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光明網法院文化

光明網法院文化

發布時間: 2021-11-29 22:12:35

A. 法院工作為什麼要守住法律底線

中華民族是講底線的民族,上至政治的大是大非,下至做人的原則氣節,都有一個底線不可破的前提。對法律的忠誠是法官的底線,堅守法律底線,捍衛司法公正,應融入法官的血脈,成為法院文化的內核,成為法官最根本的職業認同。
一、法治逐漸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底線的客觀標准
無論是中華浩瀚的歷史進程,或者是黨領導人民推動的革命、建設及發展事業的每個進步,都離不開對底線的堅守和對規律的捍衛。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過程,正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堅守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不斷探索、捍衛黨的建設規律的過程。事實上,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就是堅守底線。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依法執政理念,強調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法治,逐漸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底線的客觀標准。法治之所以能夠成為黨堅守底線的客觀標准,是因為法律是黨的意志和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堅守法律底線,捍衛法治尊嚴,就是在維護黨的權威,就是在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是因為法律是人類行為和社會道德的最低標准,而不是最高要求,法治既是治國理政的最佳形式,也是社會治理的底線。觸碰法律底線,就是在挑戰黨的依法執政,就是在背離社會公共道德;是因為這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法治化,法治的客觀性、規范性、穩定性及可預測性,與實事求是有著深刻淵源,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法治原則更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法的領域的直接體現,可以說,強調實事求是,就是強調法治。
二、對法律的忠誠是法官的底線
法官對黨、國家和人民的忠誠,落腳於對法律的忠誠。對法律忠誠,就是對黨、國家和人民忠誠。法官對法律的忠誠體現為信仰法律、敬畏法律、堅守法律。信仰法律是精神靈魂,敬畏法律是內心准則,堅守法律是客觀實踐。只有真正信仰法律、敬畏法律,才能真正地堅守法律。只有在司法審判活動中實實在在地堅守法律,才是真信法、真敬法。
(一)信仰法律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將形同虛設。如果法律不被信仰而只是僵死的法條,秩序、理性和正義就會盪然無存。對法院和法官而言,對法律的信仰,就是在審案做事過程中,心裡時刻裝著法律,以法律為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線。
第一,法律應成為做人的准則。法律的本質天然蘊含了公正與善良的成分,暗合了人性善與美的本能。沒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任何人都不能享有法外特權,這是大是大非的法律底線問題。
第二,法律應成為做事的規則。法官、法院領導幹部做事首先要守法,在業內外活動中做守法的楷模,心懷法度,善守其本,不做違法之事。在辦案過程中更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始終保持高度的司法理性。法官不依法,天地難容。
第三,法律應成為做官的法則。法官不是官,與普通法官和行政官員相比,法院領導更應做信仰法律的典範。法院領導尤其是院長要做法律的堅強捍衛者,擁有更堅定的崇法精神和更純粹的護法品格,敢於維護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的憲法原則,善於以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為武器抵制踐踏法律、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的錯誤行為,勇於支持法官依法履行職權,院長不能讓法官個人或者是庭長、法院副職個人承受獨守底線的壓力,而應以院長之職集法院之力共守底線。
第四,法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信仰。法律不僅應在法律職業共同體內形成職業信仰、職業認同,還應被社會所信仰。在法律信仰相對缺失的社會環境中,法官不僅應帶頭尊崇和信仰法律,還要在實踐中傳播法治精神。
(二)敬畏法律
有敬畏才能善守信仰。對法律無所敬畏,不把黨紀國法當回事,甚至違法亂紀,只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作為法官,只有對法律心存敬畏,才能有底氣、有勇氣、有力量同損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現象和行為作斗爭。
第一,敬畏法治精神。法治精神在司法領域主要體現為:司法公正的價值追求、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憲法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基本要求、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並重的指導思想、三機關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刑事訴訟基本架構等。這些法治精神,對法官來說就是金科玉律,就是精神和行為的雙重底線。法治精神是永恆的、最有威懾力的,最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個人意志一時可以遮天蔽日,個人權力一時可以無邊無際,但遲早會被國法釘在歷史恥辱柱上,這是歷史無數次應驗的真理。到頭來,底線失守的人才會真正體會到法治精神的無限力量。唯有堅定對法治精神的敬畏之心,才能勇於抵制無良之人、無良之事,才不會玩法弄法,背離法律公義,司法事業才能堅守正確方向。
第二,敬畏司法程序。法律程序、訴訟程序的設置,既是對權力的約束,也是對人權的保障。馬克思認為,「審判程序和法有同樣的精神,審判程序不僅是法律的生命形式,也是法律的內部生命的表現」。當前忽視程序正義現象仍然存在,有的視訴訟程序為走形式,認為審判是「演木偶戲」,忽視三機關相互監督制約的制度安排與程序設置;甚至把法律嚴格規定的訴訟程序視為障礙,利用慫恿領導干預、煽動民意圍攻、非法人身攻擊等不良手段,想方設法干擾正常審判活動。程序失守就是底線失守,不制約、制約不到位必然產生冤假錯案,無原則的退讓不僅褻瀆法律,也會使工作更加被動,還會使當事人和社會對程序公正甚至民主法治失去信心。務必嚴格履行審判把關職責,恪守程序正義,反對一味遷就,將錯就錯就會釀成大錯。
