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留有餘地

法院留有餘地

發布時間: 2021-12-05 01:15:03

法院凍結銀行卡,有病債主死路一條

您不要擔心,您可以拿您的體檢報告給法院,法院會決定您的銀行存款,保證您的生存,法院凍結賬戶要您還錢也不是說一次全部拿走,會考慮您家庭環境,為您的生活必需留有餘地。當務之急是拿著健康證明找法院,應該在執行庭那裡,具體您咨詢下吧。

⑵ 二審法院只能發回重審一次嗎

近來,為了清理積案,消除「超期羈押」現象,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聯合發出了《關於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 切實糾防超期羈押通知》,最高人民法院也發出了《關於推行十項制度 切實防止產生新的超期羈押的通知》,這兩個通知都對案件發回重審制度進行了嚴格地規定,要求「第二審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對於原判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案件,只能裁定撤銷原判一次,嚴格禁止多次發回重審。」這一規定據稱是因為在司法實踐中有些案件在人民法院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而被二審人民法院反復發回重審,導致案件在人民法院久拖不決、遲遲不判。最高司法機關為防止這一現象而制定了此規定。
筆者認為,這一規定是對刑事訴訟法中關於人民法院審判權的一種限制性司法解釋。對於限制國家機關的權利的解釋當然是一種積極的、值得肯定的。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這一解釋卻是沒有法律依據,在司法實踐中也難以執行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刑訴法對第二審人民法院案件應當如何處理是怎麼樣規定的吧。刑訴法第189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即第二審人民法院只能按上述三種情況對第二審案件進行處理。其中規定對「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案件,「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8條第(2)項也規定,對於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復核案件,「認為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裁定發回重新審判。」從上述規定來看,刑訴法沒有第二審(或者復核的)人民法院對「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案件可以發回重新審判次數的限制。在整個刑訴法中,有次數限制的僅僅是補充偵查次數的限制,刑訴法第第139條第2、3款分別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即刑訴法只對補充偵查的次數有限制,而沒有任何限制發回重新審判限制的規定。
第二,刑訴法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的案件,「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這就是說,在二審人民法院能夠查清事實的情況下,當然不存在撤銷原判決,發回重新審判的問題;而在第二審人民法院無法查清事實的情況下,就只能發回重審。如果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了一次,第一審人民法院又根據現有的事實、證據材料作出了判決,第二審人民法院仍然無法查清楚事實,是不是一定要進行判決呢?如果一定要作出判決也只能是一個有罪的糊塗判決,這就是為什麼第二審法律總是作出一些「留有餘地」的判決的原因,如「杜培武故意殺人案」。因為,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案件,法律沒有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法院有權直接作出無罪判決。二審法院只能作出實體有罪或者實體無罪的判決,而不能作出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無罪判決。刑訴法只規定了第一審人民法院「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即嚴格地說,第二審人民法院只要認定了原判決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就只能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而別無他途。
第三,多次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是不是多拖不決、遲遲不判呢?筆者認為不是。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本身就是一種判、一種決,是刑訴法賦予二審法院的一種判決權,二審法院只要作出了裁判,無論是有罪判決還是無罪判決還是裁判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就是一種結案方式,就不能認為是未決、不判。
因此,二審法院對於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裁判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是沒有次數限制的。理智和合法的做法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在作出撤銷原判,發回重審後,第一審人民法院不得在沒有新的補充查證的事實和新的補充查證的證據的情況下作出同樣的判決,對於第二審人民法院二次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應當作出「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而不能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多次作出有罪判決。

