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訴之法院
1. 起訴是什麼意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28條這樣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那麼,仲裁和訴訟這兩種解決糾紛的方式,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尊重當事人意願是仲裁方式的最大特點,當事人運不運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解決哪些糾紛、到哪家仲裁機構、由誰來主持等等都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商定;訴訟則實行強制管轄,審判庭的組成也是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就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能上訴;而訴訟則不同,當事人如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在15日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要求二審,二審即為終審。另外,從審限上看,青島仲裁委員會規定普通程序應在組庭之日起3個月審結,如選擇簡易程序則應在2個月內審結;而人民法院規定普通程序審理的一審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審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3個月內審結。再者,仲裁庭審理案件一般不公開進行,案情不公開,裁決不公開;而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則實行公開審理原則,但依法不應公開審理的除外。在裁決的執行方面,如一方當事人不主動履行裁決,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同時,按照《紐約公約》的約定,青島仲裁委員會的裁決可以在所有簽約國內得到執行。
2. 訴訟什麼意思
訴訟是指國家審判機關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解決訟爭的活動。
訴,是指告訴、申訴、控告意思和行為。訟,是法律行為,訟是指要由人民法院裁決的法律行為。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訴訟程序:
第一審程序: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依法進行下列工作:
1、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對公訴案件的審判,一般都應依法由審判員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並依法確定1人為審判長。在確定合議庭組成人員時,還應確定書記員人選。
2、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10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對於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託辯護人,或者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將開庭的時間、地點在開庭3日以前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審判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對於適用簡易程序的法庭審判,人民檢察院可以不派員出席法庭。
4、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3日以前送達。
5、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法庭辯論應當在審判長的主持下,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公訴人發言;
2、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3、被告人自行辯護;
4、辯護人辯護;
5、控辯雙方進行辯論。
(2)特訴之法院擴展閱讀:
二審程序是對一審程序的救濟程序。若是不服一審裁判結果,可以上訴。這里需要注意區別,一審法院下的判決書還是裁定書?判決書與裁定書的書寫格式、寫法和署名,與判決書基本相同。
判決書與裁定書的區別:
1、上訴期不同,判決書的上訴期是15天,裁定書的上訴期是10天。時間的起算時間為收到之日起算。
2、裁定書上訴不用繳納訴訟費,而判決書上訴需要預交訴訟費。
3、在一個案件中,發生法律效力並被執行的判決只有一個,而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個。
4、判決一般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而裁定解決程序問題。
5、判決必須用書面形式表現出來,而裁定既可用書面形式,又可用口頭形式。口頭裁定作出後,記入筆錄即可。
3. 特訴請人民法院判允前列訴訟請求。
就是請求法院作出判決的結果跟原告訴訟請求是一樣的
4. 特訴至法院 日語怎麼說
裁判所に訴訟を提起する
さいばんしょ に そしょう を ていきする
5. 起訴時法院如何選擇
1.對一般的民事抄案件,襲應該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如果被告的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應向被告經常居住地法院起訴;如果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組織,則應向該單位所在地法院起訴;如果被告是數個,而且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又不在同一區域內,可向其中的任何一個區域的法院起訴;
2.如果是對不在我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或者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以及對正在被勞動教養和被監禁人提起的訴訟,原告可向自己住所地法院起訴,如果原告的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則向自己經常居住地法院起訴;
6. 什麼是民事訴訟的特別程序
民事訴訟中的特別程序是非民事權益爭議案件的一種,特別程序包括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或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
特別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某些非民事權益糾紛案件所適用的特殊程序,與此對應的是概念是通常訴訟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適用的案件有兩類:一類是選民資格案件,另一類是非訟案件。
(6)特訴之法院擴展閱讀:
仲裁
仲裁是由雙方指定的仲裁員作出的審判和決定。仲裁與仲裁不同,仲裁裁決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然而,仲裁,如調解,是基於雙方的意願。只有當爭議雙方達成仲裁協議並同意將爭議提交裁決時,仲裁才能開始。
涉外訴訟
涉外民事訴訟是指國家法院受理、審理、執行涉外民事案件的程序。有些也被稱為國際民事訴訟程序。
從各國的立法實踐來看,除民事訴訟法外,有些國家還制定了涉外民事訴訟法,有些國家在民事訴訟法和國際私法中分別作了相應的規定,有些國家則作了相應的規定。民事訴訟法中的特別規定。我國屬於最後一個國家,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了這一立法。
嚴格說來,涉外民事訴訟不是一個獨立的程序。它的全稱應該是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殊規定。本特別規定、國內民事訴訟的規定和一些國際條約構成了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訴訟程序。可見,涉外民事案件審理程序相當復雜、嚴重。
7. 民事訴訟案立案號中"特"什麼意思
1、法院的民事訴訟案件中,有一類特殊的案件,那就是《民事訴訟法》第十版五章規定的適權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包括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確認調解協議案件、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等。由於這類案件與其他民事案件有這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人民法院案件類型及其代字標准》中以「特」作為代字。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案件案號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 案號的基本要素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類型代字、案件編號。
收案年度是收案的公歷自然年,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法院代字是案件承辦法院的簡化標識,用中文漢字、阿拉伯數字表示。
類型代字是案件類型的簡稱,用中文漢字表示。
案件編號是收案的次序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