第三,敬畏法律後果。法律之所以威嚴,是因為法律精神正義,法律程序嚴謹,法律後果嚴肅。法官敬畏法律威嚴,尤其應對法律後果心存敬畏。清醒認識法院作為社會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最終責任,如果因為沒有堅守底線、堅持原則導致冤假錯案,法院難辭其咎,必然承擔審查不嚴、把關不力的責任,最終的批評和質疑依然集中在法院。法院和法官底線失守,自身腰板不硬,最終還是會自食其果。
(三)堅守法律
信仰法律、敬畏法律最終落腳於堅守法律。對法律的堅守是法院的立院之基、法官的立身之本。法院、法官辦案要追求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但前提必須依法。
首先,堅守法律體現在關鍵時刻、特殊環境及重點案件上。在日常工作、通常情況及一般案件審理中嚴格依法辦案,是基本功;在關鍵時刻、特殊環境對重點案件的處理,才見真本事。堅守底線的底色純不純,底氣足不足,底蘊夠不夠,這個時候就會一清二楚。具體來說,就是敢於堅持原則,始終保持高度司法理性,以極大的勇氣和智慧,敢於對明顯有問題的案件說不,對違法的行為說不。這樣的法官才有底氣、有骨氣,法院也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其二,堅守法律體現在實事求是上。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人民法院嚴格依法辦案,堅守法律底線的精神支柱和理論武器。人民群眾對法院和法官的要求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要通過實事求是的辦案來實現。嚴格定案的依據、標准和程序,不管什麼案件,定案的標准只能是「國標」,依據是事實,形式是法定程序,而不是「地標」、「土政策」,更不是長官意志,否則就亂了法度。辦案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善於發現事實、發現真相、去偽存真。一個案件可以調解解決,也可以依法判決,主要是根據當時當地具體情況,前提是標准不能亂,證據不能虛構,不能根據人為需要預設判決結果。
其三,堅守法律體現在依法獨立審判上。從黨的十四大至十七大報告,均明確提出「依法保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存在兩個邏輯層次,一是審判權只能由法院行使,其他任何機關、團體、組織或個人不能也無法代替,否則就沒有設立法院的必要。二是審判權應當由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否則法院將不成其為法院。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不是為了實現法院自己的利益,而是在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盡責。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是在捍衛黨的權威尤其是中央權威。我國是單一制的社會主義國家,地方法院是國家統一司法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地方法院不是「地方化」的法院,應從維護中央權威和國家法制統一的高度捍衛憲法法律權威。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是在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憲法賦予法院依法獨立審判地位,是為了保障在審判中獨立判斷、獨立思考,敢於對違法、失范和不道德行為作出否定性評價。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是在最大限度實現群眾利益。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法律是最大的民意。如果法院在敏感重點案件處置中不負責任、不敢擔當,既傷害司法本身,也不能實現民意。一方面尊重和合理吸納民意,遵循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和道德標准;一方面保持高度司法理性,在公眾意見面前敢於獨立行使職權依法裁決。
其四,堅守法律體現在自身廉潔上。知廉恥才會知邊界知底線、知善惡知美醜、知責任知正義。突破底線和底線失守的人是廉恥泯滅的人。只有自身廉潔、無懈可擊,才有和不良之人、邪惡之事作斗爭的底氣和底色;如果自身不正,連自身廉潔的底線都守不住,堅守法律底線只能是一種奢談和妄想,最終只能是同流合污。法官自身廉潔的底線是「不貪贓、不枉法」,這是最基本的底線,也是一種很高的要求。
三、堅守法律底線需要司法勇氣和智慧
堅守是一種信仰、一種境界、一種能力,是成就事業的基礎。堅守法律是法官最大的美德,是法官永恆的事業。
堅守法律底線需要講氣節。首先堅定。在事關全局、事關根本的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毫不含糊,最重要的是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時候都不搖擺、不刮風、不跟風,不投機取巧、陽奉陰違。其次明斷。對中央政策的了解和實踐做到全局於胸,做到明察。在此基礎上周密思考,英明決策,做到明斷。然後就是把握機遇,大膽實踐,做到明決。再次正派。堅信邪不壓正,敢於堅守真理、維護正義,勇於並善於排除不當干擾和阻力。
堅守法律底線需要講方法。有了氣節,就有了堅守底線的底氣,但最終效果還與方法密切相關。首先,該碰硬時必須堅決碰硬。對於罪與非罪、未審先定、違反基本訴訟程序、突破法律原則等涉及到法律底線的重大原則性問題,沒有任何商量餘地,沒有任何迴旋空間,應堅決依法抵制,堅持依法辦理。其次,善於以柔克剛。法院、法官堅守法律底線,不僅要敢於碰硬,也要善於以柔克剛,需要剛柔相濟。公開是「以柔克剛」抵制不當干預的最佳方式。對於重大敏感案件的審判,越公開越有利於公正。將庭審盡可能的公開,讓媒體記者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同時讓被告人和辯護人充分發表意見,讓一切道理在陽光下說透、說清、說明,廣泛接受本地甚至全國方方面面的監督,這是挑戰法律底線的人最忌憚的,也是對其最大的制約和限制。最後,善於運用法律技術。法律底線堅守得好不好,還取決於法院對法律理解得准不準。對於破壞法律底線的人和事,找准法律硬傷並一擊到底,讓其在法律適用上無話可說、無理可占,同時靈活運用法律解釋方法,闡明堅守法律底線的依據和理由,爭取使其改變觀點。
堅守法律底線應當成為法院文化的核心內容。堅守法律底線的歷程,建立法治國家的道路,註定是充滿荊棘和坎坷不平的。當堅守底線卻遭受質疑、遇到打壓乃至基本權益受到侵害之際,甚至遭遇困難和暫時挫折的時候,依靠個人意志的堅忍不拔個人品格的獨善其身是不夠的,更需要在法院文化的滋養中獲取力量。文化最能凝聚共識,統一思想,振奮精神,提升戰鬥力。對法律的信仰和忠誠,是法院文化的精神核心。可傳承的文化積淀的形成,在於突出司法的公平正義價值,提升法官的法律信仰,鑄造法官對法律的忠誠,培育堅強的守法精神和勇敢的護法品格,形成以高尚法官人品為內涵,以良好司法技能為手段,以嚴謹司法程序為保障的司法職業文化並代代薪火相傳,真正實現對司法職業的理性認同和全心投入。