⑶ 「留有餘地的判決」對嗎會徹底糾正嗎

可以向上級法院或同級檢察院申訴要求重審,同時向上級紀委監察局舉報

⑷ 人民法院為什麼只能審查合法性而不能審查合理性

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原則,確定了人民法院行使司法審查權的內容和程度,即人民法院能夠審查的是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而不是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或適當性。這就是說,如果具體行政行為沒有違法,只是有些不適當或者有些不合理,人民法院原則上不應當進行干預。 為什麼人民法院原則上只審查合法性問題,而不審查合理性的問題呢?我們認為主要理由有以下5點: 第一,依法行政是行政法制中的最基本的規則,人民法院只能用法律而不能用其他標准來衡量行政行為。 這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原則。《憲法》第5條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根據這一規定,我國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職權,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不得違反、不得超越憲法和法律,這就是「依法行政」。 《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原則是憲法規定的依法行政原則的具體化。一方面,依法行政原則決定了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必須對行政是否依法進行審查,決定了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的基本任務是解決一個是否合法的問題。因此,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原則是憲法依法行政原則的必然延伸和繼續。另一方面,《行政訴訟法》的這一原則又是貫徹《憲法》的依法行政原則的一個重要保證。 《行政訴訟法》第1條規定,制定行政訴訟法的宗旨之一是「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如果做到了支持和維護合法的行為,監督和糾正違法的行為,就必然會加強而不是削弱我國的行政權。 第二,無論是行政機關的職權,還是相對於人的權益,都是由法律加以規定的。因此,法律不僅是調節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基本准繩,而且是行政職權和相對人權益的標線。只有用法律作為判斷行政行為的標准,才有可能協調行政職權和個人權益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行政訴訟既保護相對人合法權益,又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統一目的。 第三,為了保證行政機關對社會實行有效的管理,需要給行政機關留有一定的自由裁量餘地。 根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應當享有在一定范圍內的自由裁量權,法律不可能也不應對行政活動面面俱到地加以詳細規定,只能劃定大致的范圍,給行政機關留有餘地,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應公共利益需要的措施、方式。如果幹預太多,將不利於行政機關大膽地進行管理,不利於他們靈活果斷地決定問題。 第四,行政管理活動涉及面廣,有些方面專業性很強,要處理好,需要有豐富的行政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而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不可能具備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人民法院審查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是以法律來衡量,而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行政經驗。如果允許用人民法院的自由裁量代替並且干預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未必能使不妥當變為妥當。 第五,就我國目前情況而論,司法審查深入到自由裁量領域條件尚不成熟。我國的行政訴訟和行政法制建設都處於「初級階段」,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已經是問題很多、阻力很大了,行政訴訟是否能再深入到行政自由裁量許可權的領域,要在有了相當的司法經驗和在行政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以後,視情況而定。 第1頁 共1頁

⑸ 有答案了,非員額法官審案程序是否違法,法院這樣看

一、法官員額制:所謂「法官員額制」是指法院、檢察院在編制內根據案數量、轄區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確定的法院的法官、檢察官的人員限額。員額一旦確定,在一定時期內不能改變,沒有缺額就不能遞補。由於該項制度涉及面較廣,在社會各界引發不少爭議,其中一個相對突出的爭議點就是「員額制」下法官人員減少,可能導致「案多人少」的狀況。針對這一問題,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院、檢察院案的數量大幅度的增長,但是真正存在著案多人少的法院和檢察院只是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我們國家大部分法院和檢察院中約有40%的法官、檢察官在非業務部門工作,而真正在一線案的人並不多,因而造成「法官人員數量減少後無法適應」的假象。如果通過員額制改革,把有效的、積極的案力量吸引到一線去,案效率相應就會提高,案多人少的相對問題也就迎刃而解。謝鵬程說:「這就意味著員額制將使司法的生產力得到解放。」二、沒有進入員額的法官有何待遇:1、法官員額制改革實施以來,法官隊伍存在諸多困惑,一部分法官將無法入額是必須面對的現狀。海南省原有法官1540人,改革後,法官人數減至1100多人。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人民法院全院有法官資格的人員62人,現選任主審法官29名,未入額法官33名,佔53.23%。貴州省貴定縣人民法院原有法官53人,第一批入額18人,未入額法官35人,占原有法官人數的66.03%。2、員額有餘地,轉崗有安排:①關於法官員額制改革,要嚴格執行中央確定的法官員額比例和相關政策,不僅不能突破,在第一輪遴選時還要留有餘地,為優秀人才留下入額空間。各地試點的實際操作中,也一直按此進行。海南省第一批遴選留有10%的餘地。貴州省採取以案定員、一步到位原則,根據案件數量及特點、法官承案件能力等綜合因素,計算出各試點法院的法官員額,法官員額一次性控制在39%以內,並為未來留有足夠空間。花溪、匯川、貴定、榕江四個試點法院法官員額,分別為29%、30.7%、24%和30.8%。已完成試點的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法院,目前78名具備審判職稱的入額32名,尚有9個名額空缺。空缺的名額,設計是根據案件的增長來增補法官,同時也給年輕人留出一個奮斗的目標。貴州省貴定縣人民法院53名法官有18名入額,同時為今後青年法官入額選任預留了9個名額。②除了留下入額的希望,轉崗和分流也盡量做到妥善安排。過渡期內未選任為法官的現任審判員、助理審判員,轉任法官助理或司法行政人員,法官職務保留,現有待遇不變。過渡期內出現缺額,先從表現好的法官助理中選任。即使過渡期滿了,只要有真本事,還可參加全省遴選,仍有做法官的機會。

