監獄服刑。
2005年3月28日,佘祥林「死亡」11年的妻子突然出現。2005年4月1日,佘祥林出獄。
2005年4月13日,京山縣法院宣判佘祥林無罪。
2005年10月底,因「殺妻」罪名蒙冤下獄11年的佘祥林及其家人,向國家提出1000萬的賠償,最終累計獲得70餘萬元國家賠償。 湖北省高級法院有關負責同志回憶說,當時湖北省省高院認為此案至少有五大疑點:被告人的交代前後矛盾,時供時翻,間接證據無法形成證據鏈,不足以定案;被告人供述殺妻的方式多達四五種,僅擇其一種認定沒有依據;僅憑被告人的口供認定凶器是石頭,依據不足;張在玉換下的衣物去向不明;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據提審筆錄,經向該案偵察員了解與事實不符。因此,並不排除「死者」出走的可能性。盡管「死者」的親屬上訪並組織了220名群眾簽名上書要求對「殺人犯」從速處決,省高院仍然於1995年1月堅決撤銷一審判決,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發回重審。
此後,案件又經過了補充偵查、起訴、退回補充偵查等一系列曲折環節。直到1996年12月,由於行政區劃變更(京山縣由荊州市劃歸荊門市管轄),京山縣政法委員會(政法委)將此案報請荊門市政法委員會(政法委)協調。1997年10月,荊門市政法委員會(政法委)召開了由荊門市法院和檢察院、京山縣政法委員會(政法委)和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的協調會議。會議決定:此案由京山縣檢察院向京山縣法院提起公訴;因為省高院提出的問題中至今有3個無法查清,對佘祥林判處有期徒刑。監獄中的佘祥林清醒地知道自己沒有殺人,並一直相信妻子還在人世。每次親屬探監時,他都要家裡上訪。多年來,佘祥林和家人不斷申訴,但每次都石沉大海。申訴之路充滿艱辛和血淚。1994年12月,四處尋找張在玉下落的佘祥林的母親,在天門市姚嶺村打聽到張在玉的行蹤,當地村民和村委會還開具了證明,但政法機關未予採信。據出具證明的原村黨支部副書記倪樂平介紹,為這件事作證的數位村民都被「請」到了公安部門,有的被關3個多月。聽說公安局還要抓他,他自己也在外面躲了好幾個月。佘祥林的哥哥佘鎖林悲憤地說:「因為不斷上訪申訴,我母親被公安機關抓去關押了好幾個月,我也被關40多天,放我出來時還威脅我說不許上告。我的母親在被放回後不久就去世了。」 這是曾經對佘祥林「殺妻」冤案進行起訴、判決和裁定的幾份法律文書,以及在佘祥林入獄後仍有人見過已「被殺害」的張在玉的證明。
申訴材料:透露關鍵證據的取得過程2005年4月1日,在沙洋監獄管理總局醫院,身體虛弱的佘祥林對記者說:「當時,他們把所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11年來,佘祥林在獄中寫了厚厚的申訴材料,並記下了好幾本日記。盡管這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尚待證實,但從一個側面為人們查尋「冤案」根源提供了線索。荊門市中院1998年的刑事裁決書稱,經審理查明,被告人佘祥林犯故意殺人罪的事實和情節有法醫鑒定、屍檢照片、現場勘查筆錄,有證人證言證實,被告人的作案「行走路線圖」及將公安帶到作案現場的記錄印證。對此,佘祥林的申訴材料寫道:「偵查員叫我將關橋水庫機台的構造畫出來,可我從來就沒去過那裡,且根本就沒有殺人,怎麼能畫得出來?就這樣,1994年4月15日下午,那位指導員見我實在說不出死者的方位,就將我拉到寫字台旁,給我畫了一張『行走路線圖』,並叫我依照他畫的那張圖畫了一張。」 「這次我說是用石頭殺人,這是因為在前一次我說是用木棒殺的人,但偵查員硬逼我交出木棒,可我根本就沒有殺人,哪裡交得出木棒,這次想到石頭到處都有,如你再叫我交出石頭我可以隨地撿一塊石頭給他們,這樣就可以少吃虧。」對於當時「指認現場」的情景,佘祥林寫道:「他們問我在什麼地方殺的人,我隨便指了一個地方,他們就給我照了相。而後要我交出殺人的石頭,我准備隨便找一塊石頭給他們,誰知那地方根本就沒有石頭,他們又見我實在找不到石頭,就直接將我架到堰塘的另一頭站定,問我屍體沉在哪裡,我見某某(註:此處隱去姓名)面對著堰塘,且我們站的地方有很多紙,就猜著說在這里,他們就給我照了相。」 「當時我已被殘忍體罰毒打了10天10夜,精神麻木,早已處於昏睡狀態,且全身傷痕累累,根本無法行走站立,我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能盡快的休息一會,只要能讓我休息一下,無論他們提出什麼要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順應。」 荊門市中級法院院長陳華說,佘祥林案件教訓太深刻了。過去,法院在審理涉及人命關天的重大刑事案件時,往往擔心「疑罪從無」會放縱犯罪,習慣「有罪推理」的原則,從而容易造成冤假錯案。法官在確認證據的真實性時,過於相信偵查部門的偵查結論,對可能存在刑訊逼供、誘供的證據,缺乏進一步調查、分析和核實,就容易導致證據採用失實。佘祥林案中,基層法院未能逐一審查清楚省高院提出的證據疑點,而以「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充分」為由,草率下判。 一位知情法官說,長期以來,法院對公安、檢察機關的證據採信多,對被害人提供的刑訊逼供的情節,由於沒有證據證實,很難採信,加上公安機關辦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破案能力差,沒有口供就沒辦法破案。「重口供輕證據」,容易出現刑訊逼供,釀成冤假錯案。荊門市中院在一份總結材料中談到:此案的另一個教訓是,要排除一切干擾,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佘祥林案件的處理結果是經過市、縣兩級政法委員會(政法委)組織有關辦案單位、辦案人員協調,並有明確處理意見後,由兩級法院作出的判決。這種近似於「先定後審」的做法,違背了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是導致冤案發生的重要原因。審判機關應嚴格依法辦案,即使有關部門組織協調,法院也必須依法獨立審判。據一位知情法官介紹,按政法委員會(政法委)協調會議的意見,就是要將案件從荊門中院移到京山基層法院處理,要求京山縣法院「一審拉滿」,也就是判15年,中院二審維持原判。這個案件從1994年立案,直到1998年才判,就是因為證據不足,辦不下去,也銷不了案,最後才由政法委員會(政法委)協調。當時沒有對屍體進行鑒定,「當時就是認為佘祥林殺了人,死者就是其妻。」針對此案暴露出的問題,刑法學家、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馬克昌指出,刑訊逼供往往是造成冤假錯案的首要原因。此案再次為我們敲響警鍾。
⑻ 樂平市人民法院法官叫什麼名字
你想朵摸了
⑼ 樂平法院執行局法官李長河不公平
可以向法院紀檢會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