B. 最近法院在搞文化建設,要弄一些廉政標語,法院文化標語之類的,不知哪裡有

法院文化標語:復

仁制——公以至仁 正以盡義

孝——百事孝為先 問心不問事

誠——為政重在廉 做人重在誠

法——厚德才能載法 德正方能嚴法

民——司法關注民生 審判服務百姓

為——一身正氣護天平 兩袖清風為法官

正——堂堂正正做人 實實在在做事

實——以事實為依據 以法律為准繩

端正——端正心態 端正態度 為民辦實事

法院廉政標語:

廉——廉政治國 利在天下

立法以公為本 倡廉以慎為要

潔——源潔則流清 行端則影直

清——家和萬事興 國清才子貴

處事要公 公生明 律己要廉 廉生威

公正是法院的靈魂 廉潔是法官的命門

貴——官以清廉而貴 花以芬芳而香

C. 法院如何進行文化建設

1、要提高法院幹警對加強法院文化建設的認識。
2、加強法院文化建設,專核心是要加屬強法院精神文化精神建設。最關鍵的是要要加強對司法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將司法核心價值觀貫徹到幹警言行之中,落實到審判執行工作之中,確保廣大幹警真正做到學與用、知與行相統一,讓廣大人民群眾能真正感受到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廉潔司法、為民司法的作風和形象。
3、加強法院廉政文化建設,發揮廉政文化建設的「軟實力」作用。
4、加強法院制度文化建設,實現法院文化的制度化、規范化。
5、加強法院物質文化建設,夯實基礎。法院物質文化建設是保證法院完成各項工作的需要,是樹立法制權威的需要,是進步法院治理水平的需要,同時也是進步工作效率的需要。

D. 法院是物質文化還是精神文化

廣義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共同創造並賴以生存的物質與精神存在的總和。版
(1)人類及人類的權創造活動相聯系的,以人為中心的概念。
(2)廣義文化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它涵蓋人類歷史的全過程,是一個傳承發展的綜合概念。
(3)廣義文化的外延涵蓋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的全部。

