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幾次約談
1. 對同一個具體的民事案件,法院最多能夠審理幾次
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對於同一個案件,通常經由一審和二審。但是,有個內別情況會比較特殊,就是容二審終審以後,案情仍有問題,就此進入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是指有監督權的機關或組織,或者當事人認為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發動或申請再審,由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再審的程序。此外,另一種特殊情況,就是經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一般為一審終審制,也就是只審理一次。
2. 二審法院的約談是什麼概念
作為刑事案件,二審時發回重審的情況一般是由於案件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回程序嚴重違法,二審階段答無法查清,需要重新審判;發回後,就又變成了一審程序,時間要視法院的效率而定,沒有法定期限的;既然已變回一審程序,就不存在「上訴不加刑」的情況了,也就是說,如果重新取證後,認為被告人原判決量刑過輕,是可以加刑的;當然,被告人可就重新審判後的判決再次提起上訴。
3. 法院兩次傳喚的時間是怎樣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隔幾天
如果只是傳喚的話,中間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時間間隔,只要不是故意以傳喚之名,變相拘留就可以成立。
4. 法院對於一個具體案件究竟能審理幾次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就是說,對一個具體案件經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次審理後,如果當事人不服,除法律規定外,可以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依次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原案件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案件第二次審理後,所作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一個具體案件,通常會經過兩次審理,即一審和二審;但未上訴的案件僅為一審即生效。而特殊情況下又不盡然。比如,按特別程序審理的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及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則實行一審終審。另外,按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另受理的債權人申請支付令、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因被盜、遺失或失而申請公示催告以及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的案件則按其特殊的程序進行,而不按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進行第一次審理,也不會進行第二次審理。
另外,有的案件也可能進行兩次以上的審理。比如,一個具體案件經過第一審程序以後,當事人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開始了第二審程序,第二審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定原判決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再如,經過一次審理或兩次審理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還可以由人民法院決定再審,檢察院抗訴引起再審,以及由當事人申請再審。這種「再審」不是第三審,並非每個案件都要經過的程序,而是基於審判監督權而設立的審理程序。再審程序是對已經生效的案件發現錯誤的一種補救措施。雖然有兩審終審的保障,便難免也還有各種原因造成已生效的案件仍然存在錯誤,所以《民事訴訟法》設立審判監督程序,對於保證案件的質量,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及完善訴訟程序制度都有著重要意義。它可以說是人民司法工作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在訴訟程序制度上的具體體現,維護了法院判決、裁定和調解協議的嚴肅性和穩定性,另外,通過糾正錯誤裁判,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5. 一般的民事糾紛法院調解幾次,最多能有幾次
最多調解幾次沒有限制。我起訴離婚十五次近十年沒有完全解決。
6. 法院同一個案件,要進行幾次公告送達嗎
法院同一個案件,最少要公告兩次向被告送達法律文書。
第一次是送達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和開庭傳票。
第二次是送達判決書。
7. 河南法院有多少人違紀被查
河南法院564人違紀被查, 百名冷橫硬推法官受處理。
據披露,因冷橫硬推、辦案拖拉、執法隨意,河南117名法官受到嚴肅處理;因接受吃請、娛樂,造成惡劣影響,14名法官受到行政開除和限期調離處分。
而因違紀違法,五年來河南全省法院564人被查處。這其中,河南省法院原副院長曹衛平,執行局原副局長李光、梁向陽、梁紅照,南陽中院原副院長宋黎曉、焦作中院原副院長趙志峰、新鄉縣法院原副院長魏軍等61人被追究刑事責任。
「司法守護社會底線,一旦發生腐敗,危害將更大,更令人痛恨。」張立勇表示,河南法院將以刮骨療的決心、勇氣,除惡務盡的雷霆之勢,鏟除害群之馬,守住公正,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