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質證時間

民事訴訟法質證時間

發布時間: 2025-10-08 13:54:49

1. 民事訴訟質證法律規定是什麼

在民事訴訟當中,對於質證的法律規定是質證一般是發生在雙方進行交換證據的時候進行質證,同時如果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或者是調查階段等發表過質證意見的證據,那麼也是可以看作是質證過的證據。

一、民事訴訟質證法律規定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條當事人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或者人民法院調查、詢問過程中發表過質證意見的證據,視為質證過的證據。

當事人要求以書面方式發表質證意見,人民法院在聽取對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准許。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將書面質證意見送交對方當事人。

第六十二條 質證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出示證據,被告、第三人與原告進行質證;

(二)被告出示證據,原告、第三人與被告進行質證;

(三)第三人出示證據,原告、被告與第三人進行質證。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審判人員對調查收集證據的情況進行說明後,由提出申請的當事人與對方當事人、第三人進行質證。

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由審判人員對調查收集證據的情況進行說明後,聽取當事人的意見。

二、民事訴訟質證技巧

質證是庭審的關鍵環節,而後面的法庭辯論不過是質證意見的補充而已。一個優秀的辯手不僅需要扎實的法律功底,而且要思維敏銳、思辯能力很強,同時還需具備一定的謀略。

1、准備充分:庭審前應全面熟悉案情,查找相關法律規定和案例,並預測對方可能出示的證據或提出的問題,作好應對預案。

2、做好開庭記錄:在對方舉證時,記錄對方的舉證意見和自己的辯解意見,這樣自己發表意見時就會很從容。

3、證據的三性應綜合運用,每份證據都可就其三性發表質證意見。

4、不要一概否認對方證據,這樣會顯得沒有誠信和缺乏職業道德。雙方都有的一些無關緊要的證據應當認可;而且對方證據和辯解意見有些還可以為我所用。

在民事訴訟的時候,對於案件證據審理的過程當中,質證是屬於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證據的質變也是有著一定的時間限制的,如果超過規定的時間,那麼訴訟是屬於無效的,因此在案件審理前需要對質證做出充足的准備。

2. 質證期15天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3. 民訴法關於質證規定

法律分析:質證時間應該由法官根據案情和具體情況來定。由雙方協商並經法院認可,法院指定的普通程序不少於30日,但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少於30日,前述舉證時限屆滿後,基於特定事實法院酌情要求提供證據或反證的期限,不受30日限制。簡易程序法院指定可以少於30日,當事人協商不超過15日。從收到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次日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4. 質證是在法庭哪個階段

一、質證是在法庭哪個階段
1、質證是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的法庭調查階段。法庭在第一審程序中進行質證並且對經過庭審質證的證據,除確有必要外,一般不再進行質證,以避免案件久拖不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2、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三條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互相質證。未經當事人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當事人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認可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後,視為質證過的證據。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定應當保密的證據,不得公開質證。
二、質證階段應注意哪些問題:
質證階段應注意幾個問題
1、原告舉證的時候,應說明每一份或者每一組證據的「證明對象」「證明目的」。好多人分不清「證明對象」和「證明目的」。「證明對象」就是證據中的內容,比如合同簽訂時間、主要內容、違約責任等;「證明目的」就是這些證據能表明對方在合同規定的時間沒有供貨,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
2、被告在質證的時候,應僅僅圍繞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來質證,從而否認原告的證明對象和證明目的;
3、原被告都可以針對對方對證據的否認,進行解釋,最好能提醒法官你的證據的某一頁能支持你的觀點,讓法官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4、原被告律師都要對證據進行編排,每一份或者每一組證據都要有一個《民事證據登記表》,表明證據的來源、證據的形式,證據的名稱,然後就是「證明對象」和「證明目的」,這樣能讓法官一目瞭然。

熱點內容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
巴彥淖爾中級法院 發布:2025-10-08 16:04:08 瀏覽:186
青島大蝦事件法律知識 發布:2025-10-08 16:00:20 瀏覽:443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辦法 發布:2025-10-08 16:00:19 瀏覽:99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發布:2025-10-08 15:43:13 瀏覽:116
自考本科參加司法考試 發布:2025-10-08 15:40:31 瀏覽:659
重慶萬州律師 發布:2025-10-08 15:34:24 瀏覽:11
法院和紀檢 發布:2025-10-08 15:23:30 瀏覽:856
魔法學院主題歌 發布:2025-10-08 15:00:17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