狹義文化專指人類的精神創造,它著重人的心態部分。是某一社會集體(民族或階層)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經傳承積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質體現總體體系。
(1)不但以人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為中心,即使觀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為內核的。
(2)其關注的不是個別的精神活動,而是經歷史積累凝聚的共有的、成體系的人文精神。
(3)關注的不僅是全人類的普遍共性,而且更 注重不同民族、階層、集團人文精神的特點。

所以,既然是習題,就一定有出錯的或者不合適的地方,這道題就出的有出入,有不足之處,不要繼續思考這道題了,題目不對。
法院是屬於政治文化的,不屬於物質文化也不屬於精神文化。如果要模糊地劃定界限,那麼最多屬於精神文化,而且是狹義的精神文化。

希望能給你幫助。

E. 法院文化表達的是什麼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

F. 法院如何做到文化自信

加強法院政治文化建設
當下,社會環境紛繁復雜,功利化和商業化侵蝕著人們的思想觀念。而法院是維護公平正義的神聖場所,如若幹警,特別是一線辦案人員喪失了信仰,司法公信力就無從談起。加強法院的文化建設,要把政治文化建設擺在首位,用科學的理論凝心聚力。要強化黨的理論武裝,讓廣大幹警,尤其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形成講政治、講黨性的濃厚氛圍。引導全院幹警築牢思想意識的防線,在內心做到真正的認同,在行動中做到忠誠、干凈、擔當。

G. 全國首批40個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示範單位有哪些

中級人民法院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

吉林省通化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

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江西省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

河南省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湖南省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

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

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雲南省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

陝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

基層人民法院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

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

河北省玉田縣人民法院

河北省武安市人民法院

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人民法院

山西省長治縣人民法院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人民法院

黑龍江省大慶市龍鳳區人民法院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法院

江蘇省沭陽縣人民法院

浙江省紹興縣人民法院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人民法院

福建省長泰縣人民法院

山東省榮城市人民法院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壩人民法院

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

湖南省津市市人民法院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

四川省閬中市人民法院

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人民法院

雲南省騰沖縣人民法院

雲南省祿豐縣人民法院

甘肅省嘉峪關市人民法院

青海省湟源縣人民法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市人民法院

H. 光明網與光明日報有什麼區別

有本質區別。

《光明日報》是中共中央機關報之一,是由中宣部直接領導的大型、全國性的官方新聞媒體之一,屬於光明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讀者層次高,主要分布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國辦高校等;是知識分子互相交流的學術平台,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廣泛性,是企事業單位和高校有效的展示平台。

光明日報報業集團除《光明日報》外還有3報5刊、1網站和1出版社。光明網是光明日報報業集團下屬網站,是依託光明日報報業集團「四報五刊一社」豐富信息資源的國內知名大文化網站群,和光明日報是兩回事。

一般來講,在光明日報理論版上發表過的文章,都會出現在光明網理論頻道。
但是,光明網理論頻道的文章數量、內容等,會比光明日報理論版的多得多,這是一個平台高低和容量大小的問題。

簡單說,光明網理論頻道中的文章是精華,光明日報理論版上的文章是精華中的精華。

I. 法院要進行文化建設,要怎麼弄,怎麼布置法院文化牆,法院文化長廊

我在法院搞的文抄化建設,一共分為四個版塊。
第一:廉政文化。主要是廉政語言展示,我們是讓每一位院領導都寫了自己的廉政格言,上牆。
第二,責任文化。主要是責任建設方面。弄出一塊地方,讓庭長以上的領導全部在上面簽字,請大家監督履責情況。
第三:法官文化。主要是文學作品,攝影作品,業余文化生活等。這個可豐富一些。
第四:光輝歷程。主要是法院或法官近年來獲得的榮譽、發展歷程等。
這些還要看你的法院是基層法院還是中級法院。如果是基層法院,就按這四方面,結合自己的實際布置就好了。可以多弄一些照片放上去。如果是中級以上法院,還要弄得再大氣一些。
從布置方面來講,可以找廣告公司設計一下,他們一般都會幫忙的。

熱點內容
業主反價的法律責任法院 發布:2025-07-17 09:26:39 瀏覽:550
礦產資源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7-17 09:25:53 瀏覽:156
西政法學類 發布:2025-07-17 09:21:36 瀏覽:466
陶鑫良律師 發布:2025-07-17 08:59:15 瀏覽:556
寶安法治之夢 發布:2025-07-17 08:54:49 瀏覽:12
法官總裁 發布:2025-07-17 08:54:08 瀏覽:641
栩銳律師 發布:2025-07-17 08:41:10 瀏覽:333
香港司法權英國 發布:2025-07-17 08:26:14 瀏覽:772
新邵手機法院 發布:2025-07-17 08:25:23 瀏覽:998
找人收賬注意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7 08:25:22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