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改判一審法院
Ⅰ 二審法院改判一審法院重審判決一審法院是錯案嗎
不算錯案,屬於在二審中出現了新的證據等情況,而發回一審法院重新審理。
Ⅱ 什麼情況下二審法院可以推翻一審法院判決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版原權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Ⅲ 二審改判對一審法官有影響么
1·有影響的,影響法官及法院的考核。法院內部有錯案追究制。
2·沒有一個量化的標准,說一定差多少才改判。刑事訴訟法規定改判的理由是:認定事實沒有錯誤,適用法律錯誤或量刑不當。因為沒有具體的司法解釋說一定要量刑如何不當才改判,所以原則上說只要二審法院認定量刑不當就改判。
3·有關系,因為二審法院改判會影響一審法院的業績。通常情況下,如果是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二審法院都會發回重審而不是改判。這樣會有個緩和的餘地。
(3)二審改判一審法院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Ⅳ 二審法院改判的案件,會對一審法院和法官有什麼影響
一審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上訴後,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應當判決離婚的,可以根據當內事人自容願的原則,與子女撫養、財產問題一並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的離婚案件,其事實上沒有、也不可能對離婚案件中的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問題進行審理和裁判,如果二審法院改判離婚,則是必需要對子女撫養、財產分割一並裁判,這樣將會剝奪當事人對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的上訴權,違背我國兩審終審制.所以,應該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與子女撫養、財產問題一並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也就是說,可以調解離婚,不能二審改判決離婚。
Ⅳ 二審法院改判,對一審法院有什麼影響
沒什麼影響
這是法律規定
審理案件各有所長,就是適用法律、認定事實的差別
看到別人的判決,可以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
Ⅵ 一法院判決上訴!二審法院改判的一審法院算不算錯案
1、司法實踐中,二審改判並不一定意味著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有誤、適用法律不正確,或者審判程序不合法,而是要依法進行綜合考量確認一審判決是否屬於錯案。
2、理由:
以刑事訴訟為例,由於二審程序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二審法院不得不對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的案件依法作出改判。主要有:
二審程序中當事人和解,法院改變原判決。近年來,司法機關對刑事和解進行了積極探索,不斷加大刑事和解的范圍和力度,如北京、上海、江蘇等地一些法院出台了關於刑事和解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在自訴案件以及一些侵犯個人權益的刑事案件,諸如交通肇事案件、故意傷害案件中,只要被告人和被害人達成諒解,法院在量刑時就可以對被告人從輕處罰或免予處罰。這樣,一些在一審中未形成刑事和解,卻在二審程序中達成刑事和解的,法院將依法改變原判決。如新聞報道過的:2007年5月,在打籃球時,祁某因爭執將小君臉部打成輕傷,一審判處祁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四個月。二審程序中,小君和祁某達成和解,祁某表示悔罪、認錯,並主動賠償小君經濟損失1萬元,原本就是朋友的當事人雙方握手言和,7月24日上午,北京市一中院以祁某犯故意傷害罪,免予刑事處罰。司法實踐中,這類因雙方當事人達成刑事和解,二審改變原判決的案件正呈日益增長趨勢。
二審程序中出現立功等新證據、新情況。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六條明確了我國二審程序的性質,即我國的二審救濟程序不同於外國的法律審或續審制,而是實行全案復審制,既是法律審,又是事實審。即二審同一審一樣,不僅具有收集、調取證據的職能,而且有對收集、調取到的證據進行審查進而認定事實的職能。實踐中比較常見的是立功等法定量刑情節在二審程序得以核實,或者被告人在二審期間有立功表現,二審法院對立功事實予以審查認定,並直接改判。如重慶綦江虹橋垮塌案,被告人林世元(綦江縣委原副書記)因玩忽職守罪、受賄罪,被一審法院依法數罪並罰,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林世元以原判量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在二審期間,林世元揭發了綦江原縣委書記張開科的犯罪事實,並查證屬實,據此,二審法院改判林世元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上述情形中,當事人和解以及被告人立功等情況發生在一審判決之後、二審審理期間,這時出現的新事實與新證據,顯然難以歸入原判決事實不清楚的范圍。
Ⅶ 民事二審改判,一審法院承擔什麼責任
一審法院的法官會在考核中受到一定影響。
Ⅷ 二審改判對一審法院有影響嗎
不一定,如果二審出現新證據推翻一審判決,對一審法官基本沒影響,如果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對一審法官有影響,說明一審法官判的不對,水平比較低
Ⅸ 一法院判決上訴,二審法院改判的一審法院算不算錯案
二審法院來改判被告人無自罪的,一審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國家賠償法》第二十一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依照本法的規定應當給予國家賠償的,作出拘留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對公民採取逮捕措施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的,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再審改判無罪的,作出原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二審改判無罪,以及二審發回重審後作無罪處理的,作出一審有罪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