⑹ 刑事案件 犯罪嫌疑人不認罪,開庭後的幾個月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嫌疑人

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專告人供述,沒屬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如果被告人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依法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⑺ 差不多相同的案件,以前法院的判決,對現的法官會做參考嗎

在我國,判例不是法律的淵源
但是我國最高法院對具體案件的司法解釋與英美法系國家的判例有類似的作用。

⑻ 什麼是法官員額制,沒有進入員額的法官有何待遇

一、法官員額制:

所謂「法官員額制」是指法院、檢察院在編制內根據辦案數量、轄區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確定的法院的法官、檢察官的人員限額。員額一旦確定,在一定時期內不能改變,沒有缺額就不能遞補。

由於該項制度涉及面較廣,在社會各界引發不少爭議,其中一個相對突出的爭議點就是 「員額制」下法官人員減少,可能導致「案多人少」的狀況。針對這一問題,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院、檢察院辦案的數量大幅度的增長,但是真正存在著案多人少的法院和檢察院只是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

我們國家大部分法院和檢察院中約有40%的法官、檢察官在非業務部門工作,而真正在一線辦案的人並不多,因而造成「法官人員數量減少後無法適應」的假象。如果通過員額制改革,把有效的、積極的辦案力量吸引到一線去,辦案效率相應就會提高,案多人少的相對問題也就迎刃而解。謝鵬程說:「這就意味著員額制將使司法的生產力得到解放。」

二、沒有進入員額的法官有何待遇:

1、法官員額制改革實施以來,法官隊伍存在諸多困惑,一部分法官將無法入額是必須面對的現狀。

海南省原有法官1540人,改革後,法官人數減至1100多人。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人民法院全院有法官資格的人員62人,現選任主審法官29名,未入額法官33名,佔53.23%。貴州省貴定縣人民法院原有法官53人,第一批入額18人,未入額法官35人,占原有法官人數的66.03%。

2、員額有餘地,轉崗有安排:

①關於法官員額制改革,要嚴格執行中央確定的法官員額比例和相關政策,不僅不能突破,在第一輪遴選時還要留有餘地,為優秀人才留下入額空間。

熱點內容
寵物寄養企業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1 04:29:49 瀏覽:287
合同法劉凱湘 發布:2025-07-11 04:02:49 瀏覽:279
巡察規章制度執行情況 發布:2025-07-11 03:52:30 瀏覽:735
湯陰法院張 發布:2025-07-11 03:52:27 瀏覽:519
建設法治中國答案 發布:2025-07-11 03:41:46 瀏覽:502
錦州北街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7-11 03:28:39 瀏覽:118
沈丘法院尹 發布:2025-07-11 03:27:04 瀏覽:115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行政主體 發布:2025-07-11 02:47:18 瀏覽:486
樊勝美媽媽吳法官 發布:2025-07-11 02:45:37 瀏覽:298
立法影響因素 發布:2025-07-11 02:40:42 瀏